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人的元宵节,有点不一样

阳新新阳网 2025-02-13 09:41:04

吃元宵

“元宵”是北方人的叫法,南方人叫“汤圆”。因为这些名字与“团圆”发音相近,所以就取团圆之意,借十五月圆之夜,希望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观灯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

  

观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

阳新莲花湖畔的元宵灯展

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元宵节里张灯结彩,猜灯谜给喜庆的日子增添了不少雅趣。有人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以灯悬谜,所以叫“灯谜”。

阳新莲花湖公园灯谜广场

送灯

在众多习俗里,给祖先送灯这一环节,承载着阳新人对先辈深深的缅怀与敬重。早在前几日,家里的男丁就会去集市精心挑选蜡烛,这种蜡烛可不是普通的蜡烛,要选又粗又长、蜡质纯净的,寓意着家族的香火延续不断。到了正月十五这天,天亮后,长辈们便会庄重地将蜡烛取出,放置在事先准备好的简易灯盏里,灯盏大多是用陶土制成,朴实无华却充满了岁月的厚重感。

一切准备就绪,一家老小便带着灯盏、香烛和纸钱,朝着家族的祖坟走去。一路上,月光洒在乡间的小路上,大家的脚步匆匆却又带着几分肃穆。到达祖坟后,长辈们会先将坟前的杂草清理干净,用带来的毛巾轻轻擦拭墓碑,仿佛在和先辈们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随后,将点燃的蜡烛稳稳地放置在坟头,微弱的烛光在夜风中摇曳,却照亮了阳新人对祖先的思念之路。

在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大人们会虔诚地焚香、烧纸钱,口中念念有词,祈求祖先保佑子孙后代平安健康、事业顺遂。孩子们则在一旁乖巧地看着,虽然年纪尚小,但也能感受到这份庄重与神圣。待香燃尽、纸钱化为灰烬,一家人会在祖坟前鞠躬行礼,这才缓缓离开。

舞龙 舞狮

每到元宵节,阳新各乡镇的村里就像炸开了锅。孩子们早早地吃完晚饭,迫不及待地跑出家门,加入到热闹的队伍中。舞龙舞狮是最受欢迎的节目,只见那巨龙在舞龙人的手中上下翻腾,时而蜿蜒前行,时而昂首摆尾,仿佛真的要腾飞而起。狮子也不甘示弱,它们跳跃、翻滚,憨态可掬的模样引得大家哈哈大笑。我们跟在队伍后面,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手中还挥舞着小彩旗,为表演者们加油助威。那时候,小小的我们,心中充满了对这些传统文化的敬畏与热爱。

送亮

送亮夜幕降临,“送亮”的环节便开始了。一家老小捧着含满油脂的松柴片或蜡烛,前往自家祖坟山为先人送亮,随后还会到屋前屋后、墙角厕所等处送亮 。他们一边烧着柴片,一边念念有词:“烧蚊子,烧虫虱,烧得一只也没得。”这质朴的话语,饱含着对生活的期待,对家人的关爱。在他们心中,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缅怀先人,又能为家人驱赶蚊虫,带来安康。

阳新元宵习俗的传承与发展

随着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阳新的元宵节习俗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送亮、送灯等习俗,主要在农村地区盛行,形式也相对单一。而如今,这些传统习俗与现代元素相互交融,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传承方面,阳新县越来越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每年的元宵节,政府都会组织各种民俗文化活动,如“雉域之春”新春文化节、民俗巡游闹春等 。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阳新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元宵节的庆祝中来。在这些活动中,舞龙舞狮、划莲船、踩高跷等传统表演项目依旧是重头戏,演员们身着鲜艳的服装,在锣鼓声中尽情表演,展现出阳新人民的热情与活力。同时,阳新布贴、阳新采茶戏等非遗项目也在活动中得到了展示和传承,让人们近距离感受到了阳新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创新方面,阳新的元宵节习俗也融入了许多现代元素。比如,在猜灯谜活动中,除了传统的谜语外,还增加了许多与现代科技、文化相关的内容,让猜灯谜变得更加有趣和富有挑战性。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线上猜灯谜、线上民俗展示等活动也越来越多,让更多的人可以通过网络参与到元宵节的庆祝中来。在一些社区和学校,还会组织孩子们制作元宵花灯、学习阳新布贴技艺等,让传统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来源:阳新新阳网

0 阅读:10

阳新新阳网

简介:阳新新阳网,专注湖北阳新地方资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