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泰山路街道党工委坚持党建引领,秉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工作理念,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通过一系列“组合拳”,切实增强了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党建+网格”,激活治理“神经末梢”。街道将党建工作与网格化管理深度融合,从组织、队伍、阵地、工作、服务等全方面入手,按照“户数适中、任务适度、方便群众”原则,科学划分9个网格,网格员93人,微网格员450人,吸纳11个社区自治志愿服务队、20余名社区工作者、9名街道青年干部参与到网格治理中,实施“三人小组”工作法,结对深入楼院、走进群众,不断强化网格体系建设,推动党的建设进网格、治理力量到网格、服务管理在网格,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街道”。
“服务+平台”,打通便民“最后一公里”。依托社区代表大会、网格长(员)座谈会构建便民服务平台,联动解决屋顶维修、小区充电桩增设、停车位规划、水网改造等急难愁盼问题20余件。同时积极发挥网格员作用,为残疾人提供无障碍设施改造、为老年人提供助餐、上门行动等服务,为困难家庭提供爱心帮扶、心理疏导等服务,使网格长(员)成为群众的“服务员”、社情民意的“收集员”。目前已累计开展各类服务活动30余起,收集居民“微心愿”29条。
“文化+共治”,凝聚基层“治理动能”。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为主阵地,下设“黎明脚步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巾帼宣传队”等特色服务队,凝聚各方力量,满足群众多元化文化需求。依托元宵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开展炉馍节、社火表演、“好媳妇”“好婆婆”评选,弘扬社区传统文化和孝善文化。截至目前,开展腊八节慰问环卫工人慈善活动、“三八”妇女节家风家教宣讲、端午节包粽子、“饺子宴”等活动30余起,实现社区文化与居民需求同频共振,以“微文化”满足群众“微需求”,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
下一步,泰山路街道将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精准把脉社区治理问题,以更加精准的服务和更加务实的举措,回应群众关切,解决群众难题,让居民生活的更安心、舒心、暖心。(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