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祖籍湖南,自称和毛主席是老乡:两家离得很近,大约两里路

呱呱聊历史 2023-04-02 00:03:05

1919年11月,马鹤凌出生于衡东县三樟乡的马家堰村寺门前,但他真正的祖籍则是在湖南省湘潭县天马乡,他们是在马鹤凌父亲的爷爷辈才搬来衡东的。

追寻马家的渊源,甚至可以回溯到战国时期的赵国大将赵奢,也就是“纸上谈兵”的赵括之父,赵奢战功赫赫,被赵王封为“马服君”,后人中的一支遂以“马”为姓,先是搬到陕西茂陵,后来又辗转到江西落脚。

元朝末年,马鹤凌的远祖参加了朱元璋的军队,朱元璋在鄱阳湖大战中消灭了陈友谅的主力,马家远祖随军乘胜追击直入湖南,便长久定居于湘潭县开枝散叶。

马家本来在当地有些产业,开有铸铁锅厂、屠宰厂、米厂等,但马鹤凌7岁时父亲去世,家道中落,家中只有母亲带着几个孩子,孤儿寡母难免受人欺负,因而生计艰难。

但幸亏马鹤凌的父亲马立安有个出息的堂弟马敬,马敬曾经入仕担任国民政府的湖南省军法处处长,颇有一些家产,在衡阳当地颇有威望。

马敬得知嫂子和侄子一家人的处境后深感同情,不仅给马鹤凌一家人在衡山县城里安顿了住处,还出资供给孩子们上学。

马鹤凌之父马立安,也即是马英九的爷爷

1935年,马鹤凌就读于衡山县岳云中学,这所中学作为当时衡山著名的私立学府英才辈出,既包括开国上将邓华、抗日名将廖耀湘、作家丁玲、音乐家贺绿汀等人,还有一位知名校友,即毛主席的第一任妻子杨开慧。

而巧合的是,马鹤凌的夫人秦厚修女士当年曾就读于长沙市周南女校(今天的周南中学),与杨开慧、向警予等也是校友。

马鹤凌在读书时学习刻苦,并且体育成绩优秀,他热心探索救国之道,后来接触到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著作,便立志从政,考入了中央政治大学第十一期学习。

此时正值日寇侵华,抗战爆发,马鹤凌应征入伍,在战火纷飞中度过了4年战争岁月,1945年抗战胜利以后马鹤凌转而从政,在蒋大公子蒋经国的“救国团”任职。

此时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已经江河日下,被解放军打得节节败退,为了给自己预留退路,蒋介石遂授意蒋经国经营台湾岛,作为万一失败之后的容身之处。

马鹤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于1948年来到台湾岛的,他在台岛安顿下来之后,先把家人安排到香港,随后接到岛内团聚。

马英九与父母(后排左起一、二、三)和其他家人在一起

1950年7月,马英九出生在香港。马氏族谱中根据“上尊大人,英才继起”八个字给子孙后人排序,故马英九齿序为“英”字辈,而“九”则出自《论语·季氏篇第十六》。

相传孔子对弟子们说:“君子有九思”,具体指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因此马鹤凌给儿子取名“英九”,就是想让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君子。

后来在马鹤凌写给湖南老同学的信中也曾提到:命名“英九”,“英”是他的字辈,“九”是希望他有九思之德,九如之身,九经九畴之志。

此时的台湾岛内蒋经国逐步掌权,而马鹤凌也作为蒋经国的嫡系人马被委以重任,后来官至国民党中央考核纪律委员会副主任。

1980年代末期,随着蒋经国猝然离世,岛内政局发生变化,马鹤凌也逐渐淡出政治,转而从事一些公益性的社会组织建设工作。

90年代初期,已经70多岁的马鹤凌创办了“中华四海同心会”,并担任主任委员。

马英九与父母和奶奶

老先生对家乡故土始终怀着很深的感情,曾写诗云“离乡久远怀乡甚,海岛遗民泪眼枯”,80年代末期随着蒋经国逐渐放开两岸交流,马鹤凌曾经多次访问大陆,对祖国的日新月异深感惊异和自豪。

他高度评价新中国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成就,称“十二亿人在大陆,从一切落后中开放改革,进步神速”。在看到气势宏伟的三峡工程时,老人不由得写诗赞叹:

峭壁横开白玉峰,江陵奇景耀晴空;衍生两岸花岗石,助建人间第一工。

马鹤凌虽远离政界,但马英九却在父亲的影响下异军突起,骤然成为岛内一枚耀眼的政治新星。

早在台湾大学读书时,马英九就曾经作为学生军训集训班宣誓代表,接受时任“国防部长”蒋经国的“授枪”。

1982年,从美国哈佛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带着“马里兰大学法学院研究顾问”,“美国波士顿第一银行法律顾问”等等耀眼头衔回到台湾岛内的马英九受台湾当局之邀,出任蒋经国的英语翻译。

蒋经国会见美国华盛顿邮报董事长时,马英九担任翻译

蒋经国之所以青睐马英九,除了他英文娴熟,气质儒雅,卓越俊逸之外,同样也是考虑到他是“故人之子”,属于信得过的自己人。

当然,“总统”的英文秘书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干的,能胜任的那都是人才中的人才,精英中的精英,凭借在“总统府”经历积攒的人脉和资源,后来在台湾岛内的政界多少也能成就一番事业。

比如后来成立“亲民党”的宋楚瑜,也曾经在70年代中期担任过蒋经国的英文秘书,而此时已高居台湾当局“新闻局”局长之职。

巧合的是,宋楚瑜也是湖南湘潭人,和马英九属于老乡,果然应得一句老话“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1993年李登辉上台之后,为了架空当时年富力强的马英九,便授意“行政院”提名马英九出任“法务部长”。

在这之前,马英九曾担任台湾当局“陆委会”的副主任委员兼发言人,这次人事安排明升暗降,实际上就是让马英九坐了冷板凳。

马英九与夫人周美青

但李登辉却低估了马英九,这是一个“你只要让他当和尚,他一定有办法找到钟撞”的人。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谁知马英九上任的第一把火居然烧向了岛内刚刚上任的近千名市县“议员”。

这是因为当时岛内的“黑金政治”十分猖獗,马英九看到一份“刑事警察局”呈报的资料显示,1994年新当选的议员中,有帮派、管训记录及刑事前科者共300人,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甚至还有犯有杀人罪的前罪犯。

这还了得,岂不是把各个市县“议会”变成了藏污纳垢之所吗?如果这样的人都能当选“议员”,还谈何公平正义?

随后,马英九便掀起了一波以“查贿选”为目标的“扫黑”行动。

但这次行动涉及面太广,树敌太多,令“法务部”的同事们都忧心忡忡,有不少人劝告他不要太“高调”,以免惹火烧身,但马英九却铁了心地要和那些“黑议员”们死磕。

当年的“小马哥”眼神犀利

从1994年到1997年的3年任期内,马英九仅就查“贿选”一项,便起诉了7530人,其中涉及第三届“立委”选举的,就多达5098人。

当时的台湾地区总人口也不过2000多万,相当于每2700个人中就有一人因为涉嫌“贿选”遭到过马英九的调查,覆盖面不可谓不广。

马英九的铁腕反黑在岛内引起了轩然大波,更让马成了许多黑社会组织势欲除之而后快的对象,有一些黑老大公开放话要和马英九为难,甚至威胁要对马家人下手。

关键时刻,马鹤凌站出来力挺儿子的行动,他在公开场合露面怒斥社团鸡鸣狗盗的宵小行为,使得挺马一方士气大振,而黑道人物对此竟然无可奈何。

“扫黑”使得岛内政治生态澄清不少,也让马英九在社会上的声望大涨,根据一项相关民调,对马英九任“法务部长”期内作为的满意度高达88%。

对此媒体发表评价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也让马英九成为了竞争更高一层职务的有力人选。

当选台北市长时的马英九与父母

1998年,在下属的力劝和父亲的支持下,马英九决意参选台北市长,在任期间为政清廉,为他赢得了“不粘锅”的美名。

尽管离开大陆和家乡四十多年,但马鹤凌始终是一名坚定推动祖国统一的爱国人士,他坚决支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希望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理念对马英九影响颇深。

后来马英九回忆说“父亲经历抗日战争,对国家民族有一份超平常人的感情”。正因为马鹤凌亲眼见过日寇占我国土,杀我同胞的暴行,才深深体会到:要想不让这段悲惨的历史重演,只有所有中华同胞团结起来让中国更加强大!

90年代以后马鹤凌曾多次往来海峡两岸之间,并曾向国家领导人建言,希望由两岸“三通”成立大中华经济圈,实现大规模交流合作,获得过当时国台办负责人陈云林的高度赞赏“听马老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本世纪初,年逾八旬的马鹤凌还以独立身份参加过“世界华侨华人反独促统大会”,他在大会上发言说:

“我一直主张一个中国,和平统一,彻底解决祖国分裂的状态。中国分裂的根本原因,是美国为了霸权,实行其对中国的围堵与以华制华的政策,台湾的民进党充当美国以华制华的工具,为人唾弃,遗臭万年”。

老先生坚决支持国家统一,令人敬仰

马鹤凌长期为两岸统一而积极奔走,直到去世之前,马老还在遗憾自己最终没能还乡归宗。

后来迁居台湾时,他还经常对儿女描述故乡情景:“故乡在湘江边,上望石湾,下望朱亭,湘水荡漾,碧波涟漪。旧居在湘江岸畔,像一只雄鹰匍匐岸边,展翅欲飞”。

这些诗意的话语中,洋溢着马鹤凌深深的爱国恋乡之情。

2005年弥留之际,马老曾留下遗嘱:“化独渐统,全面振兴中国,寄望我儿英九继志述事,适时全力以赴。”在马老遗体火化后的骨灰盒上还赫然刻着“化独渐统,全面振兴中国”。

不论以何种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民族振兴,也是马鹤凌所长期追随的蒋经国在世时的政治思想。

凭借着蒋经国英文秘书的资历和马鹤凌几十年在岛内积累的各种资源,马英九的从政之路可谓风平浪静,稳步上升,1998年12月、2002年12月他两次当选台北市市长,同时还兼任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

马英九

在马鹤凌去世之前不久的2005年7月,马英九又以72.36%的高得票率当选为中国国民党新一任党主席,获得了问鼎“台湾地区领导人”的最大筹码。

“寄望我儿英九继志述事,适时全力以赴。”这是马鹤凌对马英九的寄托,希望他能够继承父亲遗志,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带领台湾走出迈向统一的关键一步。

此后马英九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虽然恪守“一个中国”原则,但却在推动两岸和平统一方面无所建树,这是后话。

在马家堰村有个叫“寺门前义渡”的码头,是当年马立安发达时出资带领乡亲们共建,码头下就是滔滔湘江。

解放后这个古码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虽历经沧桑却维护得不错。

义渡的石碑上刻着:“清朝咸丰年间马朝彩等乡贤始设义渡的捐资石碑一块,越宣统三年马立安等继踵前贤捐资置田以为永久维持之。”

寺门前义渡

马英九家的祖屋就位于码头南边不到100米的地方,可惜一百多年之后现在已经成了一片荒草地,如今能够勉强辨认的只剩下一段低矮的残墙。

后人来到此处,还能看到荒草地里散落着不少瓦砾,和一些深陷在土中的砖石,这里的面积不小,想当初定然是一片显赫阔绰的大院子。

马家的祖坟距离老宅子还有五六公里,位于茶恩寺乡双阳坪村,虽然马家早就离开了大陆,但双阳坪村的村民却一直看护着这座墓园。

马立安生于1868年,去世于1927年,墓园是1928年所建,以马家当时的财力,墓园修建得颇具规模。

水泥墓碑上镶嵌着几块大大的汉白玉,其他部分则是由三合土砌造,十分坚固,虽然历经风雨略有变色,但基本上与当初建成时差距不大,墓碑之前还有两棵郁郁葱葱的柏树。

有一期新闻节目中,台湾地区的知名媒体人陈文茜女士采访马英九,当面问他:“你老家离毛主席家有多远?”

“大概两里路”

马英九回答说:“都是湘潭人,两家离得很近,大概两里路。”

马英九的这个判断可能有一定的偏差,打开地图可知,从马家堰村寺门前往西北方向出发,大约80公里外就是毛主席的故居——湘潭县韶山冲上屋场。

即便不像马英九所说的“大概两里路”,但当年两家人居住的地方只不过隔了一天的路程,也是相当靠近的老乡了。

因此,马鹤凌先生自称“与毛主席是老乡,与杨开慧是同学校友”,也是有理有据。

另外还有值得一提的几件事:从寺门前出发往西北偏北方向走87公里,则是另一位新中国开国元勋刘少奇同志的故居,西北偏西方向70公里处是陈赓大将故居,而往东南方向50公里处则是罗荣桓同志的故居。

就像另一句老话说的:不管在哪里,中国人都很难忘记自己的根在哪里。只有文化上的认同,才是永远不会将中华民族分开的纽带。

11 阅读:4925
评论列表
  • weik 13
    2023-04-02 09:45

    湖南人是中国近代史的骄傲,中国不可一日无湖南。

    星海 回复:
    江西填湖广,说到底还是不可无江西
  • 2023-04-02 07:42

    还有彭老总的家,湘潭的乌石

  • 2023-04-02 21:03

    化独渐统、全面振兴中国;协强扶弱、一起迈向大同

  • 2023-04-02 09:23

    宝地出人材

  • 2023-04-02 23:33

    马英九父亲相当利害,90年代,台湾黑帮香港人都怕,他父亲讲几句话,就把台湾所有黑帮压住了

  • 2023-04-02 13:11

    蒋接力接了一半,丢了大半,传到蒋儿子,也只能守住一个省,和胸怀格局有关,不过能把一个省稳住也不容易,对弯弯省还是有功劳的,包括保钓一直坚持了几十年。

    阿才 回复:
    马英九父亲相当利害啊,90年代那么乱,香港人都怕台湾黑帮,几句话就压住台湾所有黑帮势力
  • 2023-04-02 06:00

    毛刘才是真的近

  • 2023-04-02 10:35

    惟楚有材

  • 2023-04-02 12:30

    马云跟你们也都是亲戚关系,你们不都叫他马爸爸吗😂😂😂

  • 2023-04-02 11:36

    湖南还有曾国藩

  • 2023-04-02 14:02

    少来套近乎

  • 2023-04-02 10:45

    近代史的骄傲应该是湖南和浙江两省

    用户10xxx96 回复: 用户12xxx69
    湖广填四川
    用户12xxx69 回复:
    了解下川军
  • 2023-04-02 12:00

    离彭总家可能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