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 一帆
最近东风雪铁龙在湖北一波“你不让我吃饭,我就尿锅里”的大幅降价,也再度告诉市场,影响大多数普通人买车的决定性因素,仍在于价格。
无独有偶,小鹏也在日前新发的P7中期改款车型P7i上打上了价格的心思。
只是小鹏对于这款新车并未顺应形势下调售价,反而逆风操作,将P7i车型售价定在24.99万元-33.99万元之间。
相较于定价20.99万元到24.99万元的老款P7车型,新款P7i的起售价不仅没任何的下降,反而是涨了4万元,涨价的核心理由在于P7i更智能,但两款车型实则无本质差别。
不过这波操作也很符合小鹏不走寻常路的办事风格,所以问题来了,你会为了智能多花三四万吗?换句话说,你想象中的智能电动车是P7i吗?
P7i的智能当真不是涨价噱头?
P7i相比较老P7的改款升级,主要从三个层面来展开:智能化、三电系统、舒适性配置。
其中智能化是小鹏一直以来的宣传亮点。
这款P7i升级了硬件配置,有市场人士表示是G9的硬件下放,实现的功能几乎也是一样的。据说可以通过车辆自带的感知硬件,实时生成“高精地图”,为用户提供从泊车到城区再到高速的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
这波操作也被市场认为,这款车已经有一只脚踏进L4无人驾驶的世界,但实用性如何恐怕只能见仁见智。
另外,P7i的智能化还体现在交互上,据说语音交互效果很不错,直接喊出指令,车辆就能执行。先不讨论该功能的精准度以及对不同方言的识别度,语音交互能算智能吗?
相较之下,P7i通过优化三电系统提升车辆续航和充电效率,并提升了电池或电机散热能力,以及提升驾驶和乘坐舒适性,比智能实在不少。
这也就回到一个市场化的问题,智能化究竟是雪中送炭不可或缺,还是锦上添花的涨价由头。
最起码就目前来看,大部分产品的智能化都是后者,汽车领域更是如此。如果用户对智能化,对所谓的自动或半自动驾驶没有强需求,为何不省下三四万买P7呢?
不过这是用户的问题,并不是车企的问题。
对于小鹏而言,尽管年年亏损属于行业通病,但小鹏也希望尽快摆脱盈利危机,提升盈利质量,毕竟相比理想、蔚来,12%左右的毛利率真的太寒酸。
小鹏的业绩仍旧不理想
根据小鹏披露的三季报,截至2022年9月底,小鹏实现营收217.15亿元,同比增长74.67%,但净利润亏损至67.78亿元,同比下滑89.54%。
图片来源:万得股票
而在更早些时候,小鹏披露了2022年二季度财报和半年业绩。据财报显示,第二季度小鹏实现营业收入74.36亿元,同比增长97.71%。净亏损27.01亿元,同比扩大126.1%,大幅低于市场预期。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
对于2022年半年报业绩糟糕表现 ,创始人何小鹏表示将“通过一系列先进制造技术实现更好的成本控制,新车型将会进入更高的价格区间,提升整体毛利率,中长期目标是将公司的整体毛利率提高到25%以上。”
由此来看,小鹏在2022年半年报之后,便已经开始显露涨价意图,而智能化则是其涨价噱头,P7i便是涨价后的产品。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P7的变相涨价,毕竟除了宣传册,这两款产品着实没有太多本质上的差别。
只是小鹏的产品价位比较尴尬,20万左右价位有特斯拉、比亚迪等,15万左右的下沉市场,竞争更是惨烈,且对提升小鹏毛利效果甚微,至于更下沉的市场,恐怕并非小鹏所想。
而在24万到47万价格区间的P7i和G9,理想和蔚来则是其最强劲对手。
这样的市场背景下,小鹏想要突围难度不小。而且,小鹏在口碑建设方面的一些骚操作,比如直营门店和经销商店之间的抢单问题,以及产品本身价格波动问题等,也在不断挑战用户对小鹏的好感底线。
这在当前品牌鸿沟还未完全建立的新能源市场而言,用户口碑的下滑无疑是对品牌最大的冲击,若无法在品牌端抢占用户心智,参考燃油车发展轨迹,在品牌定位逐渐固化的趋势下,先期建立的品牌认知,将是车企后期持续发力的核心要素之一。
小鹏,亟待改变
多方面负面因素也确确实实在影响小鹏的汽车销量。
2021年,小鹏拿下造车新势力年度销冠,这股势头一直延续到2022年上半年,去年1-6月,小鹏累计交付量68983辆,实现同比增长124%。
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这股势头戛然而止。
7月,小鹏旗下车型全部呈现环比下跌趋势,单月销量为11524辆,环比下降近24.7%,8月和9月则分别交付了9578辆、8468辆。直到年底的12月,小鹏汽车才重返万辆交付俱乐部,终止了一路下跌的趋势。
整个2022年,小鹏实现汽车销量120757台,不仅未完成25万台年度销量目标,小鹏汽车也掉出新势力第一梯队。今年1-2月,小鹏的总销量跌至1.1万辆,累计同比下滑41.4%。
严峻的市场表现,也让小鹏对于扭转当前颓势相当迫切。
一方面P7i的出现,意味着小鹏希望用智能化提升产品客单价,从而提升毛利水平,但从定价更高的理想、蔚来来看,小鹏这波提价恐怕对亏损大局至少短期内影响甚微。
二是调整公司人员架构,将公司重心从生态建设回归到产品本身。
去年11月,小鹏汽车宣布联合创始人、总裁夏珩辞去董事会的执行董事职务,但仍担任小鹏汽车总裁。
不久前,吉利系前高管易寒确认入职小鹏汽车,负责市场营销和公关工作。原长城汽车副董事长、总经理王凤英则出任小鹏汽车总裁,全面负责公司的产品规划、产品矩阵以及销售体系。
有理由相信,这波调整或许可以扭转小鹏此前的管理局面,但是长期来看,相比智能化,用户关注的核心恐怕仍在性价比,而小鹏当前布局重心很明显在智能化,且智能化或多或少已经成为其涨价噱头,多少与用户真实需求有所背离。
此外,从行业角度来看,面对特斯来、理想、蔚来、比亚迪,甚至哪吒等一众新能源品牌的围追堵截,小鹏中端上下的市场定位,着实尴尬。
对于小鹏未来出路,或许走性价比路线比智能路线更靠谱,但与之对应的则是品牌溢价下降。两难之下,小鹏将何去何从,也只能静待时间验证。
声明: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只为传递更多信息!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
听说前段时间才内部整顿完了,感觉效果没那么快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