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华:三碗面的滋味与人生哲学的交织

玉见沈华文评 2025-03-20 19:52:39

最近被“面”打动,一个是多年仙游边陲的好友,鼓动我随他去云南租一房小院,做一处面摊,既随心躺平,亦可养活残生。另外看到一个网红“帝师”,也说要做一个13元的面摊,既帮扶劳苦大众,也可普渡众生,真假不论,在此环境下,有此发心,也是同修中人的善举。

我是喜欢“食面”之人,关于“热干面的文字就写过许多,自己在家也经常做葱油面、油泼面,在苏州讲课时几乎每天都到楼下,吃一碗当地有名的大排面。各地的面食,都有经典美味,现在经济环境不好,很多人将这种集色香味美于一体的面食推崇备至,也吸引了更多美食的爱好者垂涎。

苏州的排面

由此关注了一下网络中关于面食的推荐,无论是日本百年传承的面食小摊,还是网络热炒的爆香店铺,经常关注,难免就被宣传的画面勾引的垂涎不已;看看周围的距离都在几公里之内,借助出门办事的契机,分别利用几天的时间,将这几家有名的网红打卡地做一次实探,通过三碗面——宜宾燃面的辛辣热烈、勇盛牛肉面的醇厚包容、朝阳醉面的绵长余韵,恰似人生百态的缩影。

上海青帮大佬 杜月笙

吃面之余,由网红的“三碗面”而想起上海滩传奇人物杜月笙所言:“人生三碗面”,即体面、场面、情面,更是将人际交往与处世智慧凝练于一碗烟火气中。

食物的滋味与人生的哲学在此碰撞,形成耐人寻味的隐喻。借助排队无聊之际,将腹中的文字记载下来,回家后提炼文章,作为俗世凡体与美食交融的心灵碰撞,如果您看着不顺眼,权当吃饱后撑着的无聊论调。

苏州的鱼面

第一碗面:宜宾燃面与“体面”——尊严的炽热与纯粹

位于常营管庄的宜宾燃面,精髓在于“燃”:干椒与芽菜在热油中迸发的焦香,裹挟着碱面的劲道,入口如烈火灼烧,酣畅淋漓。我点了一碗微辣的,外加一份腊耳和白肉,回家后翻江倒海,第二天才恢复原态,跟它的食物无关,可能是我在家陪老妈吃了太多清汤寡水的素斋,肠胃接受不了这枚浓辣的重油刺激。而且那天正好降温,我衣着单薄,又坐在进门的风口,这一份冷肉凉拚,是我看错了菜单,以为是招牌燃面,后来被提醒没点面条,才加上一小份燃面的。结果就是“猪”没有飞起来,我倒是有点“拉”的双腿瘫软了。

位于常营天街对面的母大孃宜宾燃面

母大孃的宜宾燃面是干拌面,小份的19元,面条的粗细适中,辣椒看起来红润透亮,吃起来却有点甜丝丝的回甘韵味,里面估计有各种调料和麻椒,掩盖了入口的麻辣,这种直击味蕾的冲击,正如杜月笙所言“体面”的本质——保持尊严的纯粹与炽热。

体面并非外在的虚荣,而是内心的坦然。正如在视频中看到的夜宵摊夫妻,尽管生活拮据,仍坚持将饭盒擦拭干净,以微笑面对客人。他们的体面源于“接受平凡却不失热爱”的坚韧。燃面的“燃”恰似这种精神:无需浮华装饰,只需以最本真的姿态直面生活,于平凡中迸发力量。

第二碗面:勇盛牛肉面与“场面”——实力的沉淀与包容

每天需要排队半个小时才能吃到的勇盛牛肉面

第二家位于红庙附近的勇盛牛肉面,去了两次才排上队,小份的21元微辣;说实话,我吃完以后倒没有如网络上所说的那么好吃和惊喜,相反却有一些熟悉的襄阳牛肉面的味道,只不过牛肉更换了做法,不是卤好切片,而是换成了大块红烧的软烂香糯的牛肉块,同时就是浓重的红油和榨干的辣椒油,很熟悉的味道,不过并不适合我这样喜欢清淡饮食的口味。

走的时候外面还有人在排队等候

偶尔一次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下次让我排队半个小时,我还不如到对面品尝一碗普通的顺哥小面,也是美团推荐的第一名,人不多,味道也不错,第一次我就这样做的。

马路对面的顺哥小面,我点的也是微辣,味道不错 27元

一碗地道的牛肉面,需牛骨熬汤的厚重、筋肉炖煮的软烂,以及面条吸饱汤汁的丰盈。这种层次分明的融合,对应着“场面”的智慧——以内在实力撑起外在格局。

杜月笙强调“场面”需与能力匹配,不可“打肿脸充胖子”。正如鲁迅先生的葬礼,虽无奢华排场,却因他的人格力量吸引万人送行,成就真正的“大场面”。牛肉面的醇厚,恰似内在修养的积累:无需刻意张扬,只需以真材实料沉淀底蕴,自能赢得他人尊重。

第三碗面:醉面与“情面”——人情的微妙与余韵

朝阳大悦城排名第一的“醉面肉酱面”

第三碗醉面,就在家门口的朝阳大悦城,下午四点过去,还没有到饭点,基本没有多少人,也没有看到网络上推送第一好吃的排队“盛况”,点了一份招牌的“肉酱面”,小份的14元;出彩的就是肉酱与花生碎的混搭效果,它的“醉”应该是取其谐音“最”之意,与酒无关,反正我是没有从中品味出丝毫的酒香味道,反而觉得它独特在于花生碎、肉香与酱汁的交融,花生肉末颗粒纷呈,大小适中,毫不粘连,味道纯粹。这种绵密的情感流动,恰似“情面”的微妙——在分寸间传递温度,于细节处留存余地。

杜月笙曾为章太炎解困后,悄悄留下银票以顾全对方颜面,既施恩又护其尊严,堪称情面处理的典范。而醉面的余韵,正如情面之道:不露锋芒却直抵人心,看似轻盈却需拿捏火候。正如前人所言:“情面是人际的桥梁,需守分寸、惜真情”。

而人生的滋味,不外乎在于三碗面的平衡。

作为农耕文明的传统美食,也是北方城市的主食品种之一,面条是普罗大众都能接受并且喜爱的快餐品种,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无论是老北京的炸酱面,还是可续面的昆山奥灶面,大家喜爱的焖面、烩面,手擀面、刀削面,它反映的是一种简单、纯粹的生活态度,与现代社会中的快节奏和高压力形成鲜明的对比,已经入乡随俗,能够落地生根了。

食物的味道因地域、火候、佐料而异,人生的境界亦需在“体面、场面、情面”间找到平衡。体面如燃面般炽烈,守护自我尊严;场面如牛肉面般包容,彰显内在实力;情面如醉面般绵长,维系人情温度。

杜月笙的智慧启示我们:人生的圆满,不在于独沽一味,而在于三碗面的调和共生。

而人生面对的不仅仅只是这“三碗面”,愿我们既能品尝舌尖的百味,亦能咀嚼生活的深意,活出“面面俱到”的从容与智慧。

0 阅读:10

玉见沈华文评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