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谁能想到,有哪位女子竟能让一位大人物如此看重,甚至还把她当作自己的干女儿来抚养。而更出人意料的是,当她晚年离世时,那些跟她交情颇深的大人物子女,竟一个也没来送她最后一程。这背后,究竟藏着什么缘由呢?
莫非她做了啥让伟人的子女不高兴的事?说起来,那位备受大家瞩目的女子就是刘思齐,她过去是伟人的儿媳,真没料到她的人生路会走得那么艰难。
【当时的玩笑话竟然成真,战友情上再亲上加亲】
刘思齐的爹妈和那位大人物关系铁得很,他俩都是红色事业的领头羊,为了这事儿连命都豁出去了,跟那位大人物那可是生死之交。
刘思琪的妈张文秋,1927年去开第五次代表大会时,碰见了北伐军政治部工作的刘谦初。俩人一见面就特别投缘,立马就聊上了,聊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
之后,他们俩急急忙忙地就把婚礼给办了。婚礼那天,好多大人物都来参加了,亲眼看着他们俩这么幸福。但其实,在他们幸福的背后,国家正经历着动荡不安的时期。
1927年,对我党来说真是个不容易的年头,发生了好多对后来影响很大的事情,从南到北都受到了波及。这一年,我们党开始自己动手,拿起武器争取政权,独立挑起领导红色斗争的大梁。
在这次会上,张文秋和那位伟人对于未来的看法挺一致的。张文秋一番话讲下来,真的让在座的代表都对她另眼相看,大家都觉得她说得在理,纷纷点头赞同。
会议一完事儿,伟人就直接去找了张文秋,跟他说了自己此行的目的,就是想跟她一块儿聊聊以后事业咋发展。在这次聊天里,张文秋说的话还有她的那些想法,都让伟人觉得特别厉害。这么一来二去,俩人也算是有了更深的了解。
他俩聊着聊着,突然开起了玩笑:“你这不刚结婚嘛,以后有了娃,智商肯定随你,机灵得很。要是生个闺女,咱俩家结个亲咋样?我这边还有两个小子呢。”
原本只是伟人一句随口开的玩笑,可张文秋听了,非但没恼,还笑着反问:“你家里有两个儿子,假如我生了个闺女,你打算让哪个娶她呢?”说到这,两人都不由得笑了起来。
谁能料到,多年后张文秋竟然有了个女儿,但这背后的故事相当凄惨。刘思齐刚出生没多久,她爸爸就被国民党给狠心地杀害了。
小刘思齐打小就没见过老爹,那时候,老妈也刚从牢里被放出来没多久。
1946年,刘思齐好歹是回到了延安,那时候伟人可乐呵了,直接让她住进了家里。毛岸英对她也是特别好,特别关照。
她跟毛岸英不一样,打小就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过日子,别说读书学习了,成天过得都是心惊胆战的。看着毛岸英受过正规教育,说话办事都那么得体大方,这让刘思齐心里头挺不是滋味的,感觉自己矮人一截。
毛岸英了解她的经历后,一直陪在她身边给她打气,渐渐地,刘思齐也变得自信了。两人相处久了,感情越来越深,想要结婚时,却没想到被伟人给拦下了。
他俩原本打算在新中国刚成立那会儿就办婚礼,可因为刘思齐还没到法定婚龄,伟人就没答应。一直到1949年10月15日,俩人才真正成了家。当年伟人随口开的一句玩笑,没想到几年后还真应验了。
【战争的炮火打破了结婚的喜悦】
他们俩结婚后的日子,跟一般人家的生活真不太一样。作为伟大人物的后代,他肩上扛的责任重得很,每天忙里忙外,处理各种事务,待在家里的时间少得可怜,数都数得过来。
别说享受和刘思齐的二人时光了,但刘思齐特别体贴,她懂毛岸英。她心里明白,毛岸英不光只是她的丈夫,他还是个伟人的儿子,得比别人更拼,给大家树榜样。
刘思齐在医院里做手术那会儿,毛岸英没能陪在身边照顾。等他把手头的工作都忙完了,才抽空跑到医院去陪她。要是换成别人,恐怕早就有一大堆牢骚要发了。
刘思齐心里明白,毛岸英一路走来的不易,现在有他在身边,她就特别满足和感激。但快乐的日子总是匆匆而过,没多久,鸭绿江那边的战场上战火又起,那边的情况比医院紧急得多,毛岸英得赶紧去帮忙。
听说需要找个俄文翻译,毛岸英主动请缨,说自己愿意去。他这么主动请战,伟人心里虽然有些舍不得,但还是答应了他,并说:“谁让他是我的儿子呢。”
这天本该是他们俩结婚满一年的纪念日,但由于国内外局势紧张,毛岸英不得不把个人小事放到一边,先顾大家。为了不让在医院里的刘思齐担心,影响她养病,他就跟她说,自己是去出个短差。
没想到这一走就再也没回来。毛岸英到了那儿,才发现情况有多危急。1950年11月25日,28岁的毛岸英,就这样永远地安息在了那片土地上。
他没能及时躲开敌人的战机轰炸,结果不幸丧生。彭元帅知道这事后,立马就向我党报告了情况。
这位当爹的伟人,平时话就不多。他心里明白,打仗嘛,总会有人受伤甚至牺牲。可真到了这一天,他还是觉得心里空落落的,特别不是滋味。他发愁啊,不知道该怎么跟儿媳妇开口说这事儿。
为了不让刘思齐知道这事儿,我们告诉所有人都得保密,能拖一天是一天,结果这一拖就是整整两年。刘思齐的伤早就好了,可是一直都没见到她丈夫回来。
虽然走的时候说是去出差,但这么久都没个信儿,她心里头真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刘思齐每周都会去探望那位伟人,还不忘打听自己老公的情况。可伟人每次都只能硬着头皮,假装没事地应付她几句。
刘思齐压根没想到,直到有一天偶然拿到一张记者拍的毛岸英照片,才惊觉自己老公竟然去了那么个危险的地界。
她拿着照片去找那位重要人物,想问丈夫的下落。重要人物一看这事没法再瞒,就说了实话。其实,她丈夫两年前就已经不在了,永远回不来了。
这事吧,我们其实是为了你好才没跟你说,就是担心你承受不住这样的坏消息。
这消息让她一下子慌了神,她只能无助地往地上一坐,眼泪就哗哗地流了下来。可没过多久,她就赶紧把眼泪擦干,跟伟人说自己挺好的。要是让老公知道了她这副模样,他心里肯定也会不好受。
看着刘思齐这么乖巧懂事,大家伙儿一时都不知道咋安慰她。1955年,那位大人物安排刘思齐出去学习,想着能让她心里的难过劲儿轻点。
1957年9月,她完成学业回家后,伟人希望她能想得开些,还帮她找了另一户人家,开始新生活。
我把刘思齐认作了干女儿,跟她说以后有啥事直接找我。随着一次次打交道,我也渐渐地把她当作亲闺女一样看待。
【刘思齐离世李敏李讷竟无一人出席】
瞧着刘思齐完成学业回家,他心里挺惦记她的个人大事,生怕她对毛岸英的那份感情让她还陷在过去的回忆里。所以,那位伟人好几次都劝刘思齐,说可以试着去开启新的感情生活了。
而且真心希望她能轻松点,别给自己太大压力。经过好多次的耐心劝说,刘思齐终于点头答应去尝试新感情。于是,那位伟人就开始帮她物色合适的伴侣,安排相亲。
为了帮这个相亲对象,真是费了好大劲,最后决定把杨茂之介绍给他。他俩都有过出国学习的经历,而且还碰过面,这样一来,两人见面就不会太尴尬。
刘思齐和杨茂之,两人的出身和家庭背景都经过仔细审查,没啥问题。刘思齐对杨茂之挺满意,也没啥反感,所以他们很快就决定结婚,办了婚礼。
婚礼那天,李敏和李讷可没少忙活,一直在张罗各种事情。虽然那位伟人没亲自到场主持,但他还是送来了贺礼,就当是给新娘的嫁妆了。说起来,刘思齐和杨茂之能走到一起,还多亏了那位伟人的牵线搭桥呢。
但这可不意味着她把毛岸英给忘了。她给自己的孩子起名杨小英,就是为了记住在战场上牺牲的毛岸英。而且,她还亲自跑到那儿,捧起一抔土随身带着,就好像这样毛岸英就能一直陪着她似的。
伟人再婚之后,还是很挂念她,总担心她过得不好。他还特地写信给刘思齐,说:“虽然咱俩没血缘,但在我心里,你就像我的女儿一样。”
结婚后,刘思齐经常去毛岸英的墓地悼念。对于那千千万万为国捐躯的烈士们,不光是刘思齐,每个人心中都充满了敬意,感激他们为国家的付出。
92岁的刘思齐在北京离世后,这事儿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大家发现,以前跟她特别亲近的李敏和李讷居然没来参加葬礼,这让人心里直犯嘀咕,难道她们之间有了啥隔阂不成?
要不咋能在这么关键的时刻,不去送送她呢?毕竟,她曾经也是那位伟人的儿媳,伟人还把她当干女儿看待。难道是因为刘思齐再婚的事,让她那两个妹妹心里有了疙瘩?
其实,李敏和李讷两位老人没出席送别现场,并不是因为她们已经八十多岁,行动上有诸多不便。但这可不意味着她们和刘思齐关系不好。
除了那两位没到场外,现场还有个人挺吸引人的,就是伟人的后代,毛新宇将军。
尽管李敏和李讷没来,但伟人的孙子现身了,这也说明毛家人对刘思齐的事挺上心。他们心里还是惦记着刘思齐,这场追悼会就像是毛家人因为没法亲自到场,而特意为刘思齐送行的仪式。
刘思齐这辈子,过得算是半喜半忧。刚结婚没多久,老公就上战场了,之后再也没回来。虽说后来找的老公对她也挺好,但心里那块疙瘩,始终消不下去。
毛新宇将军在这个世界上又失去了一位亲人,他把刘思齐看作是自己的家里人。毛新宇的母亲已经走了,现在他的大姨也离开了他,这让他心里特别难过。
【总结】
毛岸英和刘思齐的事儿,说起来真是让人惋惜。刘思齐到了老年,回想起和毛岸英的那段过往,感觉他们俩的缘分也就短短一年。
倘若毛岸英未曾毅然决然地请求奔赴那危机四伏的战场,或许此刻他仍能陪伴在亲人身旁。然而,那样的选择或许会显得过于狭隘与自私。
不管是大佬的娃还是平民百姓,国家碰到难关时,都得站出来担当,不能光顾着小家小情,耽误了国家的重要事儿。
毛岸英那种放弃自家幸福,成全大家利益的无私精神,真的很值得我们效仿。刘思齐的大度体谅,同样让人打心底里佩服。现在的和平日子,都是数不清的战士们豁出性命拼出来的。我们得时刻警醒自己别忘了危险,同时也要好好珍惜这不容易得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