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处于所谓的“旧时代”,那时的情况究竟如何呢?那是一个社会结构相对稳定但又暗流涌动的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相对传统,农村里,大多数人依赖农耕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城市中,小商贩沿街叫卖,手工业者辛勤劳作,维持着城市的日常运转。然而,贫富差距悬殊,富有人家锦衣玉食,而贫困家庭却常常为一日三餐发愁。教育方面,虽然已有一些新式学堂出现,但大部分民众仍无法接受系统的教育,文盲率较高。同时,传统思想依然根深蒂固,许多旧观念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政治局势也颇为动荡,战乱频发,社会不稳定。政府机构的效能有限,无法有效地解决民众面临的各种问题。此外,外来势力的干预也给国家带来了不少困扰和挑战。总的来说,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是一个传统与现代交织、贫穷与富裕并存、动荡与稳定共在的复杂社会。
那些生活在30年代的人们,现今皆已迈入90岁高龄之列。多数人对那个时代并无直接记忆,而是通过祖辈——即他们的祖父母辈的讲述,得知了“旧社会”的情形。
许多人对20世纪30年代的认知,源于电视剧的呈现:一类聚焦于民国时期的青春偶像剧情,另一类则是曾广受欢迎的抗战题材剧集。然而,那个时代的“旧中国”,真的如同电视剧所描绘的那样吗?
1930年代,瑞士有一位摄影记者,名叫博沙德,他远赴重洋,从苏黎世来到中国,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他携带专业摄影设备,致力于捕捉并记录下30年代中国军民的真实生活状态。下面一同来了解这些影像。博沙德用他的镜头,定格了一个个生动的瞬间。在他的照片中,可以看到中国军人在艰苦条件下的坚韧与毅力,以及普通民众在平凡日子中的辛劳与乐观。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博沙德都用心记录下了那个时代的风貌。这些照片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对那个时代人们生活的真实反映。通过博沙德的镜头,我们可以感受到30年代中国社会的脉动,以及军民们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这些珍贵的影像资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去观察和了解那个时代。
上世纪30年代的湖北汉口,确为大城市风范。街道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众多身着长袍、头戴圆帽的商贩穿梭其间,更令人瞩目的是,当时已有汽车行驶在路上。
1937年,两名中国军人在战场上执行任务,他们不顾个人安危,隐蔽在草丛后方准备突袭。
中国军人正在一处营地中积极备战,他们所使用的装备相对基础,面对即将到来的战斗任务,时间紧迫。在这片营地中,每位士兵都全力以赴,进行着紧张的训练。尽管当前的训练条件有限,设施并不豪华,但他们毫无怨言,专心致志地提升自己的战斗技能。因为他们深知,不久后,他们就将踏上战场,为国家的和平与安宁贡献力量。在这种紧迫的氛围下,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尤为珍贵。士兵们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和体能,以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发挥出最佳状态。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战场上取得胜利,保卫家园。
30年代中叶,位于重庆万州的长江沿岸,货船密密麻麻地停靠在岸边,满载着木柴。尽管已进入民国时代,多数人仍习惯穿着长袍。
一名体格健壮的中国军人,头戴一顶宽大的遮阳帽,眼神望向远处。
在闲暇时光,年轻的军人们会参与一种娱乐活动,那就是玩中国象棋。
为躲避日军的侦查,一名战士利用草丛与树叶作为伪装,将自己有效地隐藏起来。
20世纪30年代,位于北方的一处村落,村民们正期盼着一位从远方到来的访客。
这位女兵佩戴着眼镜,实际上她在军队中担任着优秀军医的角色。
抗战时期,后方经常接收到从前线送来的伤员。那张照片记录的是医护团队中的一名女性成员。
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满洲里,一位大爷身着简陋衣裳,正细心拂去佛像表面的尘埃。
邻近战区的一间应急医疗站,负伤的战士通过简易运送工具被转移至此进行紧急救治。
在敌军飞行器临近之际,号角手会用力吹响防空警报,提醒周边的军民迅速躲避。
图中所示,佩戴防毒装备的是一位女性军医,而令人愤慨的是,日军在战场上竟会采取投放毒气弹这种卑劣手段。
一名瑞士摄影师捕捉了一名中国士兵的正面肖像。这些参与抗战的士兵,原本都是来自中国普通家庭的成员,为了守护家园与国家,他们勇敢无畏,踏上了战场。
1937年,在从北京南苑驶向市区的途中,一辆军车遭遇敌军轰炸,车上载有已不幸牺牲的中国士兵。
抗日战争时期,两名年轻的中国军人,肩扛步枪前行。众多如他们这般英勇的青年男女,最终在日本侵略者的战场上献出了生命。
上述内容展现的是瑞士摄影师博沙德于30年代拍摄的“旧中国”军民影像。这批珍贵的照片被苏黎士理工学院的历史档案馆细心保存,长期未被公众所见。
直至2015年,中国连州国际摄影节上,这批珍贵的旧照片首次向广大中国观众展示。它们呈现了上世纪30年代真实的“旧中国”风貌,提醒人们不要被电视剧中的描绘所误导。这批照片让人们得以窥见30年代中国的真实面貌,与电视剧中常出现的场景大相径庭。通过这些影像,观众可以更加客观地了解那个时代的中国社会,避免被虚构的剧情所误导。此次摄影节的展出,不仅让这批旧照片重见天日,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历史真相的窗口。它告诉我们,要真正了解一个时代,必须依靠真实的历史资料,而非经过艺术加工的影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