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关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据环球网报道,外媒记者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提问,中方将美国国务卿“卢比奥”的中文译名更改为“鲁比奥”,这一改变是否意味着不再对其制裁。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回应,强调中方制裁针对损害中国正当权益的言行。这背后,牵扯出鲁比奥长期以来的遏华行径,以及日本外相“求情”这一令人玩味的事件。
鲁比奥(资料图)
鲁比奥被中国两度制裁,这可不是无缘无故的。他长期扮演“遏华急先锋”的角色,在多个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肆无忌惮地干涉中国内政。在涉台问题上,鲁比奥扬言5年内不允许中方“改变台海现状”,还呼吁美国政府帮助台湾地区实施所谓的“豪猪战略”,增加中国大陆“动武”难度,阻止中国大陆的军事行动。他这种行径,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这可是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事实。鲁比奥的这些言论和行为,是对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严重挑衅,是对中国核心利益的严重侵犯。
正因为鲁比奥这些损害中国正当权益的言行,中方对他下达制裁令,这是维护自身权益的正当举措。可就在鲁比奥收到制裁噩耗后,日本外相岩屋毅出面“求情”,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
岩屋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着重强调鲁比奥在与他会谈时表示“四方安全对话”并非针对中国,以此来替鲁比奥说好话,想给鲁比奥向中国“求情”。他声称原本以为鲁比奥是对华强硬派,可这次会谈改变了他的看法,认为鲁比奥能权衡各方。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鲁比奥(资料图)
从日本自身利益角度来看,岩屋毅此举有着多方面考量。一方面,预计美国会出台更强硬的对华政策,而中日都在加强彼此的关系。日本执政党自民党内出现了美国对华立场可能与石破茂政府政策不一致的担忧。特朗普上台后,石破茂政府面临来自美方在经贸赤字、提升防卫费、分担驻日美军费用等方面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岩屋毅替鲁比奥说好话,强调“日美关系不会因对华态度而产生分歧”,就是想挽救美日关系的不确定性,向美方释放示好信号。
另一方面,岩屋毅也是在向中国释放信号。毕竟中方已经对鲁比奥下达制裁令,他试图通过强调鲁比奥“四方安全对话”不针对中国这一点,让中方对鲁比奥的态度有所缓和。但他的这种“求情”完全站不住脚。
美日印澳成立的“四方安全对话”机制,本身意图就是遏制中国。去年9月,在美国举行的“四方机制”峰会就曾对中方在“印太地区”的活动表达所谓“严重关切”,污蔑中国对南海岛礁“军事化”以及所谓“胁迫行为”。美国早就将“四方安全对话”机制视作在区域和全球范围内推动盟友与中国对抗的战略工具。即便鲁比奥在会谈中没指名提及中国,也不能改变这一机制的本质。
鲁比奥(资料图)
事实上,中国在南海岛礁的建设活动,主要是为了改善驻守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更好地维护南海地区的航行安全和自由,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产品,如气象预报、海上救援等。这些建设活动完全是在国际法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是中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正当权利。然而,美日印澳却对此横加指责,其真实目的就是要遏制中国在印太地区的影响力,维护其自身的霸权地位。
再看鲁比奥在涉台等问题上的恶劣行径,他的遏华立场是根深蒂固的。岩屋毅仅从鲁比奥没有将“四方安全对话”机制与中国关联,就说他不是“对华强硬派”,以此来为他“求情”,实在是毫无道理。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一直秉持着坚定的立场和原则。对于任何损害中国正当权益的行为,都不会坐视不管。在对待鲁比奥的制裁问题上,中方的态度非常明确,制裁针对的是他损害中国正当权益的言行。只要他不改变这种行径,制裁就不会撤销。
鲁比奥(资料图)
在国际合作方面,中国一贯主张任何地区合作机制不应针对第三方,或损害第三方利益。搞封闭排他、针对他国的“小圈子”,违背时代潮流,与地区国家的愿望背道而驰,不得人心,注定不会得逞。美日印澳的“四方安全对话”机制,如果继续走对抗中国的老路,不仅无法实现其所谓的战略目标,还会破坏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从国际形势来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各国之间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危机等。而不是搞阵营对抗,制造紧张局势。美国如果一味地推行霸权主义,利用像鲁比奥这样的政客来遏制中国,只会让自己在国际社会越来越孤立。
鲁比奥(资料图)
中国在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经济上,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保持高位。在科技领域,中国在5G、高铁、航天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是为了实现自身的进步和人民的幸福,同时也为世界的发展作出贡献。美国却妄图通过打压中国来维持自己的霸权地位,这种做法是不明智的,也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
鲁比奥被制裁是他咎由自取,日本外相的“求情”也改变不了中方维护自身权益的决心。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坚定地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任何企图损害中国利益的行为都将遭到坚决回击。美国应该认清形势,摒弃对抗思维,与中国开展平等、互利的合作,共同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而不是继续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让世界陷入不稳定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