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作为与我国一衣带水的邻国,与我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近现代史上更是与我国有着唇齿相依情同手足之情。
越共老一批革命者都有过在中国战斗过的经历。而在越南的解放事业中,我国也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越南。比如在越南抗法抗美救国的三十年时间里,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我们,竟然给越南提供了折合200亿美元的援助。
然而在黎笋集团上台后,越南政府不顾我国人民曾为越南的民族解放事业作出过巨大贡献的历史事实,公然背信弃义,不断在中越边境地区挑起事端,侵占我岛屿、蚕食我边境领土、打伤我边民,造成流血事件。
为了维护我国边境安全,我国被迫对越南进行了一场自卫反击战。在当年我国作出自卫反击战的这一重要决策时,邓小平同志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时随着我国与苏联的关系越来越差,黎笋集团奉行实用主义,就决定抱比我国更加强大的苏联的大腿,从而开始不断与我国交恶。
对于越南背信弃义的小人举动,我国也多次向越南提出规劝和警告,仍然希望是通过和平的途径来解决两国的边境争端。然而,越南却认为我国软弱可欺,更是变本加厉。
从1978年8月至1979年2月这短短半年时间里,越方就制造了多达700余次的武装挑衅事件,入侵我国领土160多处,并打死打伤我国军民300多人,为了捍卫我国边境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对越自卫反击战迫在眉睫。
然而当时的国际环境非常复杂,苏联与越南刚刚签订了《苏越互助同盟条约》,根据两国签订的条约规定,对越南开战就等于是打苏联的脸,因此对越自卫反击战苏联的态度非常重要。
在决定发动对越自卫反击战这个决策后,在中央的几次会议上,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邓小平分析了我国对越自卫反击,苏联会有的四种可能,分别是:谩骂、威胁、小规模冲突、大规模边境战争或者入侵。
这四种可能,前面两种是无法避免的,如何避免出现后面那两种情况,这是重中之重。当时中苏关系不断恶化,苏联在边境地区屯集了大量的军队,一旦真发生中苏冲突,我国将陷入被两头夹击的战争环境中。
为了避免最坏的结局出现,我国决定先争取在国际上得到舆论上的支持,于是邓小平在1978年11月份出访了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时,发表了一些重要的讲话,向世界阐述了越南和苏联的野心。
为了避免苏联直接参战,邓小平还决定亲自访问美国,寻求国际上更大的帮助。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邓小平随即给美国总统卡特致电,热烈祝贺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1979年1月28日,这一天是中国的农历新年大年初一,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邓小平率代表团一行20人,登上了前往美国的专机。
美国东部时间1月28日下午,邓小平等人安全抵达美国华盛顿安德鲁斯空军基地,受到了美国人的热烈欢迎,随后开始了在美国为期8天的访问。
在这8天的访问中,邓小平与卡特总统进行了深入、坦率、诚恳的会谈。两人在会上分别就国际形势和中美关系进行深入地交换意见。
在会谈中,邓小平坦言,越南就像是“东方的古巴”,如果不注意到这一点,越南的作用将会远远超过古巴。越南最近与苏联签订了军事同盟条约,这是“正在推动建立亚洲安全体系的苏联梦”。
如果任由越南肆无忌惮地走下去,东盟国家将会发生变化。而且越南还一直在给中方制造麻烦,小规模冲突不断发生,中方的克制被其当作是软弱的表现。
邓小平当时认为,如果不惩罚一下越南,那么他们的暴力行为将会继续不断扩大,中越边境的冲突也将会继续升级。为了遏制越南的野心,将要给越南一个“适当但有限”的教训。
最初,卡特对我国将开展对越自卫反击战是持一种劝阻的态度。对此,邓小平继续据理力争,表示中方只打算采取有限的行动,达到教训越南的目的后,就会很快将军队撤回。
邓小平在会上传达了我国必须“惩罚越南”的坚定决心。美国总统卡特虽然没有明确表示支持,但却向苏联传达了让其“保持克制”的外交照会。
邓小平访美,显然是给苏联造成了中美在越南问题上达成了战略协作的印象。这也是在我国展开对越自卫反击战后,苏联只在舆论上进行抨击,再无其他动作的主要原因。
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开始,我军以摧枯拉巧之势,先后攻克了越南北部一系列重镇,重创了越军,击毙越军37300余人,俘虏其2200余人,同时还缴获大批武器装备和物资。
我军在达到战略目的后,于3月16日全部撤回国内,在撤退时摧毁了针对我国的军事设施。这场对越自卫反击战沉重地打击了黎笋集团的嚣张气焰,保卫了我边境地区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