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庄镇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秉承环境优先的发展理念,将建设“绿美乡村”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动员各方力量,着力打造绿美乡村,持续提升乡村宜居宜业水平,奋力谱写乡村振兴发展新篇章。


做好“党建引领”文章
党建是乡村振兴的最强动力,西庄镇大力探索“党建+生态”模式,以党建理念构建“党建生态”品牌,以党建引领推动绿色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坚持“三级书记”一起抓生态,全面推行班子建设在一线、党员示范在一线、作风检验在一线、破解难题在一线、规划设计在一线“五个一线”工作法,建立以镇党委书记、村党总支书记、村小组党支部书记为责任主体的“三级书记”抓生态保护的工作机制,压实全镇各级党组织生态保护政治责任,努力实现党建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

坚持党建赋能,画好乡村振兴“布局图”。在大力探索“党建+生态”模式,推行“五个一线”工作法的过程中,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纳入日常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牢生态文明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以“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为契机,在乡村规划中植入乡愁美食、乡愁集市、乡愁书院、乡愁记忆馆等业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打造“乡愁西庄”特色旅游品牌,并立足“一村一品”产业思路,根据特色环境艺术,以“文保+生态”打造古桥新韵、“田园+项目”打造诗意田园、“建筑+旅游”打造梦幻民居,塑造了“古韵双龙桥”“田园新房”“云上团山”等特色文化名片,形成了“串珠成带,珠明带靓”的精品特色乡村旅游带。目前,西庄镇共发展民宿客栈、餐饮90余家,实现农文旅深度融合。



做好“环境提升”文章
西庄镇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上,全力破解“打开局面难”“发动群众难”“常年保持难”的问题,有力推动工作全面发动、扎实开展。
聚焦破解“打开局面难”。从最难的拆违治乱破题开局,领导带头,直面问题、直面群众。工作打开局面后,借势抓好耕地流出专项治理、村内残垣断壁动态清零、空闲宅基地全面清理、村内积存垃圾全面起底、公共场所全面消杀等重点工作,赢得了群众支持、打开了工作局面。
聚焦破解“发动群众难”。借力驻村工作队,发动镇、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开展环境卫生评比,参加县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现场会,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文明卫生村、环境卫生红黑榜的评比。通过“村村响”喊话宣传。同时,组建党员、团员、巾帼连心志愿服务队12支,定期不定时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大提升,营造了全民参与、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


聚焦破解“常态保持难”。组建镇级巡查整治队伍,利用网络平台实时通报公路、河道、村庄卫生巡查情况,对督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进行整改。下发《西庄镇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通知》,确定每周一为全镇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日,以“一周一村”的形式,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与到一周示范村的整治行动中,以此带动其他村共同开展,形成“一村行动,全镇响应”的良好局面,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制度化、长效化。


做好“创卫攻坚”文章
西庄镇深入开展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整治和革除生活陋习为主要内容的创建国家卫生乡镇系列活动,全面发起创建国家卫生乡镇的攻坚战,迅速掀起创卫浪潮。
以项目为基础,累计投入资金1.3亿余元,先后实施了“一水两污”建设、风景名胜区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城镇棚户区改造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对马坊、马家营等8个省级规划示范村实施排污管网改造、集镇主干道路面等级提升、公共厕所新建、停车场建设、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绿化亮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力推动了镇村功能服务设施逐步健全,农村住房条件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全面改善,为打造生态、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新西庄夯实了基础。

以集中清扫为主,同时开展庭院卫生整理、“十乱”问题整治、河道清淤、公厕保洁等,全面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以乡村建设行动为契机,全力推进厕所革命、农村垃圾污水治理、村庄规划管理、村容村貌提升、长效管护机制建立、文明乡风建设等,全面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同时,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出发点,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强化舆论宣传引导,提高群众卫生意识,助推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各项措施落地落实,实现爱国卫生运动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转变。开展集镇核心区集中整治行动63次,累计查处整治占道经营480件,乱搭乱建192件,清除陈年垃圾150余吨,查处“两违”建筑2.46万平方米,处罚违规停车454辆次,新建洗手台108个,配备垃圾清运车14辆,垃圾清运员8名,基本实现“村收集、镇清运、县处理”的环卫保洁模式;新建健康主题公园1个,健康步道10.5千米,印发宣传资料12种1.56万份,设置宣传栏15块,开展健康教育知识咨询活动9次,举办健康知识讲座90次,个体化健康教育12435人次。

做好“生态保护”文章
生态是永续发展的基石。西庄镇全面“压实林长制和河长制,从制度建设入手,形成各级林长、河长牵头、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的治理新格局,实现林、河有人管,确保每块林地每条河流都有林长,河长或具体管护人员。

认真压实林长制和河长制,明确林长制和河长制的工作机制、目标任务和推进措施。镇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担任林长、河长和常务副林长、河长,加强对镇、村林地和河道的综合整治和长效管护。同时,结合网格化管理,将林地和河道纳入网格管理, 压实网格员责任,采用“护林(河)员+网格员”巡查机制,不定期、不定时加强林区、山地、河道巡查,并加强重点区域防火检查,确保不发生森林火灾。每年清明期间,24小时坚守各进入林区、山地的主要路口,防止群众扫墓引发森林火灾;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开展河道“五清”行动,加大对泸江河日常管护力度,关停泸江河沿线的养殖场,妥善处理好泸江河上下游、左右岸关系,保障河水环境持续改善、水功能正常发挥。目前,泸江河水质已达标,全镇生态成色更足、环境更美更宜居,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进一步守住生态红线,严格林地审批制度,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区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加强对全镇58425.3亩天然经济林、42449.8亩生态公益林保护与管理。


下一步,西庄镇将继续紧扣“绿美”主题,,坚持稳扎稳打,着力补齐发展短板,以点带面、以面促广,扎实推进绿美建设的各项工作,守护绿美山川、打造绿美集镇、点亮绿美村庄,全面擦亮乡村振兴绿美底色。
文稿由西庄镇人民政府提供
编辑:高铭睎
审核:张垒
法律顾问:云南毛荣芳律师事务所 毛荣芳律师 13808775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