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国军战俘吴绍周提2条妙计对付美军,毛主席:提前特赦

观景说史 2023-06-12 22:10:00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借联合国名义,组织所谓的“联合国军”参战,不顾我国的一再严正警告,悍然踏过三八线,并把战火烧到鸭绿江畔,美国飞机多次入侵我国领空,轰炸我丹东地区。

为了保卫新兴的人民政权,毛泽东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要决策,迅速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在我国入朝参战后,北京解放军教导队里的战犯从报纸上了解了这一消息,顿时成为了众人茶余饭后讨论的重要话题。

当时对于志愿军入朝参战,被关押的前国民党高级将领们有两种看法,一种是认为与强大的美军进行对抗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另外一种则认为以志愿军的顽强斗志,也是可以和美军进行扳手腕的。

在认为志愿军可以与美军进行抵抗的队伍中,有一位叫吴邵周的前国民党高级将领,他不但看好志愿军最终能取得胜利,而且还出谋划策提出了二条妙计,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肯定,因此他也被提前特赦。

1902年2月31日,吴绍周是苗族人,出生于贵州省天柱县瓮洞镇客寨村一个农民家庭,8岁丧母,9岁时由继母抚养,生活过得很是不如意。

虽然生活艰辛,但吴绍周的父亲还是咬着牙将儿子送去读书,他在1921年中学毕业后,父亲实在是无力再让吴绍周去外省读书,只能同意吴绍周去考贵州学生营当兵,从此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吴绍周由于在学兵营成绩非常优秀,在9个月后被保送至贵州讲武堂第五期学习。1925年12月从讲武堂毕业后,被分配到黔军第二师第四混成旅当一名见习,随后他一路升迁至中将司令。

吴绍周是抗日名将,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参加了南口战役、台儿庄战役、豫南战役、西峡口战役等大大小小数百次战斗,先后获得了国民政府颁发的甲种一等奖章、宝鼎勋章、云麾勋章、忠诚勋章。

在南口战役中,89师参谋长兼265旅旅长的吴绍周,在面对日军的重兵包围下,他临危不惧,沉着指挥,亲率一个支队奋勇杀敌,击退右翼敌军而名声大振。

在台儿庄战役中,吴绍周担任110师师长,他率部在台儿庄西北翼阻击日军,与日寇进行血战,随后围歼陈贤、小寨日军。

抗日战争胜利后,吴绍周任国军整编第85师师长,随后他率部参加了内战。在1948年淮海战役时,吴绍周任第十二兵团副司令兼85军军长。

当淮海战役进入尾声时,85军除了一些部队起义外,其余的则被解放军在围困中歼灭,吴绍周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光杆司令”。当时已经看透事情本质的他没有选择突围,而是选择了“主动当俘虏”。

吴绍周在碰上解放军的搜索部队后,他主动配合我军,自报了身份,当场交出了武器,随后被送到北京解放军教导队进行“学习改造”。

吴绍周在学习改造期间,发现我党并没有对他们进行严刑拷打,反而对他们很优待,不但好吃好喝地供着他们,而且还让他们学习我党的先进思想主张,这使得很多原国民党高级将领慢慢改变了自己的观念。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毛主席向全国发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为了研究志愿军该如何与美军进行对决,我军召开了美军战术研究班,许多与美军有接触的前国民党高级将领也被邀请参加。

吴绍周任军长的85军大部分是美械装备,他因此也被邀请参加了美军战术研究班。由于吴绍周对美械装备的性能等了如指掌,他在会上提出了2条锦囊妙计。

这两条妙计分别是:一是夜战,利用夜间发起突袭;二是近战,利用堑壕隐蔽接敌,抵近进行射击爆破。

吴绍周提出了这两条妙计后,原国民党十八军军长杨伯涛负责执笔,写下了一篇6万余字的资料《关于美军战术之研究》。随后这本资料被呈送给毛泽东及中共中央军委批阅。

吴绍周提出的两条妙计引起了毛主席等人的高度重视,由于当时我军在武器装备落后,而且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吴绍周的这两条妙计确实很适合志愿军在战场上使用。

正是吴绍周的这两条建议,让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利用夜间突袭和近距离作战,往往打得美军措不及手,对有力打击美军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由于吴绍周的建议很好,毛主席对吴绍周作出了提前特赦的决定,在1952年10月将吴绍周特赦到湖南长沙定居,还安排他担任湖南省文史馆馆员。

1965年5月10日,吴绍周不幸突然中风,在家逝世,享年62岁。

0 阅读: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