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李叔同这个名字,或许许多人根本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说到他的法号弘一法师,或许还是许多人对这个人不是很熟悉。
但是当讲到一首叫做《送别》的歌时,相信大多数国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在耳边回想起来那条脍炙人口的旋律。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情千缕/酒一杯/声声离笛催/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这首国民送别曲的作者就是法号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的文学才子。这位才子还有一个格外著名的学生,叫做丰子恺,就是那个以画画而闻名的丰子恺。
李叔同的出生,可以说是含着一个假的金钥匙出生的状态。一生活了63岁,却似乎活出了别人几辈子的故事。
李叔同出生即含着金钥匙,但这是一个掺杂的金钥匙李叔同出生于晚晴的天津,这是一块文学、艺术汇聚的地方,1880年的10月23日,李叔同出生,按族谱取名文涛。
李叔同的父亲叫做李世珍,祖上往上数三代,李叔同的祖辈是做盐业与银钱业的,可以说是一个官商。为什么说李叔同是一个含着假金钥匙出生的人呢?
这要从李叔同的父亲去世开始说起,李叔同的父亲是清朝同治帝时期的进士,曾在吏部主事,后来为了继承家业,李世珍辞官将整个家业发展壮大,整个李家成为当时天津富甲一方的巨富。
但李叔同出生排行老三,同时因为李叔同的生母是其父亲的小妾,并非正室所出,所以李叔同幼年除了能满足他读书的爱好以外,其他方面,李叔同其实也是被限制许多的。
作为父亲老来得子的李叔同,自小被家里的夫人、各房姨太太喜欢,但是因为她们年龄的问题,已经开始将礼佛变为了日常。因此李叔同自小就开始接触佛经、僧人作法这些佛门之事。
在李叔同五岁的时候,72岁的父亲去世。此时李叔同的生母王凤玲正值风华正茂,十几岁嫁进李家,嫁给60岁的老翁的王凤玲,因为李世珍去世时的遗嘱“文熙继承家业,文涛以兄为父”,让李叔同母子二人在这个家变得处境十分尴尬。
李叔同母子在这深宅大院中讨生活,十分不易。在母亲王凤玲的悉心教导下,加上李叔同天生早慧,十三岁的李叔同就能够画得一手好画、作得一手好诗。
在十六岁时,李叔同就已经通贯四书五经,他每日就沉浸于诗书琴棋当中,身边没有任何能够玩耍的伙伴。
才子遇佳人,终究是个悲剧,出走上海年轻才子李叔同遇到了同样出生卑微的一代名伶杨翠喜,世家公子与梨园名伶的偶遇,让这两个情窦初开年轻人坠入了爱河,可惜身份的鸿沟是这两个人根本无法跨越的屏障,这个才子佳人的故事注定是个悲剧。
李叔同在家里的安排下,娶了门当户对的妻子芥园茶庄俞掌柜的女儿。那个和李叔同情投意合的梨园名伶杨翠喜,被袁世凯以十万两军饷买了下来,成为袁世凯向载振行贿的物品,有了后来震惊整个津门的“杨翠喜案”。
戊戌变法时,李叔同因为被人质疑他参与变法,要将他逮捕,家人连夜将他连同他的生母送往了外地,李叔同带着生母、妻儿一起定居到了上海。
在上海因为也有李家的产业,并且李叔同在也不需要去看别人的眼色生活,在上海的日子是他一生中最舒服的日子。
母亲离世,积攒的悲愤爆发,成为别人眼中的怪人此后整个清政府衰败,家族的整个家业也走向没落,此时李叔同的生母王凤玲也离开了人世,但是家族中有人固守旧习,不允许李叔同将母亲带回祖宅中进行安放下葬,他从出生起就积攒的那份悲愤,终于无法压制。
李叔同与族人爆发了第一次强烈的争辩。这场争辩最终以李叔同为母亲为了一场当时最“惊世骇俗”的葬礼而结束。
在葬礼上李叔同让众人对母亲行的都是鞠躬礼,而他本人在灵柩旁放了一架钢琴,自编自弹自唱,为母亲唱了完了最后的安魂曲。
此后,李叔同去日本留学,在日本与当时他寄宿家庭的女儿再次坠入爱河,日本妻子在明知他已经在中国娶妻生子的状况下,毅然决然的还是选择嫁给了才华横溢的李叔同。
所以李叔同不但娶了,还与这位日本妻子生育了一儿一女。他与自己的原配,此时已经生育了两个儿子了。
在日本学成回国后的李叔同,想要靠自己传授的知识为国家做点事情,但是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民国时期,军阀割据、民不聊生是整个社会的常态。李叔同在多处高等学府进行任教,但都最终无法达到自己的初心。
前半生走过繁花似锦,心中仍孤独万分,终断绝红尘遁入空门即使在外人看来,李叔同的人生已经充实到如此程度,他本人却依然觉得自己内心无比的空虚,这份空虚让他的精神感到阵阵寒风。
所以,在39岁那年春节的前后,李叔同选择了断绝红尘,在杭州的虎跑定慧寺度过整个春节的李叔同,决定在此出家,拜寺中的了悟和尚为师。
他的发妻听闻消息后,带着他的两个儿子在寺外求见,一跪就是三天,想要劝他回心转意,李叔同没有与母子三人相见。
此后,远在日本的李叔同的日本妻子也来到了虎跑定慧寺,带着一双儿女,这次李叔同见了这位日本妻子,但是李叔同称这位曾经的枕边人为“施主”。
两位妻子以及他的所有子女见李叔同出家的去意已决,都停止了规劝,放任李叔同与红尘做了决断。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间,李叔同成为了那个有大智慧的弘一法师,为自己寻求到了精神上的富足。
他的弟子丰子恺曾经问过弘一法师,你为什么要抛弃红尘选择一个人出家?他的人生最后的一副字或许能够给出这个答案:“悲欣交集”。
作为佛缘甚浅的普通人,或许我们无从得知这四个字的真意,但是从丰子恺先生对他老师一生的总结中,我们或许能够理解几分。
丰子恺将人生分为了三个境界:第一种境界是物质化的,人们在这个境界下,达到锦衣玉食、尊享富贵、孝子慈孙时就能够得到满足。第二个境界是精神化的,就是在精神层面有所造诣,比如成为知识分子、学者、艺术家等。
第三个境界是灵魂层面的,所谓的“人生欲”,就是满足了前两种境界之后,还不满足,想要探求人生究竟的欲望。
李叔同出生就自带第一层境界,前半生追求到了第二层的精神欲,后半生他为了追求“人生欲”让自己遁入空门,成为了被后人敬仰的一代传奇。
没尽到责任,生娃不管娃
出个家就造孽了?那么多离婚后,又再娶的,也没见谁批判过呀。一个文明的世界是多样化的,而不是刻板的样板!
烂人一个,也只有佛教可以这样包装。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欲成佛,先破戒。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后半生行为,是在治愈前半生
人老,死别就罢了,最是看不得生离,心若向佛,哪里不可修?
就算后来成为得道高僧如何?天天躲在寺庙里敲木鱼,度过谁?
佛,不在寺庙里。
活出自己 最纯粹
避世的懦弱文人而已!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最大的责任就是养妻活儿,对家族的责任!情与义,无需言词!
相对论谬误在逻辑前提。前提一所有地方v=s/t;前提二所有参考系平权,光速恒定,不以参考系的选择而改变。若定义光速为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光速的参考系是限定为真空的,光速恒定不变。 若光的参考系不限定,不同参考系光速就会不同。如:以真空为参考系时,光速为c;以光自身为参考系时,光速是零。又如:一束光从远方传来,奔向光线的人会比待在原地的人更早看到光,请问光速相同吗?所以,要光速不变,参考系不能变;参考系变,光速变。
阿尼陀佛!大自在
既然抛妻,何必娶妻。视糟糠如粪土,十足的伪君子。天下男人应以为鉴戒!
自私自利
只有先入世才能真的出世,此乃大乘。“悲欣交集”这个境界其实来自于佛祖,并非弘一法师临终独创,他只是想表达对这一境界的理解。
巜送别》李叔同作词 曲是美国的一首校园歌曲 涉抄袭[呲牙笑]
世俗间已无留恋,彻悟了。
一代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