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一见的汉口广益桥清真寺老照片

士心评历史 2024-09-03 10:36:54

现在江汉区文体局在网上发布的汉口民权路清真寺(旧称广益桥清真寺)照片

汉口民权路清真寺被民权路大批左邻右舍的五金商铺所包围

汉口民权路清真寺(旧称广益桥清真寺)坐落在江汉区民权路与花楼街交汇处。寺周围穆斯林居住相对集中,是武汉市回族群众“小聚居”的3个地区之一。该寺既是武汉市历史上的9座清真寺中有幸保存下来的3座清真寺之一,又是3座清真寺中惟一保持完好、规模最大、历史最长的清真寺,在国内外穆斯林中具有一定影响。历史上曾经作为“武汉市回民联合会”、“武汉市回民文化协进会”的会址,现在是武汉市伊斯兰教协会所在地。

据现存资料记载,该寺始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距今已有280多年的历史。原建筑占地面积1200多平方米,殿宇为木质结构,大殿坐西向东,约 500平方米,能容近千人礼拜。讲经堂、育经房和水房分列南北,全部建筑都是斗拱飞檐,雕梁画栋,蔚为壮观。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被焚毁,1905年在金世和、金鼎和等乡老的集资下重建。

1911年武昌起义期间清真寺又遭焚毁,经陕西马帮和湖北丑帮(宰牛帮会)捐资于1916年修复,大殿由上海著名回商蒋兴阶独资修建,可以容纳千人礼拜。

1930年重建刚落成时的广益桥清真寺,门前的民权路还在修筑完善之中

1930年汉口开拓三民路至王家巷马路时,为退让路基,将该寺全部拆除。后经该寺社头、乡老商议,组成筹募小组到南京、上海等地募集18000多银元,参照上海小桃园清真寺的修建方式和建筑风格,在原址重建。上图记录了广益桥清真寺初建时的原貌。

此图反映了广益桥清真寺重建后,底楼在30—40年代即搭建门面房商铺作经商使用,这一现象延续至今。

重建的清真寺坐北朝南,面临新开的民权路,占地约 530平方米,主建筑为 3层楼房,砖混结构,仿阿拉伯穹顶建筑形式,建筑面积约 750平方米。1楼是客厅和水房,在西侧建有一间“埋体”房;2楼是诵经房和讲堂;3楼是大殿,其顶部坪台上建有一个穹顶式“班克楼”。

上图中,广益桥清真寺的大门上写有“中国回教协会汉口市分会”“礼拜堂”字样。据此,此照至少拍摄于1930年至1949年武汉解放前。

广益桥清真寺的诵经房和讲堂

建国后,人民政府先后于1953年和1959年资助维修;1986年在省、市政府和国务院宗教事务局的关怀下,对该寺进行了加层维修,使该寺的面貌焕然一新。

广益桥清真寺的一位阿詹站在诵经房内

现在,该寺由3层加为5层,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1楼至3楼布局基本没有变化。但内部环境大为改善,1楼水房里是水磨石地面,白瓷砖镶嵌的墙裙,马赛克铺设的“小净”池。“沐浴室”里安上了冷、热水自由调节的沐浴设备。2楼客厅和诵经房环境整洁,布置简朴庄重。3楼大殿里,明亮的国漆地板上加铺了草绿色的化纤地毯。做工精细的“拜垫”按班次整齐排列。4楼为市伊协办公地点。5楼平时用作会场,节日用作“会礼”的大殿,其规模和陈设在湖北宗教界是少有的。

广益桥清真寺的一位老者,身份待查

疑为上图的老者与一外国人的合影,身份待查

广益桥清真寺是湖北省对外开放的第一座清真寺,为全市穆斯林开展宗教活动、料理宗教事务的中心。

2 阅读:13

士心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