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赓幽会失地图之谜,30年后陆小曼道出实情:他是去找炮手研究

观景说史 2023-06-08 22:15:52

1932年1月28日午夜,日本海军陆战队兵分三路突袭上海闸北,淞沪之役爆发后,第十九路军与第五军奋起抗战。

淞沪抗战从1月28日开始,第十九路军和第五军在上海与日军一直成“胶着”状态,但在33天后,守军却突然在一夜之间,就匆忙退出淞沪,撤退至第二防线的嘉定、黄渡一带。

在退守第二线后,官方给出了退守的原因:“日寇以数师之众,自浏河方面登陆,我无兵增援,侧面后方,均受危险,不得已于三月一日夜将全军撤退至第二道防线,从事抵御。”

然而,在民间却流传着另外一种版本的说法,说是因为在南市一带负责指挥的王赓旅长,他在急于与前妻会晤时,带着军用地图而被日本特务活捉。因军用地图的机密泄露,所以第十九路军才被迫撤退。

由于王赓是税警总团旅长,被传出他在前往上海租界与前妻陆小曼幽会时,被日军逮捕而丢失重要军事地图导致守军不得不退后,引起舆论哗然。

然而事情的真相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王赓是陆小曼的第一任丈夫,出生于1895年,是江苏无锡人,早年赴美留学,1915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后来进入美国西点军校学习,王赓是第三位考入西点军校的中国学生。

1918年,王赓在西点军校227人中以排名第12名的成绩毕业,是1949年前中国学生取得的最高排名,他不但精通英语,而且还能熟练掌握法语和德语,可见王赓的水平很高。

王赓回国后在北洋政府陆军部任职,是个上尉科员,同时还在清华学校兼职。1919年,王赓以顾维钧助手的身份出席巴黎和会,结识了在法国考察的梁启超,并在梁启超的介绍下,与徐志摩结识。

1922年,王赓与陆小曼在北京结婚。当时陆小曼曾在顾维钧手下任兼职翻译,她与王赓只接触了一个月,便在“父母之命”之下结了婚,两人是才子配佳人,令人羡慕。

陆小曼与王赓结婚后,感情一直不是很好,她曾这样提起过王赓:“他个性怪癖,身为武夫而又带着浓厚的文人脾气,所以和当时军界要人的人事关系相处得很不好,因此始终郁郁不得志。”

1924年,王赓通过西点军校老学长温应星的介绍,到哈尔滨任警察厅厅长,在赴任前,王赓特意拜托好友徐志摩帮忙照看陆小曼,这给了徐志摩一个乘虚而入的机会。

陆小曼与王赓两地分居,而徐志摩在王赓的首肯下光明正大地与陆小曼在一起玩耍,美其名曰“照顾”,实则是朝夕相处,日久生情。

等到王赓发现陆小曼与徐志摩的恋情时,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于是在1925年9月,王赓与陆小曼正式离婚。离婚时,王赓很是有度量,他表示“合得来,就是夫妻;合不来,就算了”。

陆小曼与徐志摩结婚时,王赓还送上了贺礼,当时的媒体曾称赞王赓为“到底是沐浴欧风美雨的留学生,不同凡响,婚姻上也表现出高度的涵养和博爱精神”。

之后,王赓更是被外界给贴上了陆小曼前夫的这个标签。然而在失去娇妻后,王赓的仕途并不是一帆风顺,他先是任孙传芳部的参谋长,1928年4月,王赓临阵倒戈,投到唐生智帐下。

后来,宋子文以税警名义组建私人武装税警总团,在他的苦心经营下,税警总团这支私人军队成为了比正规军队还要精锐的部队。留美出身的宋子文重用“西点系”,王赓成为了第二任总团长。

王赓担任税警团总团长的前两年还很惬意,只不过是在训练、巡逻、缉私中度过,然而在1932年1月28日,淞沪抗战爆发了,之前平静的生活节奏被打乱。

税警总团作为上海地区的一支精锐部队,也积极参与到抗战中,番号改为第五军第87师独立旅,王赓任旅长,接受第五军指挥。

1932年2月27日,王赓与宋子文密谈过后,回到税警总团后,将一些绝密文件、作战地图、比例图,敌我双方的兵力配置图等,全部交给时任税警总团总参议的莫雄保管。

当日傍晚,王赓骑着一辆摩托车直奔公共租界,没想到却在路过黄浦路时,遭到日军追捕,他转身逃进礼查饭店,后被日军在饭店每逮捕。

王赓被日军逮捕后,当时的上海戏剧、文化界曾编排“王赓献地图”一剧进行公演,以此来揭露和谴责那些勾结敌人,出卖祖国利益的民族败类。

“王赓献地图”闹得满城风雨,北京燕京大学教授邓之诚,他还写了《后鸳鸯曲》来讽刺王赓为了和前妻幽会而导致地图丢失之事。

对于王赓这事,陆小曼在1961年写了《关于王赓》一文进行了解释,她对外界传言她避难于礼查饭店,其实当时她因病已经卧床,在四明村卧病了好几个月,不可能跟王赓有来往。

陆小曼还表示王赓去公共租界是另有原因,王赓在西点军校时专攻火炮专业,因技术问题他指挥打日军总司令部的炮不准,就专门去租界找他的炮手同学、时任美国驻上海领事馆武官助理的威廉·迈尔求助。

王赓是个高度的近视眼,在不知道美领事馆早已搬家,换成日军一军事机关的情况下,他骑着摩托车来到门口才发现是日军站岗后,这才转身逃进礼查饭店。

根据王赓属下莫雄事后证实,王赓当日确实把绝密文件都交给了他保管,然后这才跑去的美国领事馆。事后不久,美国领事馆就将他要了出来。

日军释放王赓后不久,日军大举从浏河方面登陆,想要一举切断中国军队的侧后方,这一动作被不明真相的公众认为是王赓“献地图”所造成的。

面对舆论压力,国民政府当局对王赓进行了审判,“献地图”一事查无实据,最后以“擅离戒严地点”,判处了王赓两年半徒刑。

倒霉的王赓在服刑期间还患上了严重的心脏病、肾脏病,出狱后才去德国进行治疗。

王赓在上世纪40年代初,是兵工署昆明办事处的一名少将处长,过着简朴单调的生活。

1942年秋,王赓被美方指定为军事代表团访美成员,在途中旧疾复发,留在埃及开罗治病,一个月后医治无效,客死他乡,终年46岁。

0 阅读:152
评论列表
  • 2023-06-11 19:43

    可惜,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