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6月,毛主席回到了他三十多年没回的老家韶山。这次回韶山,他先去给爸妈的坟上拜了拜,然后请家里的长辈、亲戚和老朋友们吃了顿饭。之后,他又去以前住过的地方和韶山学校逛了逛,特别舍不得。他还抽时间到毛震公祠旁边的小水库游了个泳。
在韶山那段美好的日子里,毛主席走到哪儿,老百姓就簇拥到哪儿,路上满是笑声和欢呼声。
但你看那张毛主席和韶山家人的合照,毛主席的神情显得特别严肃,好像心里装着好多说不清的离愁,眉头紧锁,久久不散。
在这张照片里,毛主席前排坐着,旁边还有两位上了年纪的大妈,脸上都带着挺严肃的表情。
你瞧那张照片,要是咱们仔细瞅瞅,就能瞅见毛主席旁边坐着位老太太。这老太太啊,就是之前毛主席去小水库游泳时,那会儿她紧紧抓住毛主席的手,眼泪哗哗直流的那位妇人。
那天下午,毛主席对旁边的工作人员说:“我记得毛震公祠边上有个小水库,你去瞅瞅能不能下去游个泳。”
得到点头答应后,毛主席就打算那天下午,大概四点多去水库游个泳。
听说毛主席要来水库游泳,乡亲们一早就围在水库边,眼巴巴地盼着毛主席的身影出现。
在热切期盼的人群里头,有个老奶奶老远就瞅见了毛主席的身影,她眼泪汪汪地喊着“大侄子”,快步走到毛主席跟前,紧紧拽着他的袖子。两人边走边聊,老奶奶的话匣子一打开就停不下来,聊着聊着,她早已是满脸泪水。
这时候,毛主席弯下腰,仔细听老妇人说话,还不停地劝慰她。没想到老妇人这一开口,勾起了满心的离愁别绪,眨眼功夫,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止都止不住了。
看到这番景象,毛主席亲热地喊着“五阿婆”,心里头那个激动啊,连声大喊:“咱们革命成功啦!成功啦!真的成功啦!”
毛主席连喊了三遍“革命成功啦”,声音一次比一次响亮,心里的滋味却越来越复杂沉重。周围看着的群众,也都被这情景深深打动,心里头不是滋味。
哎,大家想不想知道,照片里那位被毛主席亲切叫做“五阿婆”的老奶奶,紧紧抓住毛主席袖子,哭得稀里哗啦的,她到底是谁呢?又是为了谁才这么伤心地大哭呢?
这两位满眼泪水的老太太,一个是韶山党支部最早入党的毛福轩的妻子,另一个呢,也是韶山支部党员毛新梅的老伴儿。
毛福轩和毛新梅这两位英雄,都是“韶山五杰”里的成员,他们为了革命英勇献身。
【十年穷苦无人问】
毛福轩家和毛主席家,那可是实实在在的亲戚。毛福轩在革命道路上一步步成长,毛主席可是帮了他不少忙。可惜啊,后来毛福轩被捕牺牲了,这事儿让毛主席心里特别难受,感到十分惋惜。
毛福轩,1897年在湖南湘潭出生,比毛主席年轻四岁。但要是按毛家的辈分来算,他还得算是毛主席的两辈长辈。所以,按规矩来讲,毛福轩得被叫做毛主席的叔祖。
但是,毛主席的叔祖毛福轩,在小时候其实并没有和毛主席碰过面。那时候是清朝末年,世道很乱,到处都是打仗和灾荒。因为家里穷,毛福轩很小就跟着爸妈离开了老家,跑到很远的南京、江阴那边,投靠亲戚朋友,过着非常不容易的日子。
后来,毛福轩的老爸又被清兵强行征去当兵,被派到了江阴那边的炮台。没多久,一次火炮意外爆炸,把他老爸的耳朵炸聋了,眼睛也炸瞎了,整个人基本废了。结果,清兵营里的人毫无人性,直接就把他老爸给赶了出来。
那一年,毛福轩也就十三四岁的样子,他们一家子孤苦伶仃,在辛亥革命那会儿,没办法只能又回了老家韶山。
回到韶山老家后,毛福轩一点点长大,年纪轻轻的他就得挑起养家的担子。在韶山这一带,毛福轩到处找零工做,还得上山砍柴,就为了养活他那苦命的妈、残疾的爸,还有年幼的妹妹。他们的生活过得那叫一个艰难,真是苦不堪言。
毛福轩至今还记得那么一回,他天不亮就出门,忙到天黑才打好一车柴,满心欢喜地拉到银田镇,那可是离他家有30里地的一个窑厂,打算卖了换点钱。可谁成想,窑厂老板一看这柴火,先是狠狠砍了一刀价,接着在称重量的时候,还动手脚少算了不少。这么一来二去,算到最后,他这车柴火连一升米都换不到。毛福轩当时那叫一个气啊,一怒之下,他决定不卖了,硬是一股子倔劲儿,又把那一车柴给原封不动地拉回了家。
那时候的毛福轩左思右想,就是想不明白,自己打小就肯吃苦受累,怎么在这年头,日子过得还是这么艰难不易。
毛福轩心里头别提多难过和沮丧了。
毛福轩就这样过了十年。这十年,他养活着父母,照顾着妹妹,还成了家立了业。可慢慢地,日子却越过越不容易了。
【革命生涯一路歌】
毛福轩24岁那年,碰上了毛主席。经毛主席的引荐,他进了湖南自修大学旁边的补习学校工作,做起了一名普通员工。在那儿,他一边干活,一边瞅着空儿就使劲儿学文化。
边上班边进修,还常常和毛主席待在一起,向他请教各种问题。毛福轩以前那些让人头疼的人生疑惑,现在都慢慢找到了解答。
毛福轩通过不断学习,慢慢琢磨出了自己为啥日子过得这么难。问题就出在那个糟糕透顶的旧社会和旧制度上,它们像恶魔一样,把大家对美好生活的期盼都给掐灭了。不管他怎么拼命干活,都因为那没完没了的剥削压迫,没法摆脱穷日子。
就在那一瞬间,毛福轩感觉像是被点亮了心灯,一下子全明白了。
大概1924年那会儿,毛主席安排毛福轩去了安源路矿,他积极投身到了第一次路矿工人大罢工里。那时候,毛福轩天天早出晚归,不停地在安源和韶山之间跑来跑去,忙着做秘密联络的工作。
经过一年的革命洗礼,毛福轩挺过了种种挑战,终于在年底时,他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一员。
1925年5月份,根据毛主席的安排,毛福轩回到老家韶山,开始着手建立党支部,并且吸收了毛新梅、庞叔侃等4个人成为新党员。
于是,韶山迎来了它的第一个党支部,毛福轩成了这个党支部的头一任书记。
毛福轩还没成为党员那会儿,每次搞革命活动,毛主席就爱叫他“五叔公”。尽管毛福轩其实只比毛主席小四岁,但他老想让毛主席直接喊他“福轩”。这事儿吧,他俩老争来争去的,没个定论。不过,等毛福轩也入了党,这事儿就简单了,两人终于统一了意见,都管对方叫“同志”。
从3月份起,毛福轩就照着毛主席的吩咐,悄悄地在村里头搞起了农民协会,还办起了夜校。他带着大伙儿晚上来学文化、长见识,不光讲三民主义,还聊国内的局势、国际的风云,就是想让乡亲们明白更多,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
毛福轩为了让大伙儿都积极参与夜校学习,他鼓动妻子贺菊英和妹妹毛霞轩丢掉缠脚布,换上草鞋,高高兴兴地去上学。他自己呢,也亲自上阵,站在讲台上给大家讲课。没多久,这股子上夜校学习的热潮就在当地群众中传开了。
五卅事件爆发后,毛福轩立马行动起来,带着400多位农民、老师和学生,跑到大街上,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游行,这事儿影响可大了。
这几年来,多亏了毛福轩的积极组织和宣传,韶山这块地方可是大变样了。他带着大家,一共发展了110名共产党员,还成立了30个农协会,会员人数更是达到了8200人。这革命搞得,成果是相当显著啊!
1927年,毛主席回到老家韶山,想看看当地的农民运动搞得咋样。毛福轩一路陪着毛主席,他们走遍了湘潭、衡山、长沙、醴陵这些地方,到处看了看。毛主席仔细了解了农民运动的情况,后来,他还根据这些见闻写了本很有名的书,叫《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八七会议结束后,由于表现优异,毛福轩被选为湖南省委的一员。紧接着,1928年春天,他接到任务,前往上海和江苏这些地方去搞革命活动。
【为有牺牲多壮志】
1929年11月份,多亏了亲戚的出手相助,毛福轩用了个新名字毛恩灏,混进了金山县警察局,当上了一名警察,就这样悄悄地渗透进了国民党里头。
为了在警局里站稳脚跟,毛福轩靠着自己的本事,帮局长施鹏程漂亮地解决了好几件私事,这使得施鹏程对他的信任和好感与日俱增。
后来,在抓捕金山那名叫太保阿书的土匪时,毛福轩凭借聪明和勇敢立了大功,被提拔为二等巡长。当巡长期间,毛福轩为人正直,不贪污不受贿,特别受老百姓喜欢。没过多久,他又升官了,成了金山县公安三分局的局长。
毛福轩在敌军内部潜伏的好几年里,一直没忘自己的任务和担当。他借着职位之便,给我党传递了不少关键的秘密消息。而且,他还以招新警察为幌子,拉了不少新人入党,悄悄建了个地下党支部,保护了许多从事地下工作的革命同志。
2月27号那天,毛福轩不幸被国民党特务偷偷抓走了。敌人从叛徒那里得知毛福轩和毛主席关系不一般,高兴得不得了,觉得这次可是逮到个大角色。于是,他们火速把毛福轩押送到南京,打算暗地里好好审一审。
在南京的牢房里,毛福轩硬是挺过了像“老虎凳”、“飞天刑”这些狠毒的折磨,愣是一个字都没招。他一遍遍,毫不畏惧地跟审他的人说:“要动手就快点,别啰嗦!想让我出卖组织,门儿都没有!”
看到叛徒那副可恶的模样,毛福轩心里头火冒三丈。他先装出一副和颜悦色的样子,等那个满脸堆笑、卑鄙无耻的叛徒靠近时,毛福轩猛地一站起来,眼疾手快地抄起桌上的茶壶,照着叛徒的脑袋就狠狠砸了下去。
一壶热得冒泡的茶水,把叛徒烫得嗷嗷乱叫,他抱着头,像老鼠一样逃走了。毛福轩看到这一幕,和狱友们一起放声大笑。打那以后,特务们就再也没敢派人去劝降毛福轩了。
在牢里的那些日子,毛福轩哪怕被严刑拷打,没了自由,也一点不怕,心里没半点后悔。他硬扛着身上的疼痛,在那些漫长的不眠之夜,给狱友们绘声绘色地讲起毛主席投身革命的壮举。他还满怀深情地回忆起,自己和战友们在湖南大地上,热火朝天地搞农民运动的那段时光。
说起来激动人心的时候,毛福轩的声音不由自主地大了起来,他那双明亮的眼睛,闪烁着对信仰的执着,斗争的热望,以及革命终将胜利的深深确信。
受毛福轩的鼓舞和带动,大家对革命信念更加坚定了。就算敌人用上严酷的刑罚,每一个人都硬气得很,打死也不背叛革命,不背叛党。
毛福轩他们被抓后,上面的党组织立马行动起来,想各种办法去救他们,还悄悄派了人去牢里看望毛福轩。一见到毛福轩那身子骨都快被折磨干了,脸也瘦得皮包骨,去看望的同志心里头一酸,眼泪就下来了。
毛福轩安慰说:“别伤心了,干革命嘛,难免会有牺牲。在外头的同志们可得好好照顾自己,你们的担子更重啊!”
说到老婆孩子还有老爹老妈现在过得咋样,毛福轩眼眶一红,泪水就沾湿了衣袖。他拿起笔,匆匆写下遗书,拜托来看望他的同志,帮忙带给家里人。
在告别信里,毛福轩含着泪,一字一句表达了对家人最后的深情和不舍。
我为了革命拼尽全力,自己怎么样都无所谓。说到家里,上头没法孝敬父母,下头没法养活妻儿,这真是我一辈子的遗憾啊!
1933年5月18日一大早,那会儿还是春天末尾,雨下得特别大。就在这么个春雨绵绵的夜里,大伙儿都睡得正香呢,毛福轩却被推进了去刑场的囚车里。监狱里头,黑乎乎的啥都看不见,外头呢,大雨跟瓢泼似的,黑夜深得跟墨一样。
在这个黑漆漆的夜晚,毛福轩独自一人踏上了那条不归路。但奇怪的是,他越走,心里头反而越敞亮,像是被一束光照亮了一般。
毛福轩英勇离世后,毛主席听到这个悲痛的消息,心里头难过极了,好长时间都走不出来。那时候,他脑海中又浮现出毛福轩那亲切又伟岸的身影。
毛主席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在韶山的日子,还有在安源、上海的时光,那时候他们并肩作战,日夜进行革命工作。
记得那年六月,毛主席家的阁楼上迎来了个大事件——韶山第一个党支部成立了。那会儿,大伙儿紧紧握手,像攥成拳头一样团结,誓言响亮又激动人心。
毛主席心里记得清清楚楚,那一晚,阁楼外面挂着的月亮,又亮又圆,清亮得跟水似的。
【结语】
转眼间,毛福轩已经离世快三十年了。那天下午,毛主席走到毛震公祠旁边的小水库想游个泳,他紧紧握着五阿婆贺菊英的手,听她含泪讲述一段段革命故事,心里头也不由得激动了起来。
他心里头老盼着,等革命赢了,新中国建起来了,老百姓真正成为主人了,那该是多么美好的光景啊。真希望毛福轩能和他一块儿亲眼看看这幸福的时刻。
但现在,他只能在人们一遍遍高呼“革命成功啦”的声音里,向烈士毛福轩以及在革命中英勇献身的毛家六位亲人表达哀思与敬意。
说起来,湖南这片地方,真的是英雄辈出啊。据统计,这里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15万,而已经确认身份的烈士更是达到了20万。更不用说,为了革命牺牲的普通群众,人数高达100万。所以说,在这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上,真的是到处都能找到英雄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