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长津湖战役打得惨烈,却鲜少有人知道"英雄连"老兵杨德胜的传奇故事。1950年的深秋,年仅20岁的杨德胜随志愿军20军踏上了朝鲜战场。那一年,在零下30多度的极寒天气里,他和战友们在26天里只能靠吃树根草根充饥,在雪地里艰难跋涉。当时160多人的连队,最后竟只活下来4个人。究竟是什么样的战斗如此惨烈?又是怎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们在绝境中坚持?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背后又有着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
一、从军之路
1948年的一个寒冬清晨,江苏淮安的小村庄里,18岁的杨德胜正在帮家里翻地。突然,一队国民党士兵闯入村庄,开始挨家挨户搜查适龄青年。那时的国民党军队,为了补充兵源,经常在农村强行抓壮丁。
杨德胜躲在自家的柴房里,却被巡查的士兵发现。他被押着和其他十几个年轻人一起,被迫加入了国民党军队。当时的国民党部队已是军心涣散,伙食差,纪律松懈,新兵训练也极其草率。
没过多久,杨德胜所在的部队就被解放军包围。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他和战友们看到了解放军战士纪律严明的作风,以及对百姓的友善态度。1949年4月,在淮海战役的最后阶段,杨德胜和他的战友们向解放军投诚。
转入解放军后,杨德胜被编入志愿军第20军58师172团。在这里,他第一次感受到了军队的温暖。部队不仅安排他学习文化知识,还教授军事技能。由于他性格稳重,动手能力强,很快被选拔为炮兵,专门负责操作60毫米迫击炮。
1950年10月,一纸命令改变了杨德胜的人生轨迹。那天,部队政委召集全体官兵开会,宣布即将开赴朝鲜战场的消息。当时的杨德胜,还从未走出过江苏境外,更不用说去异国他乡打仗。
临行前一天晚上,部队给每个战士发了一身新棉衣。由于时间紧迫,许多战士连衣服都来不及换,就踏上了北上的列车。杨德胜把新棉衣叠得整整齐齐,放进了背包。他还特意把家乡带来的一块玉佩系在了腰间。这是他母亲临别时塞给他的,说是保平安用的。
一路北上,列车走走停停。沿途的老百姓得知是志愿军战士要去朝鲜打仗,纷纷送来慰问品。在沈阳车站,杨德胜遇到一位老大娘,硬是塞给他两个热乎乎的白面馒头。这成了他在踏上朝鲜战场前,吃到的最后一顿热乎饭。
就这样,不满20岁的杨德胜,带着两个馒头,一身新棉衣,和那块记载着乡愁的玉佩,踏上了志愿军战士的征程。此时的他还不知道,等待着他的将是怎样惊心动魄的战斗,而这个年轻的炮兵,即将在异国他乡的战场上,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
二、艰难跋涉
一入朝鲜,滴水成冰的寒风就刮得人睁不开眼。杨德胜所在的部队刚跨过鸭绿江,天空就飘起了鹅毛大雪。战士们穿着单薄的军装,冷得不停打哆嗦。
部队行军时必须选择夜间,白天就躲在山沟里休息。因为美军的飞机日夜在空中盘旋,一旦发现目标就会轰炸。为了躲避空中侦查,战士们把白色毛巾裹在头上,这样远远看去就和积雪连成一片。
杨德胜带来的两个馒头早已啃完,连队发的干粮也所剩无几。饥肠辘辘的战士们只能靠喝雪水解渴充饥。有一次,他们在山沟里发现了几棵野果树,结的果子酸得掉牙,但战士们还是把果子摘光了。
最艰难的是翻越狼林山。这座山海拔虽然不算太高,但地势险峻,积雪深厚。战士们每走一步都要先用木棍探路,因为雪下面随时可能有深不见底的雪窝子。
一天晚上,杨德胜所在的排正在摸索前进,突然听到前面传来一声惊呼。原来是两名扛重机枪的战友踩空掉进了雪窝子。战士们立即组织营救,但雪窝足有两米多深,人越动越往下陷。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两个战友连同重机枪一起被大雪吞没。
气温越来越低,很多战士开始出现冻伤。手脚冻得通红,有的甚至开始发黑。指甲一片片地掉落,流出的血很快就在寒风中凝结成冰。战士们把松树皮剥下来裹在脚上,既可以保暖,又能防滑。
食物彻底没有了,战士们就把松树靠北面的树皮剥掉,吃最里层的嫩皮。那层树皮软绵绵的,虽然带着苦涩的松香味,但总算能充饥。有时候运气好,能在积雪下找到一些野草根,煮熟了分给大家。
26天里,部队就这样在冰天雪地中艰难跋涉。每天都有战士因为体力不支倒下,有的再也站不起来。山谷里经常能听到野狼的嚎叫声,但没有人说话,大家都在默默地咬牙坚持。
终于,在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杨德胜他们抵达了长津湖战区。这里的气温更低,据当地朝鲜老乡说已经到了零下40度。战士们的衣服早已结了厚厚的冰霜,但没人顾得上这些了,因为前方就是他们即将面对的战场。
从进入朝鲜到达长津湖,短短26天的行程,却是杨德胜一生中最难忘的经历。这段艰苦卓绝的跋涉,不仅考验着每一个战士的意志,更是为即将到来的血战长津湖埋下了伏笔。
三、战前准备与心理转变
抵达长津湖战区的第一天,杨德胜就遇到了一位改变他命运的人——杨根思连长。那是在一个战前动员会上,杨根思站在战士们面前,声音洪亮地说:"同志们,美军就在我们前方20里地,这次我们的任务是死守阵地,寸土不让!"
会后,杨根思单独找到了杨德胜。原来两人都是江苏老乡,杨根思得知杨德胜是炮兵后,专门叮嘱他:"小杨啊,咱们的炮弹不多,每一发都要打得准,打得狠!"从那天起,杨德胜就被调到了杨根思直接指挥的3连。
初到前线阵地时,战士们看到的是一片狼藉。美军的轰炸让这里寸草不生,到处都是弹坑。当地的朝鲜老乡告诉他们,美军有重炮,有坦克,还有飞机支援。而他们3连,只有两门60毫米迫击炮,40发炮弹,和少量的步枪弹药。
为了熟悉地形,杨德胜和其他炮兵每天都要到阵地上演练。他们把地形图画在雪地上,用石块标注着敌人可能的进攻路线。由于弹药稀缺,连射击训练都只能在脑子里想象。
一天夜里,3连的侦察员带回来一个重要情报:美军正在调动兵力,准备向他们这个方向突围。杨根思立即召集连队骨干开会。他指着地图说:"我们这个阵地,就是卡在美军退路上的一把锁。守住了,就能给兄弟部队赢得围歼敌人的时间。"
为了保存体力,战士们轮流在战壕里值班。没人值班时就挤在一起取暖,但寒冷和饥饿让很多人睡不着觉。杨德胜记得,有个年轻战士半夜爬起来,说听见了家乡传来煮饺子的声音。
11月27日深夜,连队接到命令:美军即将向下碣隅里突围,3连负责在1071高地阻击敌人。杨根思立即分配任务:1排和2排守主峰,3排守小高岭,而杨德胜和另一名炮兵,则被安排在两个高地之间的关键位置。
那天晚上,杨根思挨个战壕检查,来到杨德胜面前时说了句:"老乡,记住了,阵地就是我们的生命。"说完,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冻得硬邦邦的土豆,掰成两半,和杨德胜分着吃了。
临战前的准备就这样完成了。没有慷慨激昂的动员,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战士们默默的准备。此时的杨德胜,已经不是那个初入朝鲜时的年轻炮兵,而是一名即将面对生死考验的战士。
四、生死考验
1950年11月28日凌晨,一声尖锐的炮响撕裂了长津湖的寒夜。美军的炮火如雨点般砸向1071高地,杨德胜所在的阵地顷刻间被笼罩在硝烟中。战壕里的积雪被炸得四处飞溅,混合着泥土和碎石,将视线染得一片模糊。
第一轮炮击刚结束,十几架美军战机就俯冲下来,对阵地进行扫射。子弹打在冻土上,溅起无数火星。孙副连长刚从掩体探出头,就被一发机枪子弹击中,倒在了战壕里。
炮击结束后,美军的进攻部队开始向阵地发起冲锋。杨德胜和战友们紧握着仅有的两门迫击炮,等待着敌人进入射程。当第一批美军冲到预定位置时,杨德胜果断扣动扳机。炮弹呼啸着飞出,在敌群中炸开。
但40发炮弹很快就打完了。望着空荡荡的弹药箱,杨德胜被迫转换角色,拿起了一支从阵亡战友手中接过的冲锋枪。此时敌人发起了第二波进攻,更多的美军士兵涌上山坡。
战斗进行到第三波时,5班的班长和副班长相继牺牲。作为剩下的最高军衔,杨德胜临时接任班长,带领仅存的6名战友继续坚守阵地。他们用仅剩的手榴弹对付近处的敌人,用步枪射击远处的目标。
就在第四波进攻中,一颗子弹击中了杨德胜的右腿。鲜血很快浸透了裤管,但在零下30多度的严寒中,伤口很快结了冰。杨德胜靠在战壕边,继续射击。
战斗持续到第五波时,杨德胜身边就只剩下他一个人了。弹药所剩无几,只有从战场上缴获的一支M1加兰德步枪,里面还有两发子弹。这时,两名英军士兵摸到了他的阵地。他们以为杨德胜已经没有了弹药,直接冲了上来。
杨德胜抓住有利地形,利用钉了钉子的军靴在积雪上的优势,先用刺刀解决了一个滑倒的英军士兵,又用最后的子弹击中了另一个。但他没有注意到第三个英军士兵已经摸到了身后,一记刺刀捅进了他的腹部。
当杨德胜再次醒来时,发现腹部的血已经结成了冰渣。他用牙齿咬下衣服的布条,简单包扎了伤口。这时,他看到了独自摸上阵地的杨根思连长。连长交给他最后一个任务:"无论如何都要守住阵地!"
这就是杨德胜在1071高地上的最后一战。整整一天的战斗中,他亲眼目睹了战友们一个接一个倒下,却始终没有后退一步。而此时的他还不知道,更大的考验正等待着他的连长杨根思。
五、英雄的传承
11月28日傍晚,当指导员陈文保找到重伤的杨德胜时,带来了一个震撼的消息:杨根思连长已经牺牲了。在第九次战斗中,杨根思抱着最后一包炸药,冲向了40多名美军,与敌人同归于尽。那声惊天动地的爆炸,成为了杨德胜最后一次听到连长的声音。
在陈文保的带领下,包括杨德胜在内的仅存5名伤员开始撤离。一路上,每个人都带着伤。有的是弹片伤,有的是刺刀伤,还有的是被炮弹震伤。其中一名战士因伤势过重,在撤退途中停止了呼吸。
1951年12月,志愿军总部为杨根思追授了"特级战斗英雄"称号和一级国旗勋章。3连也被正式命名为"杨根思连"。这个曾经有160多名战士的连队,在长津湖一战后只剩下了4个人。
战后,杨德胜回到了江苏老家。1957年11月29日,他的儿子出生了。这一天正好是杨根思牺牲的日子。杨德胜给儿子取名叫"杨根宝",寓意要永远铭记杨根思连长的英雄事迹。
岁月流逝,但那场战斗的记忆始终萦绕在杨德胜心头。每当有人问起当年的战斗,他总是能一个一个地说出战友们的名字:王班长是河北人,才22岁;小刘是湖南的,参军前还在上学;老李是山东来的,家里有三个孩子...
2019年,第六批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89岁高龄的杨德胜在儿子的陪同下,从成都专程赶到沈阳。在迎接仪式上,他的目光始终注视着那些装着战友遗骸的棺椁。
仪式结束后,杨德胜去了杨根思的墓地。他站在墓碑前,向连长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那一刻,仿佛又回到了1950年的长津湖,回到了那个与连长分享冻土豆的夜晚。
七十多年过去了,当年在长津湖并肩作战的战友们,大多已经长眠地下。杨德胜经常翻看一张泛黄的老照片,那是3连出发前拍的合影。照片上,160多张年轻的面孔,洋溢着青春的朝气。而今,能讲述这段历史的,就只剩下了杨德胜一人。
每年冬天,当北风呼啸而过,杨德胜就会想起长津湖的严寒,想起战友们倒在阵地上的身影,想起杨根思连长最后的嘱托。这些回忆,已经成为了他生命中永远无法抹去的印记。而"杨根思连"的故事,也将永远镌刻在中国军史的丰碑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