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近日消息,德国联邦总统施泰因迈尔当日宣布解散联邦议院,并计划于2025年2月23日举行新一届联邦议院选举,以确定新任德国总理人选。这一重磅消息迅速在国际政治领域掀起波澜,德国政坛迎来重大变革节点,而淡出政坛已久的德国前总理默克尔罕见发声,再次走入公众视野,引发各方高度关注。
朔尔茨(资料图)
德国此次选举前的政治格局错综复杂。回溯到12月16日,德国联邦议院信任投票中,现任总理朔尔茨没能获得多数议员支持,由此拉开了此次政治变动的大幕。依据德国法律,联邦总统能依照总理建议,在21天内解散联邦议院,并且要在60天内举行新选举,施泰因迈尔正是在此规定下做出了解散议院和确定选举日期的决策。
当前德国总理候选人呈现出多方角逐的态势。社民党的朔尔茨谋求连任,基督教民主联盟主席默茨、来自绿党的现任副总理哈贝克,以及德国选择党主席魏德尔都是颇具实力的竞争者。他们分别代表不同政治派别,背后的政治理念和政策主张差异显著。朔尔茨所在的社民党执政期间,面临着能源转型、经济复苏以及外交关系平衡等诸多难题,其施政成绩和未来规划自然成为选民考量的关键。
默克尔,这位在德国政坛乃至国际政治舞台极具影响力的人物,自2021年退出政坛后,极少公开发声。然而在此次大选前夕,她却罕见发表声明,对德国政治局势表达关切。基民盟与其姊妹党基社盟组成的最大反对党党团,此前向议会提交决议案,要求政府加强边境管理、强化对非法移民的遣返工作。
默克尔(资料图)
1月29日,该决议案在执政党反对的情况下,依靠德国选择党的支持以微弱优势通过。德国选择党一直因排外主张被视为“极右翼”势力,遭德国情报机构监视,主要政党都拒绝与其合作。此次基民盟/基社盟与德国选择党在该决议案上的合作,打破了以往政治“禁忌”,在德国政坛引发强烈震动。默克尔在声明中批评基民盟在极右翼的德国选择党支持下通过收紧移民政策的决议案是“错误”的。
她强调,所有政党都得诚实稳健地依据欧盟法律,展开跨越政治派别的合作,而不是采用战术策略。默克尔呼吁与德国选择党之外的政党建立合作。她的发声,在德国政治局势微妙时刻产生重大影响。默克尔长期执政积累了丰富政治经验,深知德国政治生态的复杂以及不同政治力量合作的重要性。她的表态,既是对当前基民盟政治策略的质疑,也是对德国未来政治走向的担忧。她期望德国政党回归基于法律和合作的正轨,避免因短期政治利益破坏德国长期稳定的政治格局。
默克尔(资料图)
此次大选结果将直接左右德国未来的内外政策走向。在国内政策方面,移民政策是关键议题。不同候选人对移民问题看法和主张各异。朔尔茨政府移民政策相对宽松,注重难民人道主义关怀以及移民融入德国社会的问题。而基民盟/基社盟提出的收紧移民政策,强化边境管理和非法移民遣返工作,若大选后实施,将对德国移民结构和社会生态产生重大影响。德国选择党极端的排外移民主张,若其政治影响力在大选后增强,可能激化社会矛盾,给德国多元文化社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经济政策同样是大选关注重点。德国作为欧洲经济强国,其经济发展不仅关乎国内民生,对欧洲乃至全球经济都有重要影响。在全球经济面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供应链重构等诸多不确定性时,德国需制定合适经济政策维持经济稳定增长。社民党可能继续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加大对新能源、环保产业等领域支持;基民盟或许更注重传统工业发展,强调市场自由竞争和企业创新活力;绿党会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经济政策各方面,推动绿色经济全面发展。不同经济政策主张将影响德国未来产业布局、就业市场以及科技创新等诸多方面。
朔尔茨(资料图)
在外交政策上,德国在欧洲乃至全球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德国与欧盟的关系、与美国的跨大西洋联盟关系以及与其他大国如中国、俄罗斯的外交关系,都会受大选结果影响。若朔尔茨继续执政,德国可能延续在欧盟内部积极推动一体化进程,在跨大西洋关系中寻求平衡,同时维持与中国、俄罗斯在经贸、能源等领域的合作。
基民盟若上台,外交政策可能更倾向美国,对俄关系可能更强硬,而对华关系上,虽德国各界普遍认识到与中国合作的重要性,但不同政治派别在合作深度和广度上可能存在分歧。德国选择党若在大选中获得更多政治权力,其极端民族主义和排外思想可能导致德国外交政策孤立化,破坏德国现有的国际合作关系。
在蛇年春节之际,德国举办多场中国春节招待会,德国政商界高度评价德中关系。德国联邦议院前副议长、德中议会小组主席汉斯-彼得·弗里德里希表示,过去几十年来,德中合作紧密且富有成效。在当前国际格局深刻变革背景下,德中应继续秉持开放与合作精神,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探索新合作方式,携手前行。他强调德国十分重视与中国的经济联系,希望双方继续深化合作,为企业营造更稳定和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推动更多中小企业进入彼此市场,实现互利共赢。
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协会主席米夏埃尔·舒曼认为,在与中国人民交往中,深切感受到中国人民在创新、勤劳和奉献精神方面的卓越能力,这正是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重要动力。他相信,在新的一年乃至未来,中国将在全球舞台发挥更重要作用,不仅助力自身发展,也将为世界经济带来积极影响。舒曼指出,德中不仅是经济伙伴,更是全球稳定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双方应在应对全球性挑战过程中携手前行,共同促进世界经济复苏与可持续增长。
朔尔茨(资料图)
德国北威州议会第一副议长赖纳·施梅尔策表示,春节蕴含的“除旧布新”精神为新一年合作发展提供积极启示。北威州在德国与中国的合作中成绩显著,特别是在经贸和文化领域,双方合作成果丰硕。两国不仅在经济上相互促进,在人文交流中也相互学习,为双方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对未来德中关系前景充满信心,期待双方在经贸、文化以及其他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携手推动两国关系迈向更加繁荣的明天。
德中经济联合会理事会成员克莱门斯·舒特在过去25年间见证并参与了德中关系发展,双方合作成果令人瞩目,特别是中国经济的创新能力和全球竞争力不断提升。他认为,蛇年象征智慧和灵活,应对当前挑战更需要智慧和合作。他期待德中双方继续携手,共同开创更加繁荣的未来。
杜伊斯堡市政府中国事务专员马库斯·托伊贝尔提到,杜伊斯堡与中国在物流领域的合作是德中合作共赢的典范。中欧班列的运行为双方经贸往来带来广阔机遇,希望这一连接在新的一年得到进一步提升。他期待未来双方在企业合作和人文交流等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欧班列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促进德中及欧中贸易和文化交流提供更多便利。
总体来看,德国即将到来的大选充满变数,默克尔的发声为这一复杂局势增添更多看点。大选结果无论是对德国自身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还是对其与国际社会的关系,尤其是与中国的合作关系,都将产生深远影响,国际社会正拭目以待德国大选的最终走向及其后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