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稀土大战进入关键期,中方对韩发出警告,美国计划彻底泡汤

春公子科技 2025-04-24 06:29:22

文 春公子

大家有没有发现?最近美国政府对华的态度软了下来,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认为,本质还是当前美国无法突破“稀土”这一关键性问题。

此前,中国对钐、钆、铽等7种中重稀土的出口管制,直接掐断了美国军工、新能源及高科技产业的命脉。全球90%的稀土加工能力集中在中国,而美国70%的稀土产品依赖中国进口,重稀土依存度更高达92%。

这种技术垄断不仅体现在开采量上,更在于提炼工艺的不可替代性。美国本土开采的稀土矿石仍需运往中国加工成高纯度材料。 以军工为例,F-35战机每架需消耗400公斤稀土,其隐形涂层、雷达系统均依赖镝、铽等元素。中国断供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被迫削减战机交付量,六代机研发进度大幅延迟。这种“卡脖子”效应正从军事领域蔓延至民用产业。

其实美国政府也知道,中国稀土提炼技术,在全球属于独一档。

所以美国政府这几年一直在加大对稀土产业的突破,比如说在美国五角大楼新建稀土工厂,随后又找一些国家来合作稀土产业。

比如说,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深海采矿(如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开采)和拉拢巴西、蒙古等国构建替代供应链,但均告失败。深海开采面临技术瓶颈(需克服6000米高压环境)和环保争议,国际海底管理局的审批程序更使其难以合法化。而蒙古虽发现2.75亿吨稀土矿,但其运输通道被中俄“地理封锁”,开采后仍需依赖中国加工技术。

中国商务部于4月22日追加对韩国企业的出口限制,明确禁止其向美国国防承包商转售含中国稀土的零部件。此举直击美国军工供应链的“七寸”:韩国为F-35战斗机提供15-20%的精密部件,而这些部件依赖中国提供的钕、镝等稀土元素。

韩国收到中方警告后陷入两难:若遵守禁令,将失去美国防务订单(如F-35零部件供应);若违规转售,则面临中国制裁甚至稀土断供。这种困境折射出中等国家在霸权博弈中的脆弱性。韩国半导体、电池产业高度依赖中国稀土,其63%的稀土进口来自中国。

中国对韩国的敲打传递出明确信号:任何国家若损害中国核心利益,必将付出产业链代价。而对于美国来说,这只不过是中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罢了。

7年前,当美国在东京湾竖起"瓦森纳芯片铁幕",将华为、中芯国际等124家中国科技实体列入实体清单时,西方政客们或许未曾料到,这场以"国家安全"为名的科技围剿,终将在稀土元素的原子裂变中迎来宿命般的反噬。

真正的技术霸权,不在于垄断工具,而在于掌握创造工具的能力。如今中国对美国在稀土这一领域里的反制,只不过是礼尚往来罢了。

0 阅读:1

春公子科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