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12年,电影《万箭穿心》还未上映,各路大咖纷纷推荐,从崔永元到崔健,从倪萍到李银河,都把电影吹上天。
那几年国产烂片层出不穷,搞坏了观众信心。李银河甚至说,一直觉得国产片不成熟,《万箭穿心》扭转了自己的态度。电影宣传期间,很多电影评论人预测它是黑马,没准儿要复制头一年《失恋33天》以小博大的奇迹。
结果呢,电影上映,票房249万。
然而此后多年,《万箭穿心》始终在文艺片影迷心中享有盛誉。电影剧本扎实,在国产片拍得最烂的现实主义风格里,简直一枝独秀。当然,它之所以能持续打动广大文艺青年的心,还是因为女主角颜丙燕的表演。
豆瓣上,电影下面点赞最高的短评是:
颜丙燕可以去拿奥斯卡了。
有意思的是,当年《万箭穿心》出来,好些个影评人都纳闷儿,这女演员是谁,怎么演技这么牛逼?以前从来没听说过啊。作为一个老影迷,看《万箭穿心》之前我也不知道谁是颜丙燕。这不能怪我,要怪只能怪颜老师自己。
她演技神乎其神,塑造角色能力一流,偏偏是个“常驻失踪人口”。
每次受到巨大关注,被口碑一通狂吹后,她人就不见了。
甚至在最应该抓住机会力争上游借着内地影视圈崛起东风大肆争名夺利的时候,明明已经手握金鹰奖了(那年头的金鹰还是很重的),她却消失8年之久。
这还得从她和母亲的故事说起。某种程度上,颜丙燕日后之所以成为那样一个低调又难搞的女演员,和她母亲有很大关系。
「《万箭穿心》里面的颜丙燕」
颜丙燕出生在北京。由于家庭经济压力,一岁多,她就被爸妈送到山东乡下,跟爷爷奶奶过。六岁回北京,家里添了小妹妹,她像个外人。在乡下,颜丙燕野惯了。回城,抽烟、逃课,样样来。跟男同学打架,没轻重,一砖头把对方鼻子拍成粉碎性骨折。家里人只好低着头上门道歉。
她妈常说,就你这样,迟早变成女流氓。从此当妈的致力于驯服她身上的野性,教她守规矩。母女关系,剑拔弩张。
颜丙燕爸妈都不是搞文艺的。11岁那年,报纸上看见歌舞团招生。颜丙燕动了心思。她喜欢唱歌,想去试试。到了考场一问才知道,人家不是教唱歌,是教跳舞的。老师让她跳一段,她不会,拉开嗓子唱了首歌,给招进去了。
去舞蹈学院上课,再苦再累,颜丙燕都没想过放弃。因为从此只需要一周回一次家,再也不用被爸妈管了。自少女时代起,她骨子里就有浓烈的替自己做主的叛逆思想。别人早恋,生怕父母知道。她给家里打电话说:
“谈恋爱了啊,以后回家晚点儿,别操心。”
哪个当妈的,能吃得消这个?
青春期的颜丙燕,跟母亲关系更加紧张。这种紧张,似乎是残酷命运刻意做下的铺垫。否则颜丙燕不会体验到刻骨铭心的苦痛。
02.
那是部动作片,学跳舞的颜丙燕演起来不难,加之剧组时刻鼓励,她觉得演戏挺有意思的。不久,央视拍首部古装武打戏《饮马流花河》,又把她找去,演了剧中的沈瑶仙。山影导演王文杰在后期棚里看到“沈瑶仙”,赶忙联系,说我这里有部电视剧,你来给我演女一号吧。
这剧就是许多80年的童年记忆,《甘十九妹》。
王文杰找她是去演女一号甘十九妹的。合同签了,妆都定了,颜丙燕跑去跟王导说想演尉迟兰心,看剧本的时候,觉得她更吸引自己。王文杰自然没答应。好巧不巧,电影开拍前,原定演尉迟的女演员来不了,颜丙燕又去找导演。王文杰只好答应,然后换女一号。这剧一播,大火。
「颜丙燕饰演的尉迟兰心」
当年山影几部武打戏,影响力挺大。许多类似尉迟兰心的角色送上门来,颜丙燕都拒绝了。她觉得老演一种角色,没意思。
不得不说,老天爷挺眷顾她。拍完《甘十九妹》,王文杰又找了个好题材,让她来演。《红十字方队》,一部军队背景的“青春偶像剧”。这剧在全国掀起一阵收视狂潮。颜丙燕也因此拿了金鹰最佳女配。
那年头,金鹰分量很重。被这么大个奖砸中,颜丙燕不是开心,而是慌乱。
我一个舞蹈演员,兼职演戏,怎么就拿了这么大个荣誉,我何德何能啊?
她觉得不配,想把奖退回去。退是退不回了,只能往前看。正逢歌舞团改制,她干脆辞职,投身演员行业。无他,想塑造真正好的角色。
说来容易,做起来难。练了十几年舞蹈,走路都外八。从来没受过专业训练,只能一点点改,靠心领悟。还没习得技巧时,只能用笨办法。那时,她拍电影《歧路英雄》,有场戏,得吃着饭抬头看男主,眼泪吧嗒掉下来。
这颜丙燕哪儿会?只好求搭档给自己一巴掌。当众挨一巴掌,眼泪下来了。
「《红十字方队》里的颜丙燕」
但不能回回这么干。怎么利用情绪,利用台词,怎么利用生命经验,跟人物心灵对话,这里面都要一点点去悟。颜丙燕经常研究自己的表演。一帧一帧研究,不满意就记住,下次改。有次给剧组送资料,看到奚美娟跟人对戏,另一位演员演哭戏,眼泪横飞。颜丙燕心说这也太牛了。
再看奚美娟,一句词儿没有,泪在眼眶里抖。颜丙燕一下子被这个瞬间抓住了,深刻体会到人物情绪。她发誓,将来要做这样的演员。
手握金鹰奖,20岁出头的颜丙燕,有大把大把的机会。
那时国产电影市场虽然不行了,电视剧却在井喷。她可以从容挑戏,不断锤炼演技,搭上影视行业这趟快车,把名和利都揣进口袋。
可就在这时,母亲被确诊结缔组织未分化。
绝症,最多活不过三年。
03.
颜丙燕选择了停下。
从25岁到33岁,一个女演员发展的黄金年龄,她没有抓住电视剧行业的东风,而是陪母亲走完剩下的日子。在她的陪伴、照料下,原本预估的3年时间变成了8年。八年里,颜丙燕只在北京或北京周边接戏,都是些客串角色,大多数不会被观众记得。她接了几十部戏,为母亲凑医药费。
母女间的情感,因此发生改变。
面对母亲可预见的死亡,颜丙燕突然觉得,这么多年来,与母亲疏远、隔阂,如今这个女人要从生命中离开,可自己对她一无所知,这太不应该了。于是那8年里,除了演戏赚钱,颜丙燕整日陪着母亲,与母亲亲密长谈,问她小时候的事,问她怎么认识了父亲,听她讲人生感悟。
情感上的联结,变得前所未有的紧密。
告别的日子终究要来。离开前,母亲对颜丙燕郑重地说了声“再见”。颜丙燕走到电梯口,一回头,看到一束光打在母亲身上,觉得母亲变小了一圈。最后一次给母亲擦拭身体,她一直默默在心中道谢。
母亲离世后,颜丙燕一下子瘦到了80斤,几乎只剩一副骨架。她把自己关在屋里,一根接一根抽烟。什么也不想做。很难猜测,母亲的死对她产生了怎样的心理上的影响,关于人生价值,关于得失计算,关于一个人如何度过这一生才有意义。从日后颜丙燕的种种选择来看,这影响是巨大的。
也许,过早地直面死亡,促使她更明确地建立起了各种人生准则。
把颜丙燕拖出泥潭的,还是表演。送她手上的,是个叫《爱情的牙齿》的剧本。讲一个女人从16岁到40岁的三段感情。颜丙燕本不想接,觉得自己年纪大,演不了小姑娘。看完剧本,被打动了。
「那时的颜丙燕多瘦」
她被经纪人架着去见导演。当天化了妆,没想到导演庄宇新上来就问,能把妆卸了吗?卸完,让试戏。颜丙燕拒绝,说你让我换好衣服,进入场景,戏我一定给到。
颜丙燕没吹牛。电影里,她把一个女人的爱与痛演到了极致,凭借电影拿到了金鸡奖最佳女主。电影被庄宇新拿到北影放了一场,表演系的老师看完,个个震惊不已,说这么棒的女演员,居然从没受过专业训练?
确实没受过。颜丙燕天生有一种情感的敏锐,能够进入所饰演人物的心灵。依赖自身生命体悟,为角色释放巨大的感染力。但这并非她日后演技封神最主要的原因。归根结底,在于她对表演的苛刻。
换成许多跟她合作过的导演的评价,就俩字:
难搞!
04.
难搞的第一点,就是挑。
拿颜丙燕她爸的话说,她妈妈去世后,她给自己定了个标准,认为不好的戏坚决不接,“自己给自己找别扭”。
颜丙燕一年要看上百个剧本。看的多,定的少。经常一年到头不接戏。角色太重复了,人物太扁平了,剧本太烂了,都是推辞的理由。
难搞的第二点,是倔。
无论谁当导演,无论什么戏份,要让颜丙燕按他设计的演,必须得说服她。有次她和导演陈燕民合作,为让她接受男女主的情感逻辑,陈导硬是说服了她一个月。她不是说你是导演就无条件接受你的思路,一切以创作规律为准。
2011年,颜丙燕演《借枪》。导演是拍《潜伏》的姜伟。本来《潜伏》里翠平的角色,就是留给颜丙燕的。没合作成,姜伟一直惦记。《借枪》无论如何要合作一次。可开拍第一场戏,颜丙燕就“倔”起来。
戏里,她和丈夫生活拮据,为孩子的学费四处凑钱,请人吃饭还要当旗袍。到现场一看,满屋的家具古董,颜丙燕说这不合理,这还叫没钱?
导演把美术叫来,说不通。张嘉译和李乃文在院子里等她和导演沟通,双方拉锯了几个小时。最后姜伟妥协,布景变成家徒四壁,只剩下生活必需品。
「《借枪》里的颜丙燕」
拍《万箭穿心》时也一样。电影里有场戏,因为母亲间接害死父亲,儿子长大后和她断绝关系,把她赶走。原剧本里,母亲对婆婆说,丈夫自杀前没跟我留下一个字,我也不想留话给儿子。颜丙燕觉得这台词多余,不符合女主的性格。她和导演王竞为这个细节掰扯了一上午。最后,王导只好拍两条。
数月后,片子剪完,王竞给颜丙燕打电话:
“咱们争执最严重的那场戏,最终用了你的方案。”
类似的情况,不止出现一次。电影拍着拍着,颜丙燕就会停下来跟王竞讨论,但凡觉得这不是剧中人能说出的台词,她绝对不配合。除非导演能把她说通。经常拍着拍着,旁人都让开,让他俩把戏聊明白再说。
尽管如此“不好对付”,诸多导演又不得不叹服。拿陈燕民的话说,颜丙燕是真玩儿命,没人会像她那么演戏,每次演戏都和拼命一样。
拍《走出硝烟的女人》,她演一个混在男人堆里的女兵,需要背一身装备在山上跑。剧组给她准备了假枪,她觉得太轻,没感觉,换了把真的。演起来那叫一个累啊。可状态就对了。拍电影《牛郎织女》,她演一个在南方打工的普通妇女,不满意化妆师在皮肤上打底色,去太阳下晒,晒出了一脸雀斑。
颜丙燕的皮肤、头发、体型,时刻都在为角色做准备。
她演一个在美国干体力活儿的女人,就在片场晒自己,人变得黑黑壮壮。拍《远山的红叶》,最后一场戏要剃光头,导演想了几个方案,都不满意。颜丙燕说那就真剃吧。在接下来的《万箭穿心》里,她只好戴假发。
「《硝烟》里面的颜丙燕」
《万箭穿心》只有三百万预算,做出来的假发质量一般。颜丙燕看了,觉得这质感实在对不起大银幕,自己掏了几万块钱,去订做了新的假发。颜丙燕不觉得这是多此一举。角色是一个整体,只有从发肤、体型、台词、情感逻辑各方面立住了,人物才能立住。她才能交出满意的表演。
其中任何一块,都不能敷衍马虎。所以,角色需要她胖,她就胖,需要她黑,她就黑。不演戏,她很少化妆,也很少考虑保养。到了哪个年纪,她就接哪个年纪的角色。每一条皱纹,都是为人物准备的。
正因为对戏较真,她才能给出那些动人心魄的瞬间。
《万箭穿心》这部电影,需要动用极大的情感。每次开拍,颜丙燕背对片场,只需要一分钟,就能迅速调动出那场戏需要的情绪。拍女主李宝莉举报自己丈夫那场戏,有个镜头,她一路哭着和警车擦肩而过。颜丙燕问导演,你想不想警车开过来一瞬间,我回头,正好掉眼泪?
王竞心说这怎么可能?
开拍,警车开过,颜丙燕回头,眼泪瞬间流下来。把王竞征服了。
没看过《万箭穿心》的朋友,严重推荐你们去看看。
05.
戏里,她对表演严苛,戏外,她对自己更严。
关于接戏,颜丙燕有几条基本原则,毫无可商量的余地:
1、她不接少于45天的戏。她觉得少于这个创作周期,给不出她想要的东西。哪怕少给点钱都无所谓,但不能随便拍拍。
2、她不接受非同期声的影视剧拍摄。她认为声音是表演的一部分,演完了,后期配音,根本无法还原现场的感受。
3、她坚决不跨戏。她拍《谷穗黄了》时帮另一个剧组救场,要在苦情和跋扈两个角色间来回切换。剧组觉得演挺好,颜丙燕心里过不去,总觉得演戏的时候有些细节做得不够,把两个角色演混了。
在颜丙燕的经纪合约里,明确标着这三条。
如果对方不接受,其余免谈。
无论多大的导演、多大的制作,都一样。
因为这些原则,她错过了许多机会。姜文筹备《一步之遥》时,说有个角色让她串一下,又不说细节。颜丙燕正拍戏,不愿请假。后来经纪人一问,才知道是让她演女主。冯小刚拍《唐山大地震》,给她安排了角色。杭州下雨耽误了布景。另一部小成本公益电影要拍。她不愿跨戏。那个角色就删了。
多年前,有文艺片导演找她,各方面都聊得很满意,角色也合适,一打听,只拍25天,经纪人摇头,说实在没办法,她不接少于45天的戏,说什么都不行。后期配音的事儿,颜丙燕也退让过。那是一次台词补录。本来一个小时能配完的,她硬是“折磨”自己,配了12个小时。
所以,在“难搞”的评价边上,人家还管她叫“矫情”。
「电影《重来》里面的颜丙燕」
在许多朋友看来,她最不可理喻的选择,是拒绝商业化。
靠《万箭穿心》获得封神演技的口碑后,许多电视台的演技类竞演综艺找她。经纪人反复劝说,她却从不动摇。经纪人都无奈:
“哎,真的砸不动,给多少钱都砸不动。”
同时期,还有些影视圈的老江湖,主动提出给她做人设、做包装,保证能火。颜丙燕一看,头一条就是炒绯闻,说你赶紧打住,我宁愿一辈子演戏就十个人认识我,也不愿意人们关注我是因为我跟谁恋爱、结婚生子:
“我嫌脏。”
无论时代风气如何,周围人如何钻营,她都岿然不动。她不想把表演这件事变成赚取名利的手段,始终把自己定位成演员,而非明星。
区别就是,前者是一份职业,后者是一种社会身份。她知道名利好,反而因此更加警惕。她觉得人容易“堕落”,一旦放纵了内心欲望,太容易往下滑,底线也就越来越松动。她根本不给自己往下滑的机会。
不但不靠演戏捞钱,颜丙燕还总往外贴钱。
拍《爱情的牙齿》,庄宇新手上没什么钱,中间拍了一段不满意,重拍。听说对方有经济压力,颜丙燕一分钱片酬也没要。
支持年轻人拍片的谢飞把剧本《万箭穿心》递给她之后,本来她不想演,看完剧本,心潮澎湃。见到王竞后,谈及片酬,王竞让其他人出去回避一下,没想到颜丙燕说,她们不用出去:
“我喜欢这个电影,看你们预算,差不多就行,我都能接受。”
「为角色增肥的颜丙燕」
类似的付出,还有很多很多。
拍《冬去冬又来》,她在规定时间外多签了一个月给剧组,一分钱没多收。拍《牛郎织女》,她已是金马影后,跑去演女二号,给一个非职业演员搭戏。不在乎自己身价,还处处帮对方顺戏。根本不在乎咖位、资历。
她和谢飞扶持青年导演,谢导请她给《盛先生的花儿》做监制,她发现人物设定和台词有问题,从头到尾帮导演顺。最后监制没做,做了女主演。
答应出演后,她和导演朱员成在酒吧喝酒,喝着喝着就说:
“你放心,我挺你到底,有钱你就给点,没钱我也帮你演。”
说这话之前她就知道,对方根本没钱。
06.
颜丙燕能一直这么任性,演文艺片里那些内心翻涌、立体鲜活的女性,一方面是她严苛律己,一方面,也是她选了个好老板。
她的老板是她的密友,叫李姝。曾有一个古装剧,颜丙燕眉毛、头发都剃了。临开机,剧组换了个名气更大的演员。她很不爽,找李姝倾诉。李姝一怒之下给她做起了经纪人,慢慢发展到做公司。在李姝的保护下,颜丙燕可以按照自己的要求接戏,或者,可以一年到头不接戏。公司不靠她赚钱。
有公司宠着,颜丙燕更有“挑”的资本。她一年到头接不到满意的剧本,经纪人也不催她,公司也不逼她。那几年,行业寒冬,她没戏演,又不上综艺节目,远离名利场,钱越挣越少。她不担心自己,反倒担心年轻助理,扭头把人家开了,说你赶紧找个能帮你事业上升的,别耗死在我这儿。
行业情况不佳,李姝也劝颜丙燕,关于接戏,条件能不能放宽一点?比如同期声的问题。此前,颜丙燕看中一部戏,很喜欢,因非同期声拍摄而放弃。
为了让公司放心,她先答应了。临到要改合约,又说不行。
「《盛先生的花儿》里演保姆」
有那么一两年,颜丙燕全年看剧本,一个也没看上。没戏演,她就学古琴、学英语、健身,反正不会为钱而焦虑。她没结婚、没家庭,因此“有恃无恐”,更加“放任”自己。演了这么多年戏,她居然连横店都没去过。
记者问她,要是结婚生子,要养家糊口了,你愿意妥协吗?
她当场来了句:
“如果走到那一步,我会转行。”
没钱,她就少花点,把生活水准降低一点。她爸看她一年到头不干活,很操心。她说没事,又不是没穷过,出门坐公车不一样吗?
对于这份“矫情”,好多朋友都劝,希望她打开一点,去演一些自己不熟悉的影视剧,不要因为过于坚持自我错过机会,自己把自己困住了。多年前,合作《借枪》时,孙红雷就说她,不要因为自己一身正气而影响事业发展。结果说了也没用。每次朋友让她放宽标准,她就以不用养家给混过去。
“你们就先让我任性演着吧。”
挣钱这事儿,在她那儿真不是什么大事。首先演戏要有趣,有挑战。于是文艺片才成了她的最爱。她享受那种大家在一起为一个作品交流、绞尽脑汁把它打磨精致的氛围。跟这个比起来,钱还是其次。
她甚至没那么看重所谓的荣誉。
《万箭穿心》出来后,她偶遇台湾影评人焦雄屏。对方问她,怎么金马奖提名片单中没她。她说自己不清楚,得问谢飞。给焦雄屏急的,非拉着她当场打电话。打给谢飞一问,说错过报名日期了。焦雄屏为她惋惜,说要是提名,影后是跑不了的。那年,《万箭穿心》8提8中,她被倪萍赞为全国最会表演的女演员,没有之一。结果到了金鸡奖,居然影后没给她。
助手为她不平。颜丙燕说,拍电影嘛,拍的时候已经嗨过了,后面给你奖,都是额外的惊喜,没有给你,你也没损失什么不是?
比起得奖,她心里最大的疙瘩,是自己缺乏票房号召力。
《万箭穿心》上映,各方面赞不绝口,结果票房不到三百万。颜丙燕看到这个数字的心情,就是万箭穿心。类似的情况早有过。文艺片《重来》拍出来,先在法国放映,两年间,国内没公司愿意发行,导演自己掏钱买断发行。为了帮导演,颜丙燕跟着四处宣传,化妆、差旅费都是她掏的。
结果票房惨淡。颜丙燕心痛道:
“要是换一个大明星来演,是不是票房就不会这样?”
「颜老师应该拿奖拿到手软」
也有人给她出主意,让她炒绯闻,搞点吸引眼球的事儿,借助话题来抬高观众对电影的注意力。颜丙燕摇头,这事儿她坚决不干。
后来,《万箭穿心》帮她拿了一堆影后,没拿到金鸡奖她不遗憾,遗憾的是电影上早了,要是等自己拿了影后再上映,能贡献点票房多好啊。
有记者问,这种情况会不会让她感到自己价值不够。颜丙燕表示没这感觉。有的演员能在市场上玩转,把商业价值抬得很高,但她选的就是做一个踏踏实实的演员,踏踏实实演好每一部作品。这就是她坚持要走的路,她也只会成为如今这样一个演员。
她觉得,任何找她的导演,应该都明白这一点。
比起那些“卖得动”的演员,她丝毫不觉得自己廉价。
07.
演得好、演得用心,可演出的作品,常常被忽略,只被极少的人看见。这在颜丙燕身上,成为了一个好演员和时代大环境之间的拧巴。
颜丙燕不是瞧不上或反感商业气息浓厚的作品。只是那些剧本里的人物,相对单薄。通常是文艺片里的那些女性,让她心潮澎湃、情感翻涌,看完剧本忍不住想塑造。偏偏这些作品,不是上映困难,就是票房惨败。
这真是一个走不出去的怪圈。
在这个大背景下,颜丙燕偶尔也会感到一丝无奈和绝望。
她带着《万箭穿心》四处领奖那年,一部众所周知的花里胡哨内核贫乏靠堆砌华丽皮囊的青春片上映,拿了几个亿票房。颜丙燕看了,实在想不通。在沙发上生了一个小时的气,问助理,要是这叫电影,那我演的算什么?
又过了两年,有个编剧去横店做卧底,写了篇访谈实录传到网上,对行业里鲜肉用替身、念数字、争咖位的乱象一通曝光。颜丙燕看了,气得在朋友圈里批评。然而回应者寥寥。一瞬间,她有了改行的冲动。
还有片商找上门来,连剧本都没有,直接用韩剧的原片来抄,告诉她剧本没用,直接照扒台词儿就行。更有制片方出高价让她挂着影后头衔去给小鲜肉捧臭脚,想要价多少钱都行。颜丙燕没想到这个行业能烂成这样。
在那些人眼里,这个圈子,不就是名和利吗,我还能拿钱砸不动你?
要在这样一滩污水里保持清醒和不受诱惑,其难度可想而知。
偏偏她还给自己设置各种严苛标准,增加游戏难度。
「什么叫满脸都是戏」
说到底,还是人各有志。太多混进场子的人,要的是光芒万丈、穿金戴银,要的是万众瞩目、众星捧月,要站在舞台中央,被聚光灯照耀,享受粉丝的欢呼和媒体的热捧。但颜丙燕从一开始的规划,就是演不同的角色,塑造不同的形象,要有趣,要好玩,要有创作的激情和快乐。
亲戚朋友操心她没戏拍,她反过来劝人家,演员的回报已经比任何一个普通职业高很多,我把自己工作做好,生活上足够了。
回到文章开头,曾经那个跟母亲隔阂的叛逆女孩儿,长大后才发现,自己在某些地方,越来越像母亲。颜丙燕她妈做事儿有个习惯,不惜力,桌子要一点点抹干净,细节要反复做完美。后来她演戏,也是如此。她不能接受自己三心二意,最大的成就感,是不惜工本地把眼前这一件事做到尽善尽美。
还记得那一幕吗?最后一次帮母亲擦拭身体时,颜丙燕一直默默在心里说谢谢。
感谢母亲在那些她最难撑的日子里,教会了她什么是人生中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教会了她应该如何确立自己的位置。
“身外的名和利重要吗?给我我也喜欢,但我不会为了它去怎么样。”
如果这是一部关于颜丙燕的电影,这一场戏,应该是第一幕里最重要的一场戏。母亲的离去,关上了一扇门,也打开了一扇门。颜丙燕走进去,走进一个充满浮华、物欲横流、光怪陆离的世界,开始后半生新的历险。
强风袭来,好像没有什么黑暗能吹动她。
因为她手上握着坚定的利刃。
「全文完,下次再会」
本文部分参考资料:
[1]《颜丙燕:神坛与牢笼》,人物
[2]《颜丙燕:走出万箭穿心》,南风窗
[3]《颜丙燕:冷门的热门人物》,中国新闻周刊
[4]《颜丙燕:最好的女演员,最不合时宜的演员》,每日人物
[5]《鲁豫有约:颜丙燕》,陈鲁豫
[6]《颜丙燕:我要是有姚晨那样的号召力该多好!》,羊城晚报
[7]《颜丙燕:记住我的角色,别记住我的人》,捕娱
[8]《颜丙燕:不合适的戏给多少钱都不演》,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