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快结束的时候,邓小平同志在河南走访调研,听到这么个事儿:河南的著名戏剧大家常香玉先生,一直因为没法加入中国共产党而心里头挺不是滋味。
邓小平心里清楚,常香玉不光是大家公认的“豫剧皇后”,还是个特别爱国、正义感满满的大艺术家。在我们部队最艰难那会儿,她可是毫不犹豫地拉了我们一把,帮我们度过了难关。像她这么棒的爱国者,为啥不能加入党组织呢?
常香玉为啥没能入党呢?她到底为咱人民军队做了啥好事?还有,邓小平是怎么用激将法对付她的呢?
【豫剧大师的养成】
常香玉是我国著名的“五大戏曲大师”里头的一位,她1923年出生在河南巩县一个偏远小山村,小时候叫张妙玲。
要说谁把常香玉领进了唱戏这行当,那肯定是她的老爸张福仙没错了。常香玉能走上唱戏这条路,背后最大的推手就是张福仙这个老爹。要问常香玉为啥会唱戏,答案很简单,就是受了老爸张福仙的影响。常香玉唱戏的缘分,得从她老爸张福仙那儿说起,他是引导她走上这条路的关键人物。
张福仙特别钟爱唱戏,可以说是个地道的民间高手。村里不管谁家有喜事或者白事,他老爸总是乐于助阵,去唱上几嗓子。
张福仙为了照顾孩子们,老带着常香玉一块儿,演出时,常香玉就在旁边瞧着。时间一长,常香玉也渐渐喜欢上了戏曲,年龄一天天增长,她学戏曲的念头也越来越强烈了。
这时候,常香玉迎来了她人生的头一个大变故。她老爸张福仙因为唱戏太久,把嗓子给唱哑了,没法再靠这行当养家糊口了。
常香玉得知后,就跟父亲讲:“爸,往后我学戏曲,帮您上台唱戏咋样?”
不过,张福仙可不想让闺女去唱戏。以前那时候,人们思想老旧,觉得唱戏的人地位最低,会被别人看不起!再说,按照张家的老规矩,唱戏的姑娘是不能葬进祖坟的。
老爸打算把常香玉许配给一户有钱人家,想让她下半辈子吃穿不愁。常香玉知道老爸的真实打算后,就说了:“咱们家的背景,那些大户人家哪会瞧得上?再说,老爸您以前也是唱戏的!要是我真嫁过去了,万一哪天被人欺负死了咋办?”
常香玉的父亲一直都很宠爱她,觉得她的话很有道理。考虑了好多事情后,他最终同意让常香玉去学戏。为了让女儿以后能安葬在祖坟,父亲还特意把张妙玲的名字改成了常香玉,这就是常香玉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1932年,九岁的常香玉就跟着老爸学起了戏曲,老爸先给她打基础,之后就把她送到了崔燕身老师那儿深造。中途她又换了几位老师,最后跟定了周海水师傅,继续学艺。
周海水同样算得上是豫剧界的一位大师级人物,他的经历跟常香玉有点相像,都是因为生活所迫才踏入了戏曲这行。这些年来,他靠着教徒弟和到处演出养家糊口。
周海水了解了常香玉一家的情况后,心里挺不是滋味的,就对常香玉有了恻隐之心,决定收下她做徒弟。
常香玉刚开始在戏院其实是干些杂活的,后来才有机会接触并学习戏剧。她什么角色都尝试过,从小生到武角,再到丑角,常香玉都演过。周海水师傅呢,根据常香玉独特的嗓音,帮她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935年那会儿,常香玉跟着戏班子到了开封去唱戏。她只在周海水师傅那儿学了俩月,就被赶紧安排上台了。没想到,常香玉站在台上一点儿也不慌张,唱得那个调儿又好听又拐弯儿多,下面的观众都直叫好,掌声一片。
第一次登台,效果出奇地棒,这让常香玉自己都没想到,连老师周海水也大吃一惊。从那以后,常香玉在接下来的几场戏里都挑起了大梁,特别是那出《泗州城》,在开封可算是火了,一连演了三场,每场都是座无虚席。
大伙儿都一个劲儿地夸,说常香玉真是个少有的戏剧奇才!老爹瞧见闺女在戏剧圈开始出名,心里头那个乐呵劲儿,简直没法说!打那以后,常香玉的名声是越来越响,来看她演出的人是络绎不绝,她简直就是戏剧界一颗正在快速升起的新星。
尽管常香玉的名声越来越响亮,但她从没因此自满。她一直保持着一颗上进的心,不断学习各种戏曲。她广泛吸取各家之长,从别的戏曲里挑好的学,然后融入到自己的表演里。久而久之,她独特的风格就渐渐显现出来了。
常香玉虽然是位艺术家,但她思想境界特别高,心里总是装着老百姓,还时刻惦记着国家的未来。正因为这样,她才一次次地站出来,为大家伙儿,为国家搞了好多场公益演出。
【爱国的艺术大师】
1938年的时候,蒋介石为了挡住日军的脚步,决定炸开黄河的花园口,结果引发了大洪水。这一炸,河南那边可遭了殃,成千上万的老百姓都被洪水给害苦了。
常香玉在陕西表演时,听说家乡河南的老百姓需要帮助,她立马组织了一场公益演出。连着演了十天,她筹集了不少钱,然后全部捐给了河南老家。
那时候,河南省的省长和山西省的省长也都想办法筹钱,不过他们筹集到的资金,都没常香玉通过义演筹得多。于是,大家伙儿就开玩笑说:“俩省长加起来,都比不上一个常香玉呢!”
后来啊,有几个日子过得艰难的老百姓,实在是活不下去了,动了轻生的念头。碰巧听说常香玉就在附近唱戏,他们心想,死前能听一场常香玉的戏也不错,就决定去看看。没想到,这一听,常香玉的唱腔那叫一个激昂有力,直戳心窝子。这几个人一听完,心里头的阴霾全散了,自杀的念头也烟消云散了,打那以后,他们好好过日子,再也没有动过歪念头。
像这样的事儿真不少,常香玉一直在用行动支持公益事业,并且还帮助了我们的部队。但要说到最轰动的一件事,那肯定就是她给志愿军捐赠飞机的善举了。
1951年朝鲜战争一打响,常香玉心里就老惦记着前线的战士们。她时刻着国家的情况,心里头盼着志愿军能快点胜利归来。
可是,就在同年的6月份,常香玉从电台里听到了一件事情: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有一个连队,守在某高地上,结果遭到了美军飞机的狂轰滥炸,最后这个连队的几百号人,全都被美军的炮弹给炸没了!
听到这事儿,常香玉心里头别提多难受了!那天晚上,她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
常香玉的老公陈宪章发现她好像心里有事,就问她咋了。常香玉慢悠悠地说:“我琢磨着给志愿军捐架飞机,你觉得咋样?”
“行!”陈宪章毫不犹豫地给了常香玉一个肯定的答复。有了老公的撑腰,常香玉立马就行动了起来。
她把自己的家产、房子、珠宝啥的都卖了,好不容易才凑够了一点点钱,但那时候买一架飞机得花15亿旧币呢。
常香玉可没被吓倒,隔天她就领着戏班子,还有59个弟子出发了,开始巡演。他们从西安启程,半年里演了180多场戏,场场几乎都坐满了人,算下来观众有30多万呢。
常香玉一开嗓唱《花木兰》,台下的老百姓就纷纷拍手叫好,那歌声激昂得很,在大厅里回响,听完让人觉得精神一振!每次她这么唱,大家都特别带劲。
常香玉的演出团队抵达广东后,叶剑英元帅不仅亲自迎接了常香玉,还慷慨解囊,捐了五十多万旧币给她。他随手拿起笔,一挥而就写下了“爱国艺人”这四个大字,这四个字,后来就成了常香玉一辈子的代名词。
1952年2月7号那天,常香玉把义演筹到的15.2亿善款,捐给了“抗美援朝总会”,专门用来给志愿军买飞机。结果,那架飞机后来就被叫做“香玉剧社号”了。
常香玉筹集资金买飞机的举动,让好多国人和领导都深受感动。彭德怀元帅还亲自见了见常香玉,夸她说:“常香玉,你可真有两下子!”
之后,毛主席还亲自会见了常香玉,一个劲儿地夸她:“常香玉,你真是太棒了!我们大家都得向你学习呢!”
好多领导都夸常香玉,她不好意思地笑了。她心里头想的挺简单,就是想为国家出点力。
那事儿过后,常香玉不顾可能被轰炸的危险,连夜奔波,自个儿跑到了朝鲜战场。她亲自上台,给战士们带来了一场义演,给前线的英雄们送去了温暖和关怀。
但说来也怪,这么个爱国的艺人,居然没能成为党员,这到底是为啥呢?
【邓小平助她入党】
常香玉没能入党,其实背后有段说不出的苦衷,这事儿跟她的丈夫陈宪章有关。为啥这么说呢?原因就出在陈宪章身上,导致常香玉没能顺利入党。说起来,这其中的缘由还挺复杂的,但归根结底,就是陈宪章的一些情况影响了常香玉。
1944年,常香玉和陈宪章认识没多久,两人的感情就升温得挺快。只要常香玉有演出,陈宪章必定到场,他甚至把常香玉唱的歌词全记在心里,以此来显示自己的真心。但那时候,陈宪章其实已经是有家室的人了,而常香玉呢,她早就有言在先,坚决不做别人的小老婆。
他为了能和常香玉在一起,果断离了婚,两人终于结为夫妻,生活在了一起。没多久,他们就有了三个可爱的小宝贝。
陈宪章虽然是国民党的一员,但1947年以后,他却时常暗中给共产党搭把手。因为这种行为,他还被抓进监狱里关了一阵子。
新中国成立后,陈宪章终于重获自由。但遗憾的是,他的家庭背景还是给常香玉带来了不少麻烦。
大伙觉得,虽说陈宪章确实给共产党搭过把手,但说到底,他毕竟还是个国民党的官,所以大家对他不太感冒,心里头有点意见。
有人跟常香玉说,要她和陈宪章分开,各走各的路,这样她就能轻松加入党组织了。但常香玉是个重情重义的人,她实在不忍心抛下丈夫。这些年,陈宪章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着她的事业,对她和孩子也是关怀备至。夫妻俩一起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这么一转眼就是好些年。因为这份深厚的感情,入党的事儿就一直被搁置了。
后来,常香玉选择在郑州安家,并且当上了河南豫剧院的院长。
1959年那会儿,邓小平同志到河南走访看看情况。在路上,常香玉给他唱了一段戏,唱得可带劲了。戏唱完后,常香玉作为演员代表,跟邓小平聊了起来。聊着聊着,邓小平就知道了常香玉还没能加入党组织的事儿。
邓小平心想,像这样一个给国家立下大功的人,如果不能成为党员,那岂不是寒了那些为国家拼命的人的心?陈宪章以前虽然跟国民党有过瓜葛,但那都是老黄历了,怎能因为这个老账,就拦住人家,不让人家加入党组织呢?
其实,邓小平就是用严肃的语气跟对方说,这样对方才会抓紧把事办好。同时,他也给地方捎了个话:中央不关心陈宪章的出身问题,常香玉入党这事儿,可别给拦着。
经过邓小平的一番提醒后,当地很快就办妥了这事儿。1960年5月4号,常香玉终于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多年来让她头疼的事儿,在这一刻总算是尘埃落定了!
后来,常香玉在河南文联和河南曲艺协会里挑起了大梁,她到处找资料,特别上心剧院的建设,给豫剧的发展和往下传可是立下了大功。
陈宪章也没闲着,他和老婆一起开了家豫剧学校,教年轻人唱戏。早些年,陈宪章为了追求常香玉,可是下了不少功夫研究豫剧,现在算是个地道的豫剧专家了。有了他的帮忙,常香玉心里也踏实多了。
【晚年的幸福生活】
常香玉多年来一直在剧院辛勤耕耘,直到退休都没离开。在这期间,她赢得了好多荣誉称号,奖杯也是拿了一个又一个。
她在省城上班,但心里一直记着农村对她的养育之恩。所以,她老往基层跑,亲自跑到那些偏远的村子里给人们唱豫剧,这一举动深受大家欢迎。
有次,毛主席得知常香玉去了基层,乐得直夸:“真棒!真棒!真棒!”接着,他还把常香玉叫到了北京,好几次安排她上台表演呢。
1976年那会儿,唐山那场大地震可真是牵动了全国人的心。常香玉一听闻这事儿,二话不说,立马就把自己家里的积蓄拿出来捐了。而且,她还一趟趟地张罗募捐活动,给灾区的人们送去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和温暖。
到了八十年代往后,常香玉年纪已经不小了,按理说早该退休享福。但她还是每场都硬撑着亲自上台,就想给观众们献上最好的表演。
这位艺术家才德兼备,深受社会广泛好评。她淡泊名利,满心为国,这种精神被众多后辈所传承。在她的指引下,不少徒弟都积极参与捐款和各种慈善活动。
1997年香港一回归,74岁的常香玉心里头那个激动啊,真是没法说!她不顾自己年纪大,立马决定,要带着徒弟们到全国各地去巡回义演,好好庆祝这个让人高兴的大日子。
后来,不管是长江发大水、西部的母亲项目,还是澳门回归的大事儿,甚至是关心残疾儿童的活动,只要韩红一听到哪里有需要,她就会立马安排巡演。她把这些巡演赚的钱,全都捐给了需要帮助的人。好多偏远地方的山区和残疾儿童,都受到了她的援助。
2003年那会儿,全国因为非典疫情乱成一锅粥。就在那一年,常香玉也被查出得了癌症,还是晚期,只好在北京的医院接受治疗。
当急需用钱看病的时候,常香玉二话不说,直接把医药费掏出来捐给了国家。她还让徒弟们去搞公益演出,当志愿者,吩咐大家要尽力为国家分忧解难。
她叮嘱家人别把自己的病情说出去,她心里头担心,要是徒弟和领导知道了,都跑来看她,反而会给防疫添乱。
常香玉一听这事,立马就回了河南开演。那天,八十多岁的她,精神特别好,连着唱了好几出戏,台下的民工兄弟们一个劲地叫好,掌声不断。
之后,工人们簇拥着常香玉,纷纷要求跟她一起拍照,常香玉爽快地答应了每个人的请求,挨着个儿跟他们合了影。
常香玉的女儿,了解事情的内情,实在看不下去了,眼泪汪汪地把妈妈从人群里拽了出来,跟大家说:“我妈得赶紧去医院,真的没法跟大家合影了!”
常香玉被救出来后,一上车就赶紧跟女儿说:“闺女,赶紧把我的外套脱了,别让人瞧见了!”
闺女乖乖地把常香玉的衣服脱了下来,结果一看,她裤子上全是血。常香玉硬撑着,忍着那种想都不敢想的疼,还跟民工朋友们聊得挺开心。那一刻,闺女眼泪哗地就流下来了,再也憋不住了!
2004年6月1日儿童节那天,常香玉老人离世了,享寿81岁。快不行的时候,她把女儿叫到身边,跟女儿讲:“我不行了!你得记住,我的党费得给我缴清啊!咱可不能占国家一点便宜!”
随后,她便离开了人世,眼睛永远地合上了。这位豫剧大师,就这样悄悄地谢幕了。
国务院得知这事儿后,对常香玉表示了深切的悲痛。国家领导人还追授她“人民艺术家”的称号,并且在人民大会堂为她举行了追授仪式,以此缅怀常香玉那不平凡的一生。
常香玉这辈子,真是经历了不少大风大浪,吃了好多苦头!但她从来没放弃唱歌,总用歌声给人带去力量,也用实际行动表达爱国之情。她是个了不起的人,绝对值得咱们记住。向这位了不起的人民艺术家,咱们得献上最深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