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失势,抢安卓首发的尴尬时刻:关税大棒敲醒“装睡”的人

互联鱼 2025-04-09 21:50:05

美国禁令刚下来时,华为被“卡脖子”的遭遇本该让所有国产厂商警醒——核心技术靠别人施舍,迟早要挨打。

可偏偏有些品牌一边喊着“国产化”,一边把高通骁龙“全球首发”当金字招牌,发布会PPT上恨不得用放大镜标出来。

结果贸易战的关税大棒一挥,这些依赖高通的厂商突然发现:当初的“靠山”,现在成了最大的成本包袱。

一、押注高通的“舒适区”,代价有多大?

起初华为被迫暂离5G赛道,国内高端手机市场空出一大块蛋糕。按理说,这是其他国产厂商冲击高端的最佳机会,可他们的策略却让人哭笑不得:不是联合扶持国产芯片,而是争抢高通旗舰芯片的“首发权”。

甚至为此内卷到提前三个月发布“半成品”手机。更讽刺的是,高通芯片价格连年上涨,这些厂商一边抱怨成本高,一边又舍不得放下“骁龙旗舰”的标签,硬是把手机卖成了“奢侈品”。

结果华为带着麒麟芯片杀回市场时,高通系厂商瞬间尴尬:自家定价3999元起的“高端机”,性能打不过华为,性价比拼不过联发科,连曾经吹嘘的“首发优势”也成了库存压力。

如今美国加征关税,高通芯片无论从台湾还是美国工厂出货,成本都得涨,这些厂商要么咬牙涨价丢掉市场,要么自己贴钱保销量。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二、关税大棒敲醒“装睡”的人

美国这次加税,最受伤的不是华为或联发科,而是那些把高通当“命根子”的厂商。

道理很简单:华为用自研麒麟芯片,联发科供应链分散,紫光展锐更是国产替代的主力,只有高通芯片“两头挨刀”。

从台积电代工出货要交美国关税,从美国出货要交中国关税。横竖都得亏,可饭还得吃,怎么办?只能从其他地方省。

但对手机厂商来说,“省钱”的空间早被压榨光了:屏幕、摄像头、电池全行业通用,唯一能砍的只剩售后服务或软件优化——用户体验一降再降,还谈什么高端化?

反观华为,麒麟芯片+鸿蒙系统+国产供应链,成本可控,定价灵活,中端机都能打出旗舰体验。这一对比,消费者会用钱包投票。

三、国产供应链不是备胎,是出路

有些厂商总抱怨“国产芯片不行”,可问题是,你自己给过机会吗?

联发科天玑系列性能不输骁龙,紫光展锐在低端市场稳扎稳打,华为更证明自研芯片能逆风翻盘。如果当年这些厂商能分出一部分订单支持国产,如今何必被高通“绑架”?

贸易战打到今天,国产厂商若还幻想“高通永远可靠”,那真是自欺欺人。

四、危机也是转机:放下幻想,才能重生

关税加征看似是危机,实则是国产手机行业“断奶”的契机。过去厂商们总说“用户只认高通”,可华为Mate60系列的抢购潮证明,消费者更愿意为真国产技术买单。

眼下该做的有三件事:

1. 重新拥抱自主供应链:哪怕先从低端机型试水,也要分散供应链风险;

2. 加大自研投入:华为能花十年打磨麒麟,其他厂商为何不能?哪怕从影像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做起;

3. 团结起来对抗霸权:国产供应链需要规模效应,一家厂商的订单养不活一条产线,但十家呢?

回头再看那些抢“骁龙首发”的闹剧,把对手的施舍当荣耀,把暂时的舒适当永恒。如今“打脸”来得又快又狠,但未必是坏事。

至少让所有人看清:核心技术靠不来、求不来,只能靠自己干出来。

写在最后

中国手机行业的未来,绝不该是高通涨价我涨价,高通断供我停产。华为的回归已经证明,其他厂商是继续装睡,还是顺势崛起?答案就在当下。

毕竟,市场从不相信眼泪,只奖励那些醒得早、跑得快的人。

6 阅读:1026
评论列表
  • 伍哥 29
    2025-04-10 16:46

    你就直接点名粗粮呗。开始有厂商自研,它高管说自研猪肉不香,首发高通香。然后高管说要把沙子变芯片,冉冉中国芯。然后powered by Android的全栈自研hyper os 人车家。

  • 2025-04-11 15:26

    首发也是实力,雷太监用女人的声音尖叫着

  • 2025-04-11 02:33

    那些宁愿被西方牵着,也不愿靠在自己国家的企业上,迟早死的很惨。

  • 2025-04-11 19:44

    正宗国产手机只有华为

  • 2025-04-13 21:05

    菊花偷偷摸摸抱着18亿美元桂忝高通基带,然后冒充自主核心科技。本以为可以瞒天过海,结果被高通财报曝光了,自主核心科技穿帮了。

  • 2025-04-14 11:57

    无论是进口还是自研,归根究底只有一点--是否服务于民,惠民利民?否则,全是TM的扯淡!

    用户20xxx25 回复:
    进口的利都给高通了,继续嚎

互联鱼

简介:新媒体公司创业者,致敬科技发展,趣聊商业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