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愈演愈烈,一部iPhone或涨价2000-3000元?

互联鱼 2025-04-10 21:17:05

今天(4月10日)12:01后,我国对美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至84%,部分网友表示,作为普通消费者最关心的莫过于:关税调整愈演愈烈,iPhone会不会涨价?

先说说苹果可能受到的影响。目前销售的iPhone主要有两个来源:国内组装,以及印度越南。

加征关税主要影响后者,包括部分Pro系列和定制机型。据业内人士估算,这些机型售价可能上涨2000-3000元。不过要注意,这并非全线涨价,约占iPhone在中国市场销量的15%左右。

这个变化确实会让部分果粉纠结。我有个做设计师的朋友,一直用美版顶配iPhone,听说消息后连夜算了笔账:原来1.2万的手机,现在要多花近万元。他最终决定等国产折叠屏新机,“省下的钱够买台专业显示器了”。

这个案例很有代表性,当价格差超过心理阈值,再忠实的用户也会重新权衡。

但关税调整带来的真正机遇,在于加速国产手机的高端化进程。最近三年,华为的XMAGE影像系统、小米的徕卡联名、OPPO的哈苏联名,都在影像领域形成差异化优势。

更不用说vivo的自研芯片、荣耀的青海湖电池这些硬核技术。某国产手机研发负责人表示,他们的折叠屏铰链经过26万次测试仍完好如初,"这个数据已经超越国际竞品"。

从消费者心态的变化来说,有个00后大学生说得很直白:"我们实验室用华为测5G速度比苹果快,为什么要为品牌溢价买单?"这种认知转变,比任何营销广告都更有说服力。

从产业链角度看,这次调整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苹果供应链上的中国企业超过300家,郑州富士康工人超过30万。短期看,这些企业需要调整产能结构;长期看,倒逼他们向更高价值环节攀升。就像当年京东方突破屏幕技术那样,压力往往能转化为创新动力。

特别要提醒的是,市场竞争最终受益的是消费者。国产厂商想要承接转投阵营的用户,必须拿出真本事。

放眼全球手机市场,有个有趣现象:中国品牌在东南亚市占率超60%,在欧洲也稳步上升。说明我们的产品力早已获得国际认可。就像家电行业走过的路——从代工到自主品牌,从跟跑到领跑。手机行业正在复刻这个轨迹,且速度更快。

当然,也有人担心选择变少会影响体验。其实仔细观察会发现,安卓与iOS的差距正在缩小。现在国产系统的流畅度、安全性都不差,应用生态也越来越丰富。我试用过某国产旗舰机,连续航都能做到两天一充,这是苹果至今没实现的。

站在更宏观的视角,这次关税调整像是面镜子,照出了中国制造的底气。十年前我们可能不得不接受"贵也要买进口货",现在却能淡定地说"不用苹果也没啥"。

这种从容,源于背后完整的产业链、创新的技术储备和成熟的市场体系。说到底,手机只是工具。当国产手机在拍照、快充、信号等方面实现反超,当操作系统越来越人性化,消费者的选择自然会改变。

这场由关税引发的讨论,终将回归产品本质的较量。而在这个赛场,中国品牌已经准备好迎接更大的舞台。

-2 阅读:71

互联鱼

简介:新媒体公司创业者,致敬科技发展,趣聊商业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