罚款5000,没收违法所得119元!黄瓜又给餐厅惹祸……

餐宝典 2023-06-08 19:22:12

黄瓜又惹麻烦了。

上海的多家饭店,因为售卖含有黄瓜丝的凉皮被罚,其中一家被罚5000元,并没收违法所得119元。

消息一出,炸开了锅。反对的、支持的,各种声音都有,吵吵嚷嚷,莫衷一是。

但不管何种声音,在发声之前,都有必要先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1 多家餐厅被罚

据九派新闻报道,近日,上海米帆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金桥分公司因未经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或食品添加剂生产活动,被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5000元。

具体违法事由为,当事人经营项目为“餐饮服务经营者:热食类食品制售”,在未取得冷食类食品制售许可的情况下,于店内加工切配黄瓜丝作为凉皮配菜,在店内及美团外卖平台经营含有配菜黄瓜丝的凉皮。当事人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被罚款5000并没收119元。

此外,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杨新村街道桌福小吃店、上海哆美汁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等餐饮企业,也因未取得冷食类食品制售许可而销售含有黄瓜丝的凉皮被罚。

不难看出,上述多家餐厅被罚,都是因为在没有取得冷食类食品制售许可的情况下,售卖含有黄瓜丝的凉皮。

这也是热搜话题#多家饭店因在凉皮内放黄瓜丝被罚#的来源。

2 餐厅被罚,关键不在黄瓜丝?

没想到,对于明白无误的基本事实,却又有了不同的解读。

有人认为,凉皮也属于冷食,那么这几家餐厅被罚,关键就不在于加没加黄瓜丝,而在于他们没冷食许可却卖起了冷食,属于“无证经营”。按道理,他们连凉皮都不能卖。

于是有观点指出,新闻标题突出“黄瓜丝”,是“无良媒体刻意带节奏”。

那么,这个观点有没有道理?“无良媒体”有没有“带节奏”?

还是回到基本事实。针对米帆餐饮金桥分公司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是这样写的:

2023年2月28日至3月28日,当事人未取得冷食类食品制售许可于店内加工切配黄瓜丝作为凉皮配菜,在店内及美团外卖平台(美团店铺名称:一馍家(金桥国际店))经营含有配菜黄瓜丝的凉皮。当事人共销售含有黄瓜丝的凉皮7份,售价17元/份,销售额为119元。……至调查终结,当事人已停止使用黄瓜丝。

可以看到,在违法行为和违法事实中,黄瓜丝都是主角,占据绝对C位。以至于连违法行为终结,也是以“停止使用黄瓜丝”为标志。

一组数据也能对此加以佐证。

处罚决定书里说到,从2月28日到3月28日这一个月内,当事餐厅在店内和美团外卖上,一共销售了含有黄瓜丝的凉皮7份。而在美团外卖上我们可以看到,这家餐厅的月单量为1000+,共有3款凉皮产品,其中卖得最少的是“麻辣味面皮”,月售27份;卖得最好的是招牌产品“陕西凉皮”,月售200+。

也就是说,仅仅是在外卖平台上,当事餐厅的凉皮销量就不止7份,如果加上门店的销量,那只会更多。因此,如果处罚的关键不在黄瓜丝而在凉皮,那么,需要认定的违法所得就不会仅仅只是7份凉皮的119元了。

所以,不管是从处罚决定书的认定还是从实际销售情况来看,本次闹得沸沸扬扬的餐厅被罚事件,关键正是在于凉皮里放了黄瓜丝。

3 汹汹舆情两极分化

“如果凉皮内放黄瓜丝都要被罚,那么汤里放香菜、加小葱,是不是也要被罚?吃面条就蒜,是不是也得罚?管得简直太宽了!”

“正儿八经的食品安全不去管,却揪住这些无伤大雅的小事情不放,能不能干点正事儿?”

很多人看到新闻后,第一反应都是疑惑和愤怒,有人甚至延伸到了当地的营商环境和财政状况。

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人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对执法者的支持。

“没冷食许可却卖凉菜,‘无证驾驶’没毛病,该罚。”

“现在是没出事,等真出了食品安全问题,你们又该说当初为啥不管了。”

“法律有规定,不按规定来,那就该罚,跟企业大小没关系,都要一视同仁。”

反对的与支持的两极分化严重,都收获了大量的响应和共鸣,也都说服不了对方。

4 被罚的餐厅冤不冤?

罚款5000元,对于售价17元一份的凉皮来说,需要卖出295份,如果纯靠外卖,那么这家餐厅大概需要一个月才能达成目标。要是算上平台佣金,这个期限会更长。

代价有些大了。而之所以要付出这番代价,仅仅是因为卖了7份配黄瓜丝的凉皮。

所以,很多人会为餐厅打抱不平。

那么,餐厅被罚,冤吗?

△图自网络

从法律法规角度讲,不冤。

以当事餐厅为例,处罚书里写得清楚:当事人未经许可从事冷食类食品制售经营活动的行为,违反了《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第四十三条第二款“小型餐饮服务提供者从事食品经营活动,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并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要求”之规定。

监管部门依法行政,并无不妥。

而且对于这类违法行为,据餐宝典向一些餐饮商家了解,罚金起步便是5000元。上海这家餐厅被罚5000,可以说是最低的惩罚了。

只能说,对于这种无证经营行为,监管部门平时不找你,不代表你真的没问题,至于啥时候找你,那要看情况。

于是有人怀疑,这家餐厅是被人举报了。

5 “怀疑论”的依据

怀疑当事餐厅被人举报,依据有二:

其一,凉皮里放黄瓜丝,这种小得不能再小的事,向来都是“民不举官不究”。这次居然有多家餐厅被查,如果不是有人举报,谁会闲得没事干去查?

其二,市面上存在一些以此获利的职业打假人。比如今年5月,湖南省株洲市餐饮行业协会公布的一份文件显示,该市多家餐企反映,当地一对晏姓父子利用餐企无凉菜证销售“拍黄瓜”等凉拌菜这一由头,通过频繁举报要求餐企高额赔偿,自2020年至今竟然举报了49次。

而一旦有人举报,监管部门就不能不有所作为。

当然,上海这几家被罚的餐厅,现在并无确切证据证明他们是被人举报了。当前唯一确定的是,他们被罚,完全都是因为“无证驾驶”,是因为自己做得不合规。

6 餐厅该怎样才能合规?

餐厅在冷食经营方面要想合规,首先要获得冷食许可。这个不需要专门办证,而是在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时,经营范围可选择“热食”和“冷食”。说得简单点,就是多打个勾的事。

但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能办到的小餐饮店却不多。企查查App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超1000家餐饮店因经营许可证中没有冷食类制售项目,却超范围销售“拍黄瓜”“凉拌黄瓜”等凉拌菜被行政处罚,处罚金额在500元至5000元不等。

原因何在?在于背后的要求并不简单。

首先要有专门的凉菜制作间。这直接牵涉到房租,而在房租上能省则省是商家的共识,特别是在生意不景气的日子里。其次要具备独立的空调、消毒设备。一套下来成本就要几万块,一些餐饮店承受不起。

由此可知,很多餐厅不去做,是因为没能力、没条件。

而即便有餐厅有能力去办,他恐怕也不愿意。——投入大几万块就为了拍个黄瓜,我得卖多少黄瓜才能回本?

△图自餐宝典

投入和收益严重不对等,才导致大量商家在一些“大家都这样”的事情上随大溜。

那么,事情就只能这样了吗?大量餐饮店就只能等着被查?有没有一种办法,既能让执法合乎老百姓的朴素情感,又能让商家放心经营?

《浙江日报》给出了一个思路。它在今年5月刊发的《化解“拍黄瓜”背后情与法难题》一文中说:

应运用法治思维,从法律源头上解决根本问题。要统筹考量食品安全卫生和小微餐饮经营者的实际条件,进一步优化食品经营许可程序,尽可能“减证便民”。或将“拍黄瓜”等日常冷食划出强制行政许可之列,或简化设备条件要求、降低办证门槛,让“持证拍黄瓜”不再难。

这值得监管部门考虑。

0 阅读:297
评论列表
  • 2023-06-09 01:35

    那家庭做菜也是不是要办证啊

  • 2023-06-10 11:51

    你这个证合理么?

餐宝典

简介:专注于新餐饮的大数据研究与测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