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戴尔科技的角度看浪潮信息的新高度

生活中的科技趣事 2025-02-20 23:44:27

几年前,股市论坛里,有一位老股民问了一个问题:“公司业绩没怎么涨,为什么股价还能一飞冲天?

”这个问题听起来简单,却引来了几十条不同的回答:有人说是资金追捧,有人说是行业红利,还有人开玩笑说:“别问,问就是玄学。”

如果今天我们把这个问题放到浪潮信息身上,再加上全球AI技术热潮的新背景,答案似乎比当时更复杂,但也更有意思。

其实有一个方向值得一试——看看它的前辈戴尔科技是怎么走的路。

戴尔科技的股价曾在很短时间内翻了几倍,而它的营业收入却几乎没什么变化。

背后的故事,或许能告诉我们,浪潮信息未来可以飞多高。

为什么要参考戴尔科技?

原因很简单,它和浪潮信息的差别没有那么大。

全球服务器市场里,戴尔和浪潮分别是第一名和第二名,它们占的市场份额都差不多,像是一个“老大带小弟”的关系。

特别是戴尔科技的股价爆发和服务器行业受AI技术推动之间,有很强的关联。

过去几年,戴尔科技的股价直接从谷底爬升,翻了4倍多。

但奇妙的是,它的营收几乎没什么起色,而且利润率也只是稍微比浪潮信息高一点。

按照传统的价值评估逻辑,这样的公司应该不会在资本市场上引发大震动。

它做到了。

这就不禁让人遐想,浪潮信息有没有可能复制戴尔科技的这种“股价奇观”。

特别是在AI浪潮的背景下,服务器行业迎来了春天,因为训练和运行这些模型需要大量的算力,而数据中心的建设也离不开服务器。

浪潮信息作为国内重要的服务器供应商,位置和机会摆在那儿,现在就看它能抓住多少了。

把目光放回国内,另一件事让人不得不注意——浪潮信息的客户可是“顶流”。

国内互联网巨头,像百度、腾讯、阿里这些公司,是它的核心客户。

听起来像是好事,但有个问题很扎眼:这些国内企业的资本开支和对计算设备的需求,跟国外那些科技巨头相比,差距有点大。

来看几个数字。

国内四大科技公司,包括字节跳动、百度、腾讯和阿里,他们一年的资本支出总和,还不到谷歌、微软、亚马逊和Meta这几家国外巨头的十分之一。

但这并不合理。

毕竟,中国有如此庞大的用户基础和迅猛发展的数字经济,国内企业的投入应该远不止这个水平。

更重要的是,国外的成功例子已经放在这里。

以亚马逊和微软为例,它们这些年的资本开支增长几乎成了股价的“发动机”。

参考这些巨头的成长路径,不难想象,国内的科技公司未来的投资力度或许会迎来一轮补涨,这对于浪潮信息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市场机会。

但这里也有点小焦虑。

如果国内的资本投入迟迟跟不上,那浪潮信息再强大,也很难完全转化成可观的营收增长。

毕竟,市场蛋糕多大,直接决定了浪潮信息能吃到多少钱。

如果我们把浪潮信息放到一个更长的时间坐标上来看,再结合它的大环境,未来的潜力就更容易看清了。

目前,浪潮信息已经基本“吃定”了国内厂商的订单。

同时,全球范围内对计算力的需求还在持续上涨,不少行业都在跟风部署更多的云服务和AI应用。

根据业内的预测,未来几年,服务器行业的整体市场规模有望继续扩大。

而浪潮信息要做的,就是稳住它在国内市场的基本盘,同时逐步拓展海外市场。

在这方面,戴尔科技的经验值得深思,它最早的崛起,也是从深耕本地市场起步,然后再走向国际化。

更重要的是,浪潮信息如今正处在一个节点——技术革命正在驱动全球产业变化,人工智能的快速落地让更多人意识到基础设施的重要性,这是一次“硬件复兴”。

在这样的局面里,浪潮信息很可能抓住“天时地利人和”的机会,实现自身的突破。

我们把浪潮信息的未来可能性,通过戴尔科技过去的轨迹串联起来,会发现一些答案。

但更有趣的是,它留给我们的想象空间。

未来几年,随着国内科技公司对计算力需求的爆发,以及全球AI市场的深化,浪潮信息或许会成为全球服务器市场里最值得关注的那匹“黑马”。

当然,最终的结果如何,还需市场验证。

但回到我们开篇说的那个问题:“为什么有时候股价上涨并不是业绩决定的?

”或许浪潮信息,是接下来帮助我们找到新答案的那个公司。

0 阅读:0

生活中的科技趣事

简介:科技赋能生活,发现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