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191:妒贤嫉能丨刘邦称帝大宴群臣,君臣共议取胜原因

绿茶纵横看历史 2025-01-24 12:02:42

妒贤嫉能(dù xián jí néng),也作“嫉贤妒能”,意思是对品德比自己好、能力胜过自己的人心怀嫉恨。成语出自《史记·高祖本纪》,“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

汉五年十二月(前 203年12月 至 202年1月),项羽兵败垓下,自刎于乌江畔,刘邦取得了“楚汉争霸”的最终胜利。二月初三,在各地诸侯王和麾下文臣武将的拥护下,刘邦于汜水北面即皇帝位。

之后,刘邦连下数道诏书,封彭越为梁王,封韩信为楚王,封吴芮为长沙王,封无诸为闽越王,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赵王张耳则封号不变。分封已毕,诸侯王各归封地,刘邦则率兵西行。

五月,刘邦率兵西至洛阳,在洛阳宫大摆庆功宴,大宴群臣。酒过三巡,刘邦扫视文武群臣,笑着问道,“诸位不要框我,都来说说,我为何能够夺取天下,项羽又为何失天下?”

高起、王陵起身说道,“陛下派人攻城略地,便将攻下和降服的地方分封给有功将士,与天下人共享其利。而项羽却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取胜却不给功臣受功,夺取土地也不将利益分给他人,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

事实上,正如高起、王陵两人所言,由于项羽的性格原因,其麾下不少文臣武将都纷纷弃之而去,其中转投刘邦,且位列西汉开国功臣的,便有三人。

一是韩信,韩信最初投奔项梁,项梁死后又归入项羽麾下,却因始终不得重用,献策又不被采纳,最终选择了背楚投汉;

二是陈平,陈平最初投魏王魏咎,魏咎死后转投项羽。当初刘邦东出,殷王司马卬投降,项羽命令陈平率兵攻打司马卬,陈平击败司马卬并迫使其投楚。不久,刘邦东出,司马卬兵败降汉,项羽因此迁怒于陈平等人,陈平担心被杀,遂背楚投汉。

三是英布,英布本是一支较为独立的力量,他先是率兵投奔项梁,项梁死后恢复独立之身,直到“巨鹿之战”前项羽杀死宋义夺取兵权,英布才又归入项羽麾下。项羽大封天下时,英布获封九江王。

项羽大封天下时,虽然尊楚怀王熊心为义帝,但却强令其迁出彭城,后因熊心迁离太慢,项羽命令九江王英布、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截杀熊心,英布虽然最终奉命追杀熊心于郴县,但经过此事也让他开始对项羽离心离德。齐地田荣叛楚之时,项羽命英布率兵跟随自己平叛,英布便称病不往,最终被刘邦派遣随何策反。

还有项羽麾下的重要谋士范增。范增最初投奔项梁,建议拥立楚王后裔为王,以增强号召力,项梁遂拥立熊心为王,仍称楚怀王。项梁战死定陶后,范增又转而辅佐项羽,被项羽尊为亚父,协助项羽西灭关中、大封天下。

看出刘邦志在天下的范增,先是在“鸿门宴”上试图杀死刘邦,以求诛除后患,却最终以失败告终,后又在楚军围困刘邦于荥阳时,劝说项羽不要接受刘邦求和,而应该趁势猛攻荥阳,一举歼灭刘邦。

“荥阳之战”危急时刻,刘邦问计于陈平,陈平说道,“项王麾下骨鲠之臣不过亚父范增、钟离眜、龙且、周殷寥寥数人罢了,而项羽又生性多疑,常常听信谗言,大王您如果舍得拿出几万斤黄金实行反间计,离间楚国君臣,楚军必然会从内部瓦解,到时我们便可趁机打败他们了。”

于是,刘邦调拨黄金四万斤交给陈平,陈平借此买通了一些楚军将士,让他们在楚军中散布谣言说,“范增与钟离眜等人因立功却不能裂土封王而不满,已经与刘邦约定共同消灭项羽”,又利用楚军使者刺探汉军虚实之际实行反间计,使得项羽对范增、钟离眜等人日渐疏远,最终导致范增心灰意冷请辞,死于归楚途中,而钟离眜、龙且等人也不再受到信任。

实际上,项羽麾下虽然不乏领兵将领,但他一直以来都是更加信任项氏族人,例如项声、项佗、项襄等人,龙且等人纵使有才,也只能担任副将。

高起、王陵所言固然有理,但刘邦却并不完全认同,待到两人说完,刘邦便接着说道,“诸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论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为大军供给粮草,使粮道不绝,我不如萧何;论统率百万之兵,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此三人,皆为人杰,我却能用之,所以我才能夺取天下。项羽虽然有范增却不能用,这就是他失败的原因。”

0 阅读: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