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被称为考公大省,这绝非空穴来风,很多来自山东的学生,都是三句话不离开考公,就好比如果你跟某人发生冲突了,脑海第一时间想的不是伤情怎么样,而是会不会影响到孩子考编,哪怕是遇到家暴,也是选择性的忍气吞声,因为万一孩子父亲被拘留了,那也是影响考公的,当然这或许多少有点夸张,但是这样的案例不少见。
最近山东的这份文件流传,事关山东部分事业单位转为企业的指导意见,一时之间引起了热议,许多人纷纷开始担忧起了自己的工作。
要知道,事业单位同样作为体制内的铁饭碗,一直也深受追捧,尤其是老一辈的人,都很认同这种旱涝保收,不管工资高低,在他们眼里只有体制内工作与其他工作,而如果一旦实行,那也就意味着庞大的事业单位人员,将失去了保障。
毕竟,转为企业之后,性质就变了,企业除了追求利润,剩下的就是自负盈亏,经营得当大家都能多喝碗汤,如果经营出现了问题,那也有可能工资都发不出来,这是不得不考虑的事情。
很难想象,如果未来这些单位都脱离编制,变成私人企业,一方面灵活度会加大,各种改制空间会更多,但是同样的也引人担忧,要知道企业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利益收获,脱离了这些能够正常运转?
现在改了就不能挂个名在单位、然后请个几年的病假、还工资奖金照样发了吧?
改就对了
现在一月4千多,改后就变8千,好事
一样发财只改个名挣的更多
只是改几个像珍珠泉宾馆那样的,本应该就是企业的单位,利益集团之间盘根错节,不会做太大牺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