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西北,毛乌素沙地一片苍茫,黄河滔滔向东流,宁夏水洞沟遗址就在这当中。大概4万年前,有一群从北方迁徙过来的狩猎采集人,到了这儿后就扎营住下了。在这之后,陆陆续续又有先民来这儿生产生活,把史前文化的篇章接着往下写。一直到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人还在这儿打石头、制陶器,传递着文明的火种。
1923年,桑志华和德日进这两位法国学者,瞧着从这儿出土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到了1925年,就在国际学术界赶紧发文啦。他们宣称,在那遥远东方,有旧石器时代先民的文化遗存呢。这儿出土的石器文化啊,处于欧洲旧石器时代中期莫斯特文化迈向晚期奥瑞纳文化的中间阶段。当时呀,大概率发生过东西方人群的远距离迁徙。之后呢,这地点又挖掘出更多遗物遗迹。这就说明,4万年前带着特定技术的人群在这儿生活劳作过。如此一来,它的重要性就愈发凸显啦。
这里出土的那些规范、长薄的石叶制品,被视作早期现代人的文化标志。这种石叶制品,在欧亚大陆西部和西伯利亚到处都有,可在东亚却极为罕见。有学者据此认为,现代东亚人群是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在非洲诞生,随后自西向东迁徙的早期现代人后代。这遗址的石器组合,在中国旧石器文化体系里独具一格。正因如此,中外史前考古学界都对它格外关注。水洞沟遗址的发现与发掘,纠正了“中国没有旧石器时代文化”的错误论断,开启了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考古与研究的崭新篇章。
在《化石》期刊2023年第2期有篇文章,叫《水洞沟遗址所反映的早期现代人扩散与人群互动》。这里面提到,新研究确定了水洞沟遗址第1地点的石器遗存,和欧亚大陆西部的石器遗存很相似。研究人员在水洞沟遗址第1地点和第2地点,找到了完全不一样的石器技术体系。简单说,第1地点的石片技术,和蒙古高原、西伯利亚的发现有联系。这就证明了,水洞沟处在两大区域的交界之处。这一发现,给特定早期现代人群,也就是智人从西向东迁徙扩散提供了证据。在《水洞沟遗址与“水洞沟模式”》这篇里也写了,第1地点出土的带有勒瓦娄哇遗风的石叶技术遗存,在中国和东亚都少见,和欧亚西部、西伯利亚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初段的遗存是同一个体系。
这里提到的勒瓦娄哇技术,是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一种剥片技术。勒瓦娄哇技术在人类演化史上是有里程碑意义的发明。它大概在40万年前,就在非洲、欧洲和西亚地区出现了,在欧洲旧石器时代中期可流行了。勒瓦娄哇技术作为剥片技术,主要特点是啥呢?就是在打下石片前,会精心修理用来打石片的石核。修理后的石核像倒过来的龟甲,一面比较陡凸,当作台面,另一面相对平凸,就成了剥片面。这技术可体现了人的计划性、预见性,还有对技术的熟练掌控。它不光代表了旧石器时代中期石器制作技术的典型特征,还可能和现代人的起源关系密切呢。
但是!
第2地点却不一样。这有距今3万年前后的好几个文化层位,还有丰富多样的文化遗存。把古人类的生存行为展现得更精彩。专家说:“现在看,大概4万年前的水洞沟,可能有一群人迁徙过来,说不定是从西边和北边来的。可后来这群人的文化没了,这到现在还是个谜。”得说一下,华北还有一直在本地长期演化发展的人群。他们的文化在水洞沟第2、7、8等地点能看到。从时间顺序上讲,在距今37000年前后,他们取代了以第1地点勒瓦娄哇-石叶技术遗存为代表的古人群。水洞沟遗址的重大意义就在于,它记下了特定早期现代人群沿着北方路线迁徙、扩散,还和本土人员交流、融合、适应、发展的历史过程。那么专家还有什么发现呢?
各位师友
讨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