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的中国古代修炼内丹典籍中,《性命圭旨》一书,可以说是最重要最有影响力和最具代表性的书之一。
《性命圭旨》融合儒释道,吸收了儒家的存心养性、道家的修心炼性、释家的明心见性,主张“性命双修”,体现了三教合一的思想。同时,此书综合了各家各派的丹道理论以及实践方法,是一部较为全面的丹道理论著作,成为内丹修炼者的重要参考。

《性命圭旨》相传为尹真人高弟所著,但尹真人是谁?其高弟又为谁?皆不得而知。至于该书的撰写时间,更没有记载。有人推测,这位尹真人就是尹志平。尹志平是金末元初的全真道士,丘处机最著名的弟子,全真道第六任掌教。然而,据现有史料,没有见过尹志平以及其弟子有类似《性命圭旨》这样的著作。因此,这种说法只能算是推测,目前尚缺乏确凿的证据支撑。

然而,通过对历史文献和学术成果的综合分析,可以合理推测该书的编纂时间大约在明代。这一时期,儒释道三教融合的趋势显著,为该书的创作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
二、核心宗旨与特色《性命圭旨》的特色在于“三教合一”,倡导“性命双修”,即同时修养心灵与身体,体现了儒家的存心养性、道家的修心炼性和佛家的明心见性的融合。书中广泛引用儒释道经典,如《易传》、《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等。儒家人物有:孔子、孟子、张载、白居易、罗念庵、邵康节、朱文公、陈白沙等,吸收了儒家的太极、八卦、仁等思想。尤其是吸收了儒家对“中”、“一”的阐述。等,吸收了太极、仁爱等理念;
引用佛家经典有《华严经》、《北塔祚》、《宝积经》、《青莲经》、《圆觉道场修证仪》、《定积经》、《六祖坛经》、《金刚经》、《了心经》、《净名经》、《禅源集》等,涉及佛家人物有空照禅师、智觉禅师、中峰禅师、石霜禅师(张拙秀长)、永明延寿、冲妙、佛印、无著禅师、慧曰禅师、高峰禅师、智常禅师等,主要吸收了佛教心性论的思想。
引用最多的是道家道教人物言论和经典,明朝以前重要的道家道教人物几乎都提到了,其中包括很多外丹、内丹名家及其他们的著作。比如,老子及《道德经》、《庄子》、《阴符经》、《周易参同契》、《入药镜》、河上公《过明集》、葛洪、陶弘景、司马承祯、钟吕学派、文始派、金丹派南宗、全真派、三丰派、内丹中派,等等,涵盖了众多内丹外丹理论。这种三教融合的思想,是该书的一大特色。
三、哲学基础大道论:探讨了“道”的本质、宇宙与生命的起源,并说明了“顺生人,逆成仙”的原理,即人通过修炼是能达到长生不老的性命观:阐述了性命双修,既修性也修命,性不离命、命不离性,并指出只有修炼金丹才是正路,同时批判了旁门小术;生死观:比较分析儒释道对生死的理解,提出超越生死的途径。四、丹道理论炼己筑基:涵养本源、救护命宝,即巩固内在根本,涵养生命力。炼精化气:安神祖窍、翕聚先天、蜇藏气穴、众妙归根;即汇聚先天能量,蓄养于体内关键穴位。炼气化神:天人合发、采药归壶、乾坤交媾、去矿留金、灵丹入鼎、长养圣胎,即实现天地人和谐,提炼精华,滋养精神。炼神还虚:婴儿现形、出离苦海、移神内院、端拱冥心,即精神境界升华,超脱俗世束缚。炼虚合道:本体虚空、超出三界,即达到最高境界,超越物质世界的限制。五、当代价值生命与自然奥秘探索:提供了一种理解生命深层次运作机制的视角。促进身心健康:丹道修炼方法对于增强体质、提升心理健康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树立正确生死观:帮助现代人建立超越传统生死观念的精神追求,达到心灵的平静与自由。
综上,《性命圭旨》不仅是一部集大成的内丹修炼指南,也是研究古代哲学思想、探索生命哲学的重要文献,其理论与实践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揖][作揖][作揖][作揖][作揖][作揖][作揖][作揖]福生无量天尊。愿一切安好[作揖][作揖][作揖][作揖][作揖][作揖][作揖][作揖]
《齐天大圣与释迦证道开悟》 人自称“高等动物”,实与动物无异,哪个动物没得五脏六腑?!孙悟空自封“齐天大圣”,连一只猴子觉悟了(即自性/灵性第一次飞升天界了)都知道“寿与天齐,不生不灭”,况乎是人!!!西游一行人,有三个兽生:猴头的孙悟空,猪头的猪八戒,马头的白龙马。最后都修行圆满证道成佛了!其暗喻不光是人,其它动物如果懂得修行也能成仙证佛之意!即众生皆有佛性之意。 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开悟后的第一句话是:“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这句话的意思是,所有众生都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也就是人人都可以成佛,只是因为妄想和执着,所以未能证得。这句话与当时的婆罗门思想相反,婆罗门教认为存在一个神来主宰一切众生命运,而佛陀所悟道的是命运其实掌握在自己手中。 ~~~四川南充顺庆舞凤俗人范氏 原著(随缘)
《西游记之5048数释疑》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共花了14年时间,共计5040天。回来时,他们用了不到8天的时间。5048,合一藏之数,寓意圆满。亦指人生在世,苦多乐少。一切苦厄皆是“贪嗔痴”三毒,识神:眼耳鼻舌身意“六贼”用事造成的。自己种因,自己受果。如果能行善抑恶,何处不是极乐。所以,六祖坛经里, 大师为众人(在家人)说了一首无相颂: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此偈亦合儒家之“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其实,修真不分在家出家!我本俗人,亦不曾有师,因缘巧合,夜半始有“入定出神”之验(身体被定住,真我从眉间挤出)。遂觉奇怪,到处查询搜索原因。又机缘巧合得到一本修行珍本,方才恍然大悟。三十五岁证道真我,已传法两载。但看如今末法时代之修行,又多是走入歧途,浪费光阴。甚是叹惜,遂通俗直白聊言数语以示有缘。 ~四川南充俗人范氏 原著 (随缘)
《奇门遁甲》 奇门者,奇异之门也,特殊之门也,非常之门也,众妙之门也,玄玄之门也。眉心也,第三只眼也,天心也,天目也,无极○之地也。。。遁者,隐藏也,隐匿也,隐居也。。。甲者,亦有多义。第一也,即一也,性也,心也,道心佛眼也,即心即佛也。(达摩)东方震旦(传法)也,震卦也,喻肝也,喻木也,喻肝木藏魂也。。。奇门遁甲之术者,夜半子时,性命双修提神亡虑,将肝木所藏之阳魂提摄出眉心无极○之门也。现出自己的乾元/乾金/元神,见到自己真我/灵魂/本来面目/金刚不坏之体也。证得大罗金仙/天仙也。证得不生不灭之自性佛/丈六金身也。至此,后天八卦返先天八卦之事毕也。或转识为智之事毕也。或天人合一之事毕也。。。“学会奇门遁,来人不用问;学会金口诀,敢把万事说。”之意随之自明矣!“一切唯心造”之理亦随之自明矣! 附:【道心一家,离此无它!万法皆空,不离其中!】 ~~~四川南充俗人范氏 原著 (随缘)
太上不过托名,释迦亦是外借。老子本是自我,佛陀自在心中。~~~四川南充俗人范氏 原著 (随缘)
《金箍棒及八十一难释疑》 唐僧一路取经,要遇九九八十一难,少一难都不行。中医《难经》原名《黄帝内经八十一难》。修真过程本来就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即苦尽甘来,物极必反。苦,即《心经》之一切苦厄。皆“贪嗔痴”,识神用事造成的。 金箍棒,乃坎中之实(一根阳爻),亦是魂也。由于后天所感,是先天乾卦中一根阳爻落入坤卦中间,遂变为后天坎卦的。先天乾卦也因此而变为后天离卦。按全周天祖炁为384铢(即一斤)之数,以应乾卦(三根阳爻)。那么一根阳爻即384/3=128铢。128数离135数还差7数。此7数跟逢七必变有关。即炼得一颗圆陀陀光灼灼活泼泼的灵丹后,其实还并没有见到我们的自性法身(佛)。我们的灵性出窍后其实是一团乌黑的灵魂。(即一乌灵,亦达摩来东土震旦150岁,离开时亦是150岁,150的谐音。亦不来不去不生不灭之意)。故灵丹出现后变成法身(灵体)还要一个火炼(寂照)过程。此过程应那7数,即逢七再变一次(即修真最后一步道合虚无),故128数+7数=135数。 所以,《西游记》金箍棒重13500斤,幽冥地府魂字1350号。至于皆是10的倍数,与佛教“十地”有关。 ~四川南充俗人范氏原著(随缘)
《龙的传人和佛教大国》 龙,中华民族的图腾。相传龙能飞行,擅变化,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其形象为“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也有记载称“世俗画龙之象,马首蛇身”。 龙是集众生特征的一个集合体。是指众生皆有佛性(灵魂),不光是指人类。他们的灵性出窍后和人类是一样的,形状都如彗星一般,前端是一团有完全自主意识的灵体。(另外《西游记》里的5048数字,也是“乌灵似巴”之谐音。亦即“乌灵似蛇”的意思。【请百度“巴”的具体意思】。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崇尚佛教的大国。老祖宗说“人身难得,正法难闻,明师难遇,中土难生,善友难遇”。【此句具体意思请百度了解】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佛经中用过一个“盲龟浮木”的比喻来说明获得人身的稀有难得:假使整个世界都被海水覆盖,水面上漂着一块木头,木头上有一个小孔。而海底有一只失明的海龟,每一百年才会将头探出水面。这只海龟的脑袋刚好扎进浮木小孔中的几率,就是我们获得人身的几率。如此稀有难得的人身我们已经得到,要实现它的最大价值,还是要通过闻佛法,开智慧来完成。 ~~~四川南充顺庆舞凤俗人范氏 原著(随缘)
《班禅额尔德尼》 班,搬。禅,丹,灵丹。额,前额。尔,而或你之意。德,得道,得道者大德也。尼,摩尼宝也。 即---搬灵丹出离前额证得摩尼宝(灵魂)成就金刚不坏之大德。 摩尼宝尊者,即摩尼宝璎珞菩萨。在梵文中,摩尼的意思就是珠、宝、离垢、如意。于密教,则指体达“阿”字本不生,妙理之慧,此慧远离动转,犹如坚固不坏之金刚。摩尼宝尊者,别名:摩尼宝璎珞菩萨、金刚慧菩萨。 ~~~四川南充俗人范氏 原著(随缘)
《天机不可泄露》 某地长年天旱不雨。一农人去问算命先生:到底何时才会有雨? 算命先生递给他一摺叠纸条,曰:“此乃天机,不可泄露。至下雨天才能拿出来看,否则泄了天机要遭雷打。”叁天后终于下起雨来,农人记起算命先生的话,取出纸条一看,上面写道:今日有雨。农人大惊,曰:真神人啊!
《大道至简》 夜半子时多炼提肛,不成仙佛亦得寿长! ~~~四川南充俗人范氏 原著(随缘)
《坛经偈语》 《神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其实就是性命双修里的命功部分。《惠能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其实就是性命双修里的性功部分。性命双修次第是从命功(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开始,继后进行性功守玄(眉心)入定。只有在甚深禅定(人我两忘)状态下,真我元神才能脱壳出窍。《神秀偈》句句没有风字,“勤拂拭”三字却暗藏“风”意。其偈句句没有火字,“勿使惹尘埃”却暗讲“火”。(即暗讲丹家风火经)。“尘埃”为阴浊之物,“勿使惹尘埃”暗藏着“提阳去阴”之意。《神秀偈》大意就是“借风火以提阳还神”(即取坎填离或坎离抽添),让身体处于一种煖阳的状态(另外久炼提肛身强力壮,打通任督二脉自然百病不生)。 。《惠能偈》着重讲的是入定出神(即道合虚无,乾乾纯阳)。从其偈语看,六祖当时虽未证得空性但已悟得空性。六祖跟五祖的时间虽短,但向五祖提出的问题比如:什么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什么是无生法忍?皆直指修行关键。所以五祖认为惠能根性利悟性高,心诚只为成佛而来。遂三更传法(暗指修行时间在夜半子时)授衣钵于六祖。 ~四川南充俗人范氏 原著 (随缘)
《损有余补不足→致虚极守静笃→和其光同其尘→无为而无不为》 运巽风引火烧身紧提尾闾默默无闻上昆仑補那乾元。 拴意马似守非守凝神眉间人我两忘赴太虚還我本性。 ~~~四川南充俗人范氏 原著 (随缘)
《苦→集→灭→道》 苦是无明火,皆由妄念生。贪痴和恚瞋,认假当成真。 集火嘘气海,周身煖起来。勤撮灌上鼎,補足那乾金。 灭到无所念,寂到忘我躯。眉间丹一颗,圆陀活泼泼。 道合太虚地,回炉触发机。背脊串天兆,冲我上九霄。 ~~~四川南充俗人范氏 原著 (随缘)
《陳摶老祖》 陳,耳+東。耳,尔之谐音,意思是你。東,東方肝木藏魂也。陳字暗指你所暗藏的灵魂的意思。。。摶,扌+叀/寸。左边扌,即提手,谐音提首,暗指提肛到头部。叀,即专,意思为专注,寸,方寸,暗指眉间玄关方寸之地也(即眉心)。。。故“陳摶”的综合意思为:要见到你暗藏的灵魂,先提肛,待身体煖热后停止提肛,再专注于眉间方寸之地,达到人我两忘的境界后,灵魂自然会显现出来。。。老祖为修真证道之人,其睡功了得。所以,又暗指修行时间在夜晚。。。古代修真界里,所有证道人士的姓名都不是随便取的,都跟修道有关。。。我本睡功出神脱壳,从不进行坐禅,坐禅伤身伤体,切记!睡功修行时请盖好被子,注意保暖! ~~~四川南充顺庆舞凤俗人范氏 原著(随缘)
《拈花一笑,常撮谷道》 释迦文武双全,哪是文佛能言。 若要人中龙凤,必先炼此内功。 ~~~四川南充顺庆舞凤俗人范氏 原著(随缘)
真正的道书[点赞][点赞]
《先天八卦》 (巽→坎→艮→坤→震→离→兑→乾) 先天八卦藏大道,几人能解几人晓。 原来它要顺起看,修行次第始了然。 巽风嘘向坎宫里,炼出真金撮艮脊。 逆入坤腹裹震魂,飞入离宫丹乃成。 兑在目前三阳重,乾元真我冲苍穹。 ~~~四川南充俗人范氏 原著 (随缘)
《伏羲女娲与一百零八》 一百零八,即一灵巴之谐音。巴,即蛇。所以,一灵巴即一灵蛇。。。我们的灵魂出窍冲飞后速度极快亦如火箭般的推力冲飞一般,并且是一团有完全自主意识的乌黑的灵魂,后面拖着一个如同“彗星”一样的尾巴。所以,智慧的“慧”字,是心上生彗。。佛教“般若”,亦是大智慧的意思。释迦也是夜半观空(眉心○中的星星,此星即是彗星形状般的灵魂),而证道成佛的。。。所以,伏羲女娲图为人面的两蛇交缠,实为两条灵蛇。。不论男女和雌雄,其灵魂出窍后的形状,都是像“彗星或流星”般,前部有完全自主意识的灵体,所以也叫真我,或真主人,或天人师,或真主宰,或真主。。。天下神教皆是讲的这个东西---灵魂。 【巴(拼音:bā),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口部巨大的蛇形。本义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可以吞食大象的蛇。四川等地自古多虫蛇,故周代有古国以“巴”为名,故地在今四川东部和重庆一带,后世称四川东部和重庆一带为“巴”。】 ~~~四川南充顺庆舞凤俗人范氏 原著(随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