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丨智史通鉴
编辑丨智史通鉴
«——【·前言·】——»
渐冻症是当今世界上最难治愈的疾病之一,它给人带来的痛苦和折磨不亚于癌症。
2018年,一位北京大学历史系的博士,不幸患上渐冻症,人们都对她伸出了援手,可是最终没能挽救她年轻的生命。
在病情垂危之时,她决定要将遗体捐献给医学研究事业,她希望自己能最后发光发热一次。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还留下 了令人泪目的遗嘱。
那么,这位成就非凡的北大女博士有着怎样传奇的人生呢?她患上渐冻症后又经历了哪些不为人知的事情呢?

本文内信源来自官方媒体(新华网《北大”渐冻症女博士”去世:想把最好的 留给世界》2018年1月7日发布),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北大才女
这位北大女博士名叫娄滔,1988年,娄滔出生于湖北咸丰县,她是一名土家族的姑娘。
娄滔从小就非常的聪慧,她的家庭条件一般,父母都是工人,但是全家人将所有的宠爱倾注到了娄滔的身上。
娄滔自打上幼儿园起学东西就非常的快,别的同学一天要学会的东西,娄滔只需要用两节课的时间就能学的炉火纯青。
上小学后,娄滔的学习成绩一直都是全年级第一,这令她的父母很是骄傲。
身边人都夸赞娄滔未来是大器之才,当时小小年纪的娄滔就知道骄傲使人落后这个道理,她对身边人的夸赞总是非常的谦虚。

小学时期,很多的学生都贪玩,认为学习是一件枯燥的事情。但娄滔却不,她将学习当做是自己最大的兴趣。
娄滔最喜欢解难题,但凡遇到难题,她第一时间不去问老师,而是自己利用周末的时间在家里苦思冥想。
解出来后,娄滔就会非常高兴,看到女儿对学习如此用功,她的父母更加的为女儿感到骄傲了。
娄滔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上初中后开始学历史,娄滔在历史书中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刚开始学历史时,很多同学都看不懂一个个枯燥的历史事件,但是娄滔对此却独有天赋,她一点就透。

上到初二时,娄滔对历史已经颇为了解了,这也是由于她自己苦心学习的缘故。
娄滔将学历史当作上初中后自己的主要兴趣,父母看到女儿对历史感兴趣,就大量的给女儿买一些历史读物,这为娄滔的历史知识储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考时,娄滔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了恩施高中,这是湖北省18所重点高级中学之一。
上高中后,娄滔在选科时还是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文科。
其实无论是理科还是文科,娄滔都能考出很优异的成绩。

但娄滔对历史有很浓厚的兴趣,她希望自己在高中能够继续学习历史。
即使是在强者如云的恩施高中,娄滔的成绩也一直位于全校榜首。
2007年,娄滔考入中央民族大学,她选择的仍然是自己所热爱的历史专业。
即便是上了大学,她也从没懈怠过,成绩一直都很优秀。她的学识渊博且待人和善,深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2008年,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召开。
当时,中央民族大学要选一批志愿者到奥运会现场去,选拔奥运会志愿者的标准很是严格,必须要英语和各方面素质都极其优秀者。
娄滔的英语无论是笔试还是口语都是全系的佼佼者,此外,娄滔还学识渊博,她能更好的向一些外国人介绍中华文化。
在志愿者的选拔赛中,娄滔脱颖而出。她在奥运会现场为媒体新闻中心做英语翻译,娄滔不辞辛苦,闲暇之余她还会帮外国运动员做翻译。

娄滔做志愿者和她的学习成绩一样的出色,奥运会结束后,娄滔获得了多项表彰。
2012年,娄滔被中央民族大学保送至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读硕士,在这里,娄滔选择的是世界上古史专业。
读硕士期间,娄滔每年都是专业第一名,她每年都能获得奖学金以及学校的表彰。
娄滔再接再厉,她还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由自己翻译的历史文献一篇。在提升专业成绩的同时,娄滔也一直在提升自己其他的方面。

她经常到博物馆去欣赏文物,在娄滔的眼中,放在展柜里的文物仿佛是有生命似的,她看到了千年间这些文物在历史长河中经历的沧桑岁月。
硕士期间,娄滔写出了很多历史论文,每一篇论文都能够获得 不错的评价。
2015年,娄滔以笔面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她选择了古埃及史专业,父母和曾经的老师都以这个才女为骄傲。
如果按这样发展下去,娄滔肯定会有一番绚丽的人生,可是厄运却偏偏找上了这个努力刻苦的女孩。

病魔来袭
娄滔在北京大学的生活很是快乐,她每天沉浸在学术研究以及丰富多彩的学校活动中。
读博士没多久,娄滔突然感觉身体有些不适。起初她也没有在意,过了一段时间后,娄滔感觉自己越来越累,身上没有一点力气。
她怀疑是自己一直以来学习压力太大了,她开玩笑跟父母说了这件事情。
父母劝娄滔多在学校里面走一走放松一下,听了父母的话,娄滔开始试着放松自己,但还是没有什么作用。

放寒假时,娄滔帮助父母做家务,可是她感觉自己的全身越来越软,连一点力气都没有。
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娄滔没有给父母说自己现在的情况。返校后,娄滔越来越没有精,她甚至连上下楼都有些吃力。
老师和同学也都看出了娄滔的异样,大家都催促娄滔去医院看一下。
2016年1月,娄滔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检查,检查结果给了这位才女重重一击。

检查结果显示娄滔患上了运动神经元病,通俗来讲就是渐冻症!
北京协和医院也给娄滔检查出了这样的结果,娄滔没想到自己会得上渐冻症。
要知道,得上这样的病就意味着整个人生被毁掉了。
人们所熟知的科学家霍金就是渐冻症患者,这种病治疗起来难度是非常大的,甚至可以说是无药可医。

确诊渐冻症后,娄滔在北京住院,她的父母如遭晴天霹雳,不敢相信女儿竟然得了这样严重的病。
一向坚强的父亲看着躺在病床上的女儿,忍不住泪如雨下。
彼时的娄滔有一个男朋友,住院后没多久,娄滔就向男朋友提出了分手。
一向要强的她不愿意拖累任何一个人,她不愿意因为自己的病情耽误男友。

同学和老师们都要来医院看望娄滔,但她通通拒绝了。
娄滔不想让大家看到自己躺在病床上的那一幕,她明白,患上了这个病自己肯定是时日无多了,她想在大家的心中留下一个健康而完美的形象。
在医院,医生全力对娄滔进行治疗,但娄滔的病情依旧没有好转。她的身体越来越虚弱,后来发展到了连手都抬不起来的地步。
娄滔感到深深的绝望,她明白,渐冻症发展到后来会导致她全身的器官都丧失运动能力,只有大脑和眼球不受影响。

渐冻症的恐怖之处就在于,它能把一个好端端的人变成一个只能正常思考的“被身体囚禁人”。
在医院里,娄滔每天都要花费大量的医药费。她的父母决心一定要给女儿治好病,看着父母已经长出了白发,娄滔不愿意再拖累家人。
她多次向父母提出要放弃治疗,给自己以最后的尊严,但她的父母始终不愿意放弃。
她们安慰女儿:病一定会治好的!其实以娄滔的家庭条件来说,在医院里治不了多久,家里的积蓄就会化为一空。
正当娄滔的父母为医药费而发愁时,北大的校友们知道了这个消息。

口述遗嘱,令人扼腕
校友们都为娄滔的病而感到痛心,于是校友们自发为娄滔捐款,两次筹款共计100万元,这些钱都被交到了娄滔父亲的手中。
2017年,娄滔在武汉汉阳医院治疗,这是她与渐冻症病魔斗争的第二年。
北京大学历史学院的老师专门赶到武汉,授予娄滔北京大学荣誉系友证书。

彼时的娄滔病情已经极度恶化了,她提出要在去世后要将自己的遗体捐献出去,以供渐冻症研究。
年仅29岁的娄滔口述遗嘱,她对父母说:你们要坚强的生活,不要为我难过,希望医学能早日攻克这个难题。
在遗嘱中娄滔表示:一个人活着的意义不应该用长度来衡量,而应该用质量来作为人生的标准。

其实自始至终,娄滔这位才女都想要以体面和尊严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是身边人对她的鼓励才使得她有了治疗下去的念头。
2017年10月,医生在娄滔的病床前安上了眼动仪和电脑,娄滔可以通过这个仪器转动眼球打字与人打字沟通。
彼时的娄滔情况已经恶化到只能眼球转动的地步了,不久后,娄滔陷入深度昏迷,她只能用呼吸机来维持生命。
在生命最后的清醒时刻,娄滔向父母表示:想早日解脱。
父母再也不忍心看着女儿受罪了,2018年1月4日,娄滔回家,1月5日,这位年仅29岁的北京大学女博士去世了。

娄滔去世后,父母按照她的遗愿捐赠遗体。
但令人遗憾的是,因为娄滔被病魔折磨的几年里身体已经感染,所以她不能实现捐赠的遗愿。
于是父母执行了娄滔最后时刻所口述的所有遗嘱,她们没有举办任何的丧葬仪式,将娄滔火化后,把骨灰撒到了她从小长大的山中。
就像娄滔在遗嘱中说的那样:就如我从未来过这个世界。

娄滔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9岁,如果没有患上渐冻症,她现在一定是历史领域的一名精英。
可令人感到痛心的是,娄滔却在花一样的年纪永远的离开了这个她所热爱的世界。
在患上渐冻症后,娄滔不屈的与病魔抗争,在这期间,她还坚持用各种她可以的方式来研究自己所深爱的历史专业。
娄滔的一生是短暂的,也是辉煌的,她的生命就犹如夏花之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