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她流着顾家的血,却恨极了顾廷烨母子,为何顾廷烨却尊敬她

赵婧瑶说历史 2025-04-27 10:15:32

《知否》人物聊聊第一百四十三回:有这么位女士,她对顾廷烨和他妈那是恨得牙痒痒,但奇怪的是,顾廷烨还挺敬重她,就因为这女士一身的硬骨头。

她,到底有啥特别之处呢?

她叫杨姑老太太,是顾偃开一母同胞的妹妹,也是顾廷烨的亲姑姑。

在书里,顾廷烨突然跳到杨姑老太太的马背上时,她吓得一动不动,呆了半天,然后才扯着嗓子喊:“你咋在这儿呢!”

顾廷烨一走,杨姑老太太身边的丫鬟就掉了眼泪,那些伺候的媳妇们也一个个显得胆小怕事,就连车夫都是满脸慌张。

从这些事儿能看出来,顾廷烨和他那位姑母关系挺僵。再说顾廷烨和明兰结婚那会儿,那位杨姑母压根儿就没露面。她还直接跟顾廷烨讲了:

等你妹子嫁出去后,我就不会再去顾家那边了。你安心,也跟你媳妇说一声,让她也放心,我不会再去摆什么姑母的架子。

顾廷烨摆平了四房、五房,还有小秦氏,但为啥对杨姑老太太手下留情了呢?

杨姑老太太已经嫁出去了,可她为啥特别讨厌对顾家有大恩的白氏呢?说实话,这事儿真让人琢磨不透。杨姑老太太跟白氏之间,按理说没啥大仇大怨,可她就是看白氏不顺眼。想当初,白氏可是帮了顾家大忙,顾家上下都感激不尽。可杨姑老太太呢,一提起白氏,脸色就变得难看起来。有人说,是因为杨姑老太太觉得白氏抢了她的风头。在顾家,杨姑老太太一直觉得自己是个重要人物,可白氏一来,大家的注意力都转移到她身上了。这让杨姑老太太心里很不舒服,觉得白氏是个威胁。也有人说,是因为杨姑老太太觉得白氏的做法不合她的心意。白氏在顾家做事,总是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有时候跟杨姑老太太的想法不太一样。杨姑老太太就觉得白氏是在挑战她的权威,所以对她越来越不满。到底是啥原因,恐怕只有杨姑老太太自己心里清楚了。但不管咋说,她对白氏的恨意,那可是明摆着的。这事儿,也让顾家里里外外都感到挺为难的。

杨姑老太太嫁给了显赫的杨家,和宁远侯府那可是实力相当,两家结亲真是般配得很。

杨姑老太太嫁到杨家,因为是正房大儿子的媳妇,所以一进门就得负责家里的大小事务。

她家里有着皇上赐的免死金牌,老爹和哥哥都很有本事。因此,在杨姑老太太的夫家,没人敢对她不敬。

两件事儿一闹,她在婆家就难了。她这人一向要强,打死也不肯多说一句。结果,她把一肚子怨气都撒在了对顾家有大恩的白氏身上,连同顾家血脉相连的顾廷烨,她也恨得牙痒痒。

杨姑老太太嫁过来以后,一直没生出正房的大儿子,反倒是那些小妾生的孩子一个个长得挺壮实。

古人觉得生孩子很重要,尤其是对男孩子更为偏爱。

华兰嫁过去以后,被婆婆压榨了好些年,主要就是因为她没生出个大胖小子。直到后来,华兰给袁文绍生了嫡长子,她那一直愚孝的老公袁文绍,才头一回站出来,跟自己的老妈唱反调。

杨姑老太太嫁过来后,接连迎来了两个闺女,与此同时,她那庶出的儿子也日渐长高了。虽说这庶子同样是杨家的血脉,但古时候嫡出和庶出,那差别可是明明白白的。

因此,杨姑老太太的婆婆老是对她有意见,那几个嫂子也经常给她找茬。

由于没有嫡出的儿子,杨姑老太太也只能咬牙挺着。

另外一件事是,顾家碰到了大麻烦,幸好白家出手相助解了围。可没想到,杨姑老太太回到婆家后,却遭到了别人的嘲笑。

顾家的倒霉事是从静安皇后离世那会儿开始的。

武皇因为心里太憋屈,脾气突然变得又狂又爱猜忌。他不仅打死了好多宫女妃子,还狠心地赐死了当时的皇贵妃,甚至下令要灭她全家。

那时候,皇贵妃她叔在户部当差,一盘点账目,发现户部竟然短了三百多万两银子,这都是些达官显贵、功臣贵族多年来累积下来的亏空。

其实这事本来不算啥大不了的,慢慢把钱还上也就解决了。但那时候,武皇帝一发火,就直接下了狠手,规定半年内还不清的就要剥夺爵位!

顾家急急忙忙算了一晚上的账,结果发现自己竟然欠了八十八万两银子的债。

时间一天天过去,荣国公府的好日子算是到头了,家产被抄,全家人都被贬成了平民百姓,那场面,真是惨不忍睹。顾家的人全都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就在这时,有人突然想起了盐商白家。

缘分这东西真挺玄乎的。白老爷子就白氏这么一个闺女,家里钱财多得是。后来,顾廷烨的爷爷和奶奶还亲自跑到白家去,想要娶白氏过门呢。

在士人、农民、工匠和商人这些行业里,卖盐的商人算是地位最低的生意人。

白老太爷会答应这桩婚事,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方面,他是想给自家闺女寻个靠谱的人家,好让她能摆脱盐商的身份。另一方面,他觉得顾偃开是个值得信赖的男人,可以把女儿交给他。

后来,白家姑娘带着大堆的陪嫁物品,进了宁远侯府的大门,帮顾家摆平了麻烦。

其实,这事儿挺不错的。

那些有钱有势的大户人家,根本看不上做生意起家的白家。他们觉得,要是娶了商人的女儿当侯夫人,顾家可真是丢脸丢大了。白夫人在他们眼里,就像是顾家曾经走过霉运的一块招牌。

因此,宁远侯府里的人们对白氏都挺看不起,老爱说她的坏话。

这事儿跟已经出嫁的杨姑老太太其实没啥关联。可偏偏,她娘家的大哥娶了个不怎么般配的媳妇,导致婆家人明里暗里没少对她指指点点、说三道四。

要是饭菜做得淡了点,大家就会开玩笑说:“大嫂管家真是节省到家了,要不咱去你娘家嫂子那儿讨点盐来?”说完,大伙就哈哈大笑起来。

现在看来,其实就是杨姑老太太的那些嫂子弟妹们,心里不平衡顾家能娶到白氏,帮他们解决了大麻烦。

杨姑老太太一直都很自负,她知道娘家不容易,也明白大哥的难做,还有秦氏大嫂的辛酸。但她呢,却把满心的怨气都撒在了白氏身上,白氏可是无辜的,而且还对顾家有大恩呢。

就算送一个给她,她也不把顾廷烨放在眼里。

她心里清楚小秦氏的那些诡计,也明白顾家后代的不成器,但对于心怀不满的顾廷烨,她却选择不去搭理。

白氏离世之后,顾偃开娶了他的小姨子小秦氏做新夫人。小秦氏一进门,就开始对顾廷烨使用起了“过度夸奖”那套手段。

往顾廷烨房里安排几个漂亮丫鬟,再叫手下小子带他去那些热闹场所玩。家里有啥风吹草动,都往顾廷烨头上栽。

顾廷炳是四房的人,这家伙一心只想捞钱,总梦想着能过上大富大贵的生活。而五房的顾廷炀呢,就好色这一口,不管是年轻媳妇还是风尘女子,他都不挑。这俩人在外面没少闯祸,甚至还闹出过人命,但每次都是由小秦氏出面,帮他们收拾烂摊子,把事情给遮掩过去。

顾廷烨要是稍微出点岔子,小秦氏立马就到处传扬开来。

这些事情,杨姑老太太心里都清楚得很。但说来也怪,她从没站出来为顾廷烨讲过一句好话。

顾廷烨接了爵位以后,杨姑老太太又跟他讲:“说实话,我一开始就觉得你娘压根儿不适合当我们顾家的媳妇。再加上你后来的那些表现,我更是觉得,这爵位给你也不合适。”

显然,顾家的人觉得白氏就应该低三下四地把嫁妆送上门。别说当正房太太了,就算是给他们家当个小妾,顾家人都觉得是白氏占了便宜。

说白了,杨姑老太太这种人,压根儿就没尝过真正的苦头。因此,她满心满眼只有自己那点利益,觉得别人都不该活在这个世界上。

脚踏实地地前行,每一天都充满了可能。虽然时光流转,但那份纯真的情感和努力的精神,至今仍值得我们铭记和传承。

杨姑老太太性子倔强,心里头对大哥是有些过意不去,但她想着回报恩情,结果这一来二去的,反倒把顾廷灿的一辈子给搭进去了。

杨姑老太太跟顾廷烨讲:“有些事情,我心里有数,但我没说出来。”

因此,在顾偃开临终前,他心里始终放不下顾廷烨。就算顾偃开后来连人都不认识了,还是坚持让人把顾廷烨找回来。

杨姑老太一直憋着没跟顾偃开说,顾廷烨其实是被人冤枉的。

每次翻到这里,小仙儿都感觉顾偃开好像带着一股子怨气,心里窝火。这些让他憋屈的事儿,全都是顾家的人干的。

可能就是因为心里那点愧疚,杨姑老太太就给小秦氏的女儿顾廷灿找了一户大门第的亲家,就是庆昌大长公主的亲生三儿子。

像顾廷灿这种脾气古怪的人,根本不适合进这种大门第。可惜啊,小秦氏和杨姑老太太都没看出来顾廷灿性格上有啥缺陷。

因此,她们都觉得,能嫁给公主府,那可是件特别棒的事儿。

庆昌公主在宫里和皇族里都挺吃得开,她老公呢,是个勤快又利索的人。这样的家庭背景,给宁远侯府可是增光不少。

另外一点,韩诚出身名门望族,爹妈都手握大权,而且他自己也挺争气,爱读书求上进。顾廷灿要是嫁给了他,那以后可就不用再怕顾廷烨了。

不过,小秦氏这人挺贪心,为了给女儿嫁出去挣点面子,她居然把顾家几代人都没动过的那块功臣田,悄悄加进了顾廷灿的嫁妆清单里。

杨姑老太太心里头有气,但还是帮着顾廷灿和小秦氏说话:“等你妹子的婚事有了着落,我就不会再踏进顾家的大门了。你放宽心,也跟你媳妇说一声,我绝不会再来顾家摆长辈的架子了。”

我替小秦氏跟你顾廷烨说句好话:“我明白你对她没好感,她对你确实有过分念头,做的事也过了头。但这么多年下来,她为了这个家,里里外外都操心着,就算没大功也有小劳。你看在你爹的面子上,就给她个台阶下,别太难为她了。”

可惜啊,小秦和她女儿没领杨姑老太太那份好心。

小秦氏为了抢爵位,两次放火烧澄园,明兰的亲生大儿子也因此差点没了命。到最后,她自己的儿子、孙子、孙女全没了,死在家里,偌大的家业也没个人来继承。

顾廷灿老拿大秦氏和顾偃开那套爱情故事当夫妻相处的标杆,一不顺心就哭闹,结果把和老公韩诚的关系都给搞僵了。

最后,身边的那个丫鬟背叛了我,公主婆婆就把我扔进了静房,就等着在那儿慢慢耗死了。

杨姑老太太这人,让人挺不爽的是吧?

真让人恼火!

杨姑老太太确实对顾廷烨没什么好感,但她从没真正对顾廷烨下过狠手,没做过啥实质性的坏事。再说了,帮顾廷烨那是看在情面上,不帮也是应该的,没啥好说的。

因此,杨姑老太太只是跟着自己的心走罢了。

但是,她可是顾家的人,骨子里透着股不屈不挠的劲儿。跟那四房五房可不一样,他们啊,一看顾廷烨落魄了,就赶紧上去踩一脚,等顾廷烨有权有势了,又忙着去巴结。

杨姑老太太对顾廷烨讲道:“姓顾的,你做事从不后悔。我可不是老四老五那样,一个糊涂蛋,一个没主见!你倒霉那会儿,我可没伸手拉你一把,现在你发达了,我也不会凑上来讨好处。你结婚我都没露面,你就当没我这个姑姑吧。将来要是杨家遇到啥大麻烦,你也别指望我会来找你!”

说实话,顾廷烨对小秦氏咋样,全看小秦氏自己安不安分。只要小秦氏不搞啥花样,顾廷烨也不会去故意找她的茬。

顾廷烨对杨姑老太太,心里头那是真佩服,她的那股子傲气和直率,让他不得不另眼相看。

另外,顾廷烨是有意去搭杨姑老太太的马车的,他其实并不反感多这么一个亲戚,但心里头还是盼着能少个爱闹腾找事的姑妈。

现在,顾廷烨刚接手了爵位,要是把他那些亲近的长辈都得罪个遍,这事儿传出去毕竟不太光彩。

因此,杨姑老太太要是能安分守己,不刁难明兰,也别老趁着我们不在家,领着其他女人跑到澄园,硬逼着明兰接受妾室的茶,那就行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