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养老服务需求从简单生活照料转向多层次、个性化需求,养老服务内涵从养老向“养”“享”并重转型。公众对养老服务的需求面临由“从有向好”到“从好到优”的转变。
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贯通协调居家社区机构的三类养老服务形态、构建养老服务事业产业发展的协同机制。其中,政府主要提供兜底性养老服务设施供给,完善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为提升养老服务公平、普惠和可及提供保障。市场发挥在养老服务产业中配置资源作用,通过有效的市场供给来释放需求。而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主体的参与,则可强化社会互助共济功能。
协同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亟需界定好政府、市场、社会与家庭等参与主体的功能与边界,强化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之间的衔接,形成与加快落实各方责任共担、合理分工、优势互补的发展框架。
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扩大养老服务覆盖范围。政府主导扩大养老服务覆盖人群,市场补充保障服务供给,社会支持落实养老服务需求。发挥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带动作用,重视社区功能发挥,发展嵌入式、互助性养老设施,将设施站点作为链接家庭与社会服务的纽带,满足老年人多元化服务需求。
贯通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形态,完善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巩固居家养老基础性作用。要以完善家庭支持政策为核心,减轻家庭照护负担,包括提升链接专业服务机构向居家延伸、提供适老化支持性环境等;强化社区养老依托作用。发展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通过优化社区养老设施布局,整合社区为老服务资源,构建“15分钟”服务圈,实现就近就便养老;优化机构养老专业支撑作用。在政府的有效治理和综合监管下,做强做优市场服务,强化养老机构服务能力与带动作用。
构建养老服务事业产业发展三方协同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服务质效。政府确保基础性、普惠性养老服务不缺位,包括制定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完善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推进区域一体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养老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等。市场配置激发产业发展活力,提升服务效率,包括支持推动多元化发展模式,形成竞争力强的养老服务体系;整合资源和提升效率,推动盘活闲置资产开展养老服务;发展银发经济和新业态,研发推广老年用品,支持发展康养旅居等新兴业态。社会参与强化基层互助支持,解决人力资源短缺等问题。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 陈 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