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方芳
编辑|t
引言二战德国战败后,被四国瓜分,后来又分为了东德和西德两个国家。冷战时期,东德和西德成为东西方阵营对抗的桥头堡,柏林危机也在此时爆发了!
当时的苏联在柏林危机中的行为,时至今日都备受国际社会的争议。
彼时西柏林被苏联切断了补给线,200多万人险些被饿死,欧洲多国紧急发起柏林大营救。这时候虽然苏联拥有着绝对的军事领先,但苏联的实力即使再强大,也已然输了民心,输掉了东德,站到了德国人民的对立面……
(二战后的柏林)
一、柏林危机:美苏拿德国做战场的一次对抗二战即将结束的时候,当时的国际三大巨头,也就是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以及苏联的斯大林曾经在一起秘密商议,关起门来就把战后世界秩序安排的明明白白。
德国是二战主要战败国之一,战后安排里肯定少不了他们。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英国、美国、法国以及当时的苏联,这四个国家要分区管理德国,直接控制德国的战后经济和政治。
(二战三巨头)
明面上说来是为了防止法西斯势力的再度抬头,其实就是战胜国肆无忌惮的瓜分战后成果。
而在整个德国的范围内,柏林十分特殊,它可是德国的首都,无论从政治还是经济的意义上来讲都不一样,所以虽然当时柏林处在苏联占领区内,还是被划分成了两个分区,苏联占领了东部,而英美法则在西部。
(战后柏林被控制情况)
大家看到这里可能会发现问题,这哪里是军事力量的对立,分明就是意识形态阵营的对立,苏联代表了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而英美法则是资本主义国家。
实际也是这样,所以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这两方互相警惕,不能够和平共处。
导火索是由英美法引起的,他们认为为德国建立一个民主政权非常重要,所以这三家的占领区早就合并在一起,同时接受了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打算用一种比较温和克制的方式,推动德国的经济复苏。
(德国二战时期银币)
恢复经济嘛,第一件事当然就是发行全新的货币,这就是当时的B记德国马克,发行的时候计划在西柏林流通。
按说这件事不关苏占东区的事儿,但货币流通起来肯定不能在一个城市里完全被隔绝,这种流通发生的还比预想快,有说法称货币发行的当天就被有预谋的带入东区,所以仅只是第二天,大柏林范围内就出现了两种货币同时流通的乱象。
这就让苏联非常愤怒了,他们的反制措施也非常直接,直接的切断了柏林和西占区的陆上交通,之后没多久又停止了东柏林向西柏林供电供煤。
(苏联旗帜在柏林)
要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柏林是被摧毁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几乎成了废墟,援助对于他们而言十分重要,苏联的这个行为,直接让他们的基础生活物资都开始告急。
当时西柏林的煤炭和粮食储备都不多,至于封锁到什么时候,大家心里都没谱,美国曾经尝试用火车装载物资去东柏林,才到东德边境线上就被武装截停。
这就是玩真的了,于是被封锁困在西柏林的200万居民全都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中。
要说这一次反制,起因是苏联对英美法三国的反抗,冠冕堂皇的说法是德国是否需要分裂,其实无非就是两种意识形态对抗,苏联代表的社会主义一直被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警惕,而苏联本身又想将德国拉入共产国际阵营。
(1945年柏林城破,德军投降)
二、被封锁300天,靠空投勉强生活不管原因是什么,最遭殃的肯定是底层百姓,西柏林的军民在封锁期间过的十分艰难,少电少煤还排在其次,首要威胁就是粮食和药品等物资的储备,这个就非常严重了。难道要面临几百万人一起饿死的凄惨局面吗?
英美两国当然不能任由这种情况发生,但同时又不愿意对苏联让步,于是开始计划救援。
(西柏林居民等待装载物资的空投飞机)
最初他们想过通过路上交通运送物资,那就必须面对苏联的武装封锁,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派兵。
这种计划也是有人反对的,当时二战刚结束,实在不想因为一个小小的导火索大家再打成一团。所以他们选择了第二种方式,就是空投。
当美军派出的满载物资的飞机飞抵西柏林后,时刻被饥饿威胁的人们甚至发出了绝处逢生的欢呼,这让当时的飞行员都感触颇深,这种情况下,人们是不可能不对苏联产生仇视的。
(空投飞机飞抵时人们的欢呼)
这场封锁持续了300天,运输路线及飞行班次不断的增加,奇迹的是仅靠着空投就养活了西柏林数百万人。
不但一开始预测的最坏结果饿死人没有发生,甚至在一些节假日,空投还能为西柏林的儿童们带来糖果。
这样一来,苏联的封锁行为就失去了意义,于是在1949年的5月,苏联终于结束了对于西柏林的封锁,所有物资和能源的供应开始恢复正常。
三、柏林封锁,让苏联失掉了民心按说这是两种意识形态的对抗,还是英美法先动的手,但显然苏联的行为在人道主义的原则下是更值得被诟病的。
你要实现自己的目的没问题,但不能用200多万普通平民的生命做筹码吧?
(排队等待起飞的运输机)
另外无论是过去的苏联还是现在的俄罗斯,仿佛都对媒体宣传这件事特别不在行。反观欧美,舆论战玩的就太醇熟了。
在柏林封锁中有一个非常暖心的故事,美国飞行员盖尔哈尔沃森在规定物资外为柏林的儿童送上了自己分配到的军用糖果,还用母亲的手帕给这些糖果做了降落伞。
他跟当天没有吃到糖果的孩子们约定,第二天还会来,用晃动飞机翅膀做小暗号,看到这样的飞机,孩子们就知道,糖果又来了。
(传奇飞行员盖尔哈尔沃森)
儿童、甜蜜,共同构成了被封锁期间西柏林人对未来的希望,这种直接的对比下,怎么能让人不对苏联产生怀疑和不信任?
整个柏林危机中,斯大林做的决定或许对也或许错,但输掉民心是很显然的结果。
后来,苏联树起了柏林墙,但一个墙体阻止不了人心。柏林危机中被封锁的是英美法占领的西柏林,但后来有很多东德的人逃往西德,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德国东部和西部之间经济的巨大差异。
(柏林墙)
这一战中,苏联可谓输得彻底。
参考资料:
[1]王帅.两德统一的外交史研究(1989-1990年)[D].南京大学,2017.
[2]隗倩.强制性外交的可信性[D].外交学院,2016.
[3]三次柏林危机催生柏林墙.南方都市报.2009-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