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娃”遍地,教育“内卷”,如何给予孩子真正的教育?

心智家园教育 2024-10-14 23:22:51

“养孩子太难了!”这是80%以上父母的心声。

《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4版》中的调研数据指出,将一个孩子从0岁养育到大学本科毕业所需的平均成本高达68万元。

为了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有些父母甚至在孩子还没出生时,就开始给他安排各种胎教课程、早教计划;

然后给孩子报语言启蒙班、逻辑思维班,以及各种兴趣培训班;

再到幼儿园提前择校,接着幼升小、小升初,一路披荆斩棘往前冲。

在成长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孩子因为压力过大出现对抗情绪,造成两代人的隔阂,这也让不少家长感到焦虑,不知所措。

在这个“鸡娃”遍地、教育“内卷”的时代,父母真的懂得孩子的需求吗?

01

忽视孩子的心灵给养,远比物质匮乏更可怕

曾有过这样一则新闻:

深圳一名26岁的小伙子多年来反复出现肺炎,他称自己在6岁时吞下了一个哨子,当时因为怕挨骂没敢告诉父母,结果这一瞒就瞒了20年。

在此期间,小伙子感觉身体不舒服时,也只敢自己偷偷到医院做检查,但每一次都没发现哨子。直到今年,他再一次因为肺炎来到医院,才被医生查到,随即通过手术取出。

可想而知,20年来,这个没有取出的哨子不仅一直影响着他的身体,也成了他的一个“心结”,让他一直处在忧虑不安当中。

不少父母认为,自己在物质方面给的已经足够多了,为什么孩子还不满足?

试问一下,当你的孩子犯了错误,会向你坦白吗?当他遇到困难时,会找你求助吗?

如果孩子遇到问题时,宁愿忍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痛苦,也不愿告诉父母,就说明亲子关系出了问题。

7月26日,在广西梧州藤县举办的读书会上,大家共读了心智教育体系创始人包丰源老师的著作《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书中的一个案例让大家感触颇深。

张女士在初中时,因为母亲不相信她,不尊重她,对她要求严格,导致她缺乏信心,对母亲心怀怨恨,开始自暴自弃,想用毁掉自己的方式来报复妈妈,让妈妈后悔。

通过这个案例,大家意识到自己也在用这样的方式教育孩子,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感受,让亲子关系越走越远。

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那份爱意却总是难以言表,说不出口。

不少父母习惯以爱的名义为孩子张罗未来,用控制代替尊重,用命令代替启发,用怀疑代替信任,却唯独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慢慢地就形成了这种结果:孩子越来越反感与父母说话;父母越来越喜欢抱怨孩子不愿意与自己说话。

亲子关系中,比起道理、对错,情感上的接纳和理解更为重要。

想做到有效沟通,家长要学会放下指责、评判、说教,平等、真诚地和孩子对话,设身处地地体会孩子的感受和情绪,表示接纳和理解,才能增强亲子之间的情感链接,亲子关系才会得到良好的发展。

02

看到孩子的“闪光点”,让孩子更愿意与你谈心

四川的一所小学曾对全校学生进行了一场关于“孩子怎样和父母聊天”的问卷调查,近4000份的问卷结果让许多家长感到意外。

当被问到“父母和孩子之间每天聊天的时间有多长”这个问题时,结果显示:

10分钟左右的有34.53%;

20分钟左右的有27.14%;

30分钟左右的有31.1%;

而每天聊1小时以上的仅占7%。

在短暂的聊天时间里,学习和作业是父母眼中最重要的话题,愿意闲聊的父母仅有1.6%。

孩子每天都在高强度的学习中度过,回到家想和父母聊一聊,但父母却总是在说教,用一句“今天作业做完了吗?”便“堵”住了孩子的嘴。

父母的话让孩子失去了聊天的欲望,感受不到愉悦,只会增加压力,变得越来越抑郁。

8月4日,在燕郊的父母读书会上,大家在刘晓丽学长的带领下,共同探讨了孩子的优缺点。

当提到孩子的缺点时,每位家长都能细数一堆;可是当讨论孩子优点时,大家却很难找出来。

通过这样的交流,大家看到,原来父母已经太久没有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了,孩子的眼睛里也没有光了。

每当父母带着情绪面对孩子时,看到的全是他们的缺点,却忘了给予他们最朴实的关注和爱意。

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曾说过:“倾听是爱的最高形式。”

如果孩子愿意和你说废话,说明他和你在一起是快乐的,说明他对你很信任,愿意让你走进他的内心。

身为父母,与孩子沟通时,要给孩子创造一个美好的感受,孩子才愿意打开心扉,与父母聊天。

韩女士分享到,在没有进入心智教育课堂之前,大儿子四肢不协调,是别人眼中的叛逆孩子。她天天被老师请去学校,感觉既焦虑又无奈。

通过跟随包丰源老师学习,她知道了,要如何尊重孩子、宽容孩子、鼓励孩子、赞许孩子。如今,儿子变成一个乖巧懂事、懂得感恩父母的好孩子。

当父母带着鼓励、肯定、认可的方式与孩子沟通时,他们更愿意与父母谈心,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和想法,也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议。

当父母能够信任孩子,欣赏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时,才会让孩子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家庭氛围越轻松,亲子关系越和谐。

03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请和孩子站在一起

童话大王郑渊洁在《智齿》中讲到这样一个故事:

女孩梁新被同学栽赃陷害,冤枉她偷了钱包。当老师把她叫去办公室时,她第一时间说:“我要给我父母打电话。”

听到这话,老师一愣,学生不都是最怕老师找家长告状的吗?

正是因为梁新对父母的信任,在受到冤枉后才会第一时间求助父母。因为她知道,即使全世界都不相信自己,父母也会相信自己。

孩子通过父母来到这个世界,越是年幼,对父母的依赖和信任便越深。

可是很多时候,父母辜负了孩子这份深深的信任。当孩子说出“我再也不会相信父母了”的时候,对于孩子来说,这便是压垮他内心世界的最后一根稻草。

8月30日,四川德阳爱德康来到德阳绵竹市乔丹幼儿园,在金谧老师和林彦老师的带领下,幼儿园的老师们共同学习了包丰源老师的著作《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

老师们非常认同书中提到的观点,他们看到心智教育在亲子教育领域的专业和高度,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有的老师谈道:“现在家庭中,父母把握不好爱孩子的分寸和界限,不能接受孩子在外面受到一丁点委屈,给学校的教育管理也带来一些阻碍。”

还有的老师认为:“家长都想要把孩子教育成才,以为把孩子交给老师就好。其实在教育过程中,有了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才能让孩子生活和学习更愉快。”

诚然,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沃土。然而,不少父母还是会把孩子和问题捆绑在一起,认为是孩子出了问题。

8月7日,在贺州举办的第50期智慧旅程读书会上,几位妈妈分享了自己近期面临的育儿状况:

有人提问,两个儿子经常有矛盾并发生争执,她常为“怎样让兄弟和谐相处”而犯愁;

有人提问,未满12岁的女儿因为想骑共享单车与自己对抗,自己是否要拒绝;

还有人问到,面对15岁的儿子经常熬夜和三餐不规律等问题,自己感到焦虑又无措,不知道怎么办。

看到大家在提出“我该做什么”和“我要做什么”的问题,谢沅希学长引导大家,要提升维度,需要从底层规律出发,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亲子教育问题。

我们身边的人,特别是我们的孩子,其实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不少人走进心智教育学习后,才真正懂得育儿的底层规律,学会通过孩子来照见自己,进而更深层次地看见自己的情绪根源,不断调整和修正自己。

在场的不少家庭都有多个孩子,在养育过程中常常会面临孩子们出现争执的场面,家长们左右为难。

其中90%的父母提出过“大娃让小娃”,而这些妈妈中自己是老大的占90%,当自己被要求让着弟弟妹妹时,对父母同样会产生情绪。

大家纷纷看到,原来,问题不在孩子们身上,而在于父母在教育过程中,复制了原生家庭的教育模式。

当父母不再被情绪左右,能够和孩子站在一起,去探讨如何解决问题时,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甚至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因为那些“问题”只是我们以为的问题,并非是孩子本身的问题。思想发生转变后,父母才能真正在教育孩子的路上起到正向的作用。

04

写在最后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提问:同样是挨批评,为什么有的孩子进步,有的孩子不堪重负而选择跳楼?

点赞最高的一个回答是:每个选择跳楼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只会数落指责,但从不理解和信任他们的父母。

多好的教育,都抵不过一个好的亲子关系。

每一个孩子,都值得父母用自己的宽容、理解和爱,去抚平他们成长中的每一次创伤。

当孩子被父母无条件地理解、信任和爱的时候,哪怕身处贫瘠的沙漠,内心也会绽放出绚丽的玫瑰。

心智家园每个月都会在各个地区举办亲子、婚姻、身心健康主题的线下茶话会。

欢迎您的到来,与心智家园与家人朋友们共同交流成长,收获美好的人生!

(注:以上韩女士为化名)

1 阅读:4
评论列表
  • 2024-10-15 23:58

    如何给予孩子真正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