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在百鸟争鸣中,在百花争艳中,清明节的脚步近了,又近了。相信此刻的你正在加班加点地完成工作,想早点回老家与亲人团聚,给先人扫墓烧纸。
别急别忙,先听我说。2025年的清明节与往年有所不同的。今年的清明节是闰年的清明节,是双春年清明节,是乙巳年的清明节,是很难遇到的一次节日。很多人从出生到现在也许只经历过2次,因而大伙儿都很重视。
2025年的清明节有哪些讲究呢?提醒大家,记得“3人不上坟,2多吃”,平安健康过节,真不是迷信哦。
3人不上坟作为子孙后代,还有不能上坟的说法吗?中国拥有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民族众多,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它们不一定科学,但是都是人们对健康、财富以及美好生活的向往,清明节也不例外。
(1)≥70岁的老年人不要扫墓上坟

民间有“人间七十古来稀”的说法,正是祈求先人保佑身体健康长寿、保佑子孙多福多财多寿的年龄,为何不建议去扫墓上坟呢?
一是上了70岁的人腿脚不便利了,而先人的坟墓一般都在偏远一点的地方,周边都长满了杂草和荆棘,年轻人都走的不顺畅,何况是老年人呢?
二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或多或少都有基础疾病,万一扫墓那天刚好下雨刮风,或者艳阳高照,老年人身体受不了。
三是怕老年人触景生情,毕竟都是以前的亲人,想到自己也上了年纪,终究要逝去,难免会伤感,影响身体健康。
(2)女婿不扫墓上坟

俗话说“一个女婿,半个儿”,家里的大小事情女婿都得参与进来,为何清明节上坟女婿不可以去呢?这里就得追溯到民间的1种说法了。
一是民间素有“女婿不上妻家坟”的说法,古人认为女婿是外姓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和自己同一个祖宗。如果女婿给妻子家的先人上坟了,说明妻子家那头没有后代了。
二是民间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婿来上坟,是想把妻子家的财气和福气都抢走,不利于本家。
这些说法虽然不靠谱,但是都是留下的老传统。随着时代的进步,女婿也能参与到妻子家的各种活动中。
(3)幼儿(<12岁)不扫墓上坟

清明节是缅怀先人和祈求平安财富的节日,为什么不能带上家里的小朋友呢?让祖先看看重子重孙不是一件好事吗?我们得从下面几点来考虑,确实有点不合适。
民间的传统习俗是小于12岁的孩子是不可以上坟扫墓的,因为年纪小,心智等不够成熟,万一触犯了忌讳和礼数就不好了。
先人的坟墓都比较远,杂草树枝比较多,而清明节阴雨天多,万一在路上磕磕碰碰的得不偿失。
清明节时外面都是油菜花、桃花、梨花等,体质较差的孩子容易过敏。像蜜蜂、蛇都出来活动了,不小心咬到了也是大问题。
2个多吃(1)苹果

“琼肌玉骨香盈口,脆爽甘甜意未休。”,到了节假日的时候,再节省的家庭都会买点水果食用。像应季的草莓、菠萝、香瓜等。清明节到来时,建议大家多买点苹果吃,原因如下。
一是苹果的寓意好,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祭祖节,人们都希望家宅平安。苹果的苹与平安的“平”谐音,希望家人吃了苹果都平平安安的。
二是苹果的水分足,口感清脆香甜。清明节出门,不管是去扫面上坟还是踏青游玩,吃点苹果可以补充体力。
(2)面条

民间有“上车饺子,下车面”的说法,清明节不管到哪里落脚,都要吃点面。
面条是我国的主食之一,也是长寿的象征。人们总说面条长长的、直直的,做起事情来也顺顺利利的。回老家的儿女,麻麻利利地端上一碗长寿面,吃起来舒坦,寓意还好哦。
结语:面对即将到来的清明节,不要光急着回家扫墓祭祖,不要光想着踏青游玩,看看自己是不是属于不上坟的3种人,多买点苹果,多吃点长寿面,健康平安地过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