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均是结合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
“老赵啊,高血压患者如果不想脑梗,得少做那三件事啊?”水果摊边,一个声音飘入赵功的耳朵。他本来只是来给妻子买几个新鲜桃子的,结果这一句话让他心里咯噔一下。
他愣了愣神,拎着袋子的手也停在了半空中,旁边的卖桃大妈眼里满是期待地等着他掏钱。
“什么三件事?脑梗这事还能预防啊?”赵功心里犯起了嘀咕,正巧自己也年近五十,身体难免有些小毛病,这话听着怎么也有点刺耳。
他再也坐不住了,急急忙忙把桃子结了账,直奔医院,想去找个医生问个清楚。
赵功到了诊室,忍不住拍了拍胸口:“康医生,今天听到有人说高血压要小心,不然容易脑梗,我一想起自己那点血压高的毛病,心里就慌啊!”
“到底哪些事不能干啊,您跟我说说,这可不是小事!”
康医生听完,一笑,眼睛眯成了一道缝,语重心长地说:“老赵啊,您这还是听得对,这高血压嘛,要想不脑梗,确实有些事少做才好。”
说完,康医生轻轻咳了咳,清了清嗓子,打算一边讲一边看看赵功的反应。
康医生缓缓道:“咱们就先说第一件事,这件事特别普遍——高血压患者啊,千万少激动!”
“别看激动这词好像平平无奇,其实每一次情绪的大波动,就像往心脏和脑血管上狠狠地踩了一脚,压力那个大呀!”
“这可不是随便说的,高血压患者中,情绪过于激动导致突发脑梗的比率,比那些情绪平和的人高出不少呢。”
康医生拍了拍赵功的肩膀:“别小看这东西,这可不是三两天就累积出来的!有的患者啊,心里喜欢激动一下,不管是因为遇上麻烦了,还是看到高兴事了,激动得就跟上了发条似的。”
“可是你想想,这么一来,血压不就更高了吗?那本来就偏窄的血管再被一激动,容易堵啊!”
康医生一边讲一边观察赵功的反应,继续说道:“你说,这些小事看着不大,但是咱们中国人有句老话——‘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咱这高血压的患者就是这样,平时高兴生气都得稳稳当当的,别让情绪一上来,脑袋先受不了了。”
听到这里,赵功忍不住挠了挠脑袋:“哎,那医生,要是遇上让我激动的事儿,难道我还得忍着?那岂不是得憋坏了?”
康医生乐了:“不是让你什么都忍,但情绪得慢慢学会调节,你说的这个啊,平时可得练练。”
“就比如,咱们遇上让人激动的事儿,深呼吸几次,想象一下自己在大草原上,草原上有风吹拂,什么烦恼都被风带走了。”
“你要是觉得不够过瘾,自己还可以默默地数数,这样能有效降低心跳速度和血压。”
赵功点了点头,听得还算满意,又问道:“那还有啥事儿得少干呢?你再给我说说。”
康医生微微一笑,摇了摇头,缓缓说道:“还有第二件事啊,那就是——少熬夜!不管你是看电视、刷手机,还是躺床上琢磨事儿,咱们高血压患者熬夜的风险可比正常人高多了!”
他顿了顿,看了眼赵功那有些泛黑的眼圈,继续说:“你别不信,熬夜啊,其实是一种‘隐形杀手’。”
“经常熬夜的人,不仅血压容易波动,甚至还容易出现内分泌紊乱。你知道血压一不稳定,脑血管就跟着受罪啊!”
“这科学数据一摞一摞的说呢,经常熬夜的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的几率,比正常作息的人高出一些。!”
康医生点了点头:“咱们老百姓总觉得熬夜是一件小事,年轻时熬夜打牌、打游戏,年纪大了熬夜看个电视剧或者聊个天,咱以为不算什么事儿。”
“可是对高血压患者来说,这个‘不算事儿’反而能成大事儿!血压容易波动,而波动的后果是什么?那可就是让脑血管成天紧绷着,一旦受不了啊,那可就是真正的‘脑袋大’了!”
康医生见赵功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赶紧接着解释道:“你可知道,人在熬夜的时候,交感神经是兴奋状态,血管收缩得厉害,血压上升,尤其是在凌晨两三点,这个时候的血压波动最大。”
他意味深长地看着赵功,继续说道:“所以啊,老赵,想少脑梗,这熬夜的事儿咱还是要少干,你觉得怎么样?”
赵功沉默了片刻,重重点了点头:“确实,确实……这个事儿真得注意。”
就在赵功消化这番话的时候,康医生仿佛还有什么更重磅的要点,眼神一亮,对赵功说道:“第三件事呢,也是你我容易忽视的,那就是——少猛地站起身,尤其是早上!”
康医生看着赵功满脸的不解,耐心解释道:“老赵啊,你可别小瞧‘猛地站起来’这件事儿。”
“尤其是咱们高血压患者,猛地一站,脑袋容易发懵,血压瞬间就上来了!这个动作看似平常,但其实危害真不少。”
“你知道人体在平躺的时候,血液大部分是集中在腹部、腿部,突然站起来就会产生一个‘重力效应’,一下子让血液流向腿部,导致脑部供血短暂不足。”
赵功听得连连点头,内心充满了对康医生的感激,忍不住感叹道:“真是受教了,这些平常不注意的小事,今天一听才知道有这么大的影响。以后我可得小心再小心了。”
关于预防脑梗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1]刘媛 .分析社区老年脑梗塞的相关危险因素,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