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为都市通勤和家庭出行寻找合适座驾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关注点已不再局限于车辆的基本移动功能。日常驾驶中的乘坐感受是否惬意、人车交互系统是否智能便捷、以及车辆在城市道路和偶尔郊游时的操控反馈,都成了我筛选时的硬性指标。坦白说,在浏览了众多纯电SUV选项后,要找到一款能在这些方面都达到较高水准且形成均衡表现的车型,确实需要花些心思。最近了解到广汽本田将推出一款名为P7的全新纯电车型,信息显示其预售活动即将启动,计划于今年4月正式投放市场。对于像我一样,正在纯电SUV领域仔细比较、希望获得全面良好体验的潜在用户来说,这款即将到来的P7或许提供了一个值得届时深入了解和实际感受的新选择。


初次打量广汽本田P7时,它的造型确实在众多新能源车中呈现出一些不同的思考。车头部分采用了当前电动车常见的封闭式处理,但其设计的点睛之笔在于那道横贯左右的纤细LED日间行车灯带,它将两侧主灯组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整体感很强的视觉焦点。点亮时,这道光带赋予了前脸清晰的轮廓和辨识度。下方包围区域运用了大面积的黑色部件,结合一些有力量感的折线,营造出一种偏向动感的姿态,与传统燃油车的格栅设计形成了明显区隔,流露出一种简洁的科技感。观察细节,本田为其启用了新的品牌标识,经典的“H”标去除了外部轮廓和立体效果,变为一个更加扁平化的图形符号。这种设计上的减法,显得颇为清爽,也似乎在迎合当下对于简约视觉元素的偏好,给车辆增添了几分新意。


从侧面看,P7的车身尺寸数据为长4750毫米、宽1930毫米、高1625毫米,轴距则达到了2930毫米。这个轴距尺寸在中型SUV中属于比较可观的水平,通常预示着内部乘坐空间的潜力。了解到它与东风本田的S7尺寸一致,可以看作是姊妹车型,但在视觉气质的营造上,P7通过一些差异化处理来表达自己的风格。例如,它的轮眉和侧裙部位都采用了黑色涂装,这种常见的“黑化”手法旨在强化运动感,并带来更显低趴的视觉效果。同时,电子外后视镜的配备,不仅是技术应用的体现,也对侧面造型的流畅性和现代感有所贡献。整体而言,P7的外观似乎在寻求一种平衡,既有新能源车的鲜明特征,也融入了一些低调、耐看的运动化细节。


进入P7的车内空间,首先注意到的是中控区域采用了上下双屏的布局。上方是一块12.8英寸的悬浮式屏幕,主要承担导航、影音娱乐等信息娱乐系统的显示和操作;下方则是一块10.25英寸的触控屏,似乎更多地集成了空调控制等车辆设定功能。这种将功能区进行划分的设计,在实际使用中或许有助于减少驾驶者在查找和操作不同功能时的视线转移。整个中控台的物理按键数量不多,呈现出较为简洁的数字化座舱风格。

车机系统方面,了解到P7搭载的是Honda Connect 4.0智导互联系统。根据介绍,该系统支持手机映射功能,可以将手机上的部分应用投射到中控屏幕上使用,这对于习惯使用手机导航或音乐APP的用户来说,应该能提供不错的便利性。同时,语音控制功能的加入,也让驾驶者可以通过语音指令来管理一些车辆功能,比如调节空调温度或者切换音乐,有助于在行车过程中保持对路况的专注。


驾驶员前方,仪表盘采用的是一块9.9英寸的液晶屏幕,用于显示车速、电量、行车辅助等关键信息。同时,车辆还配备了抬头显示系统(HUD),可以将一部分重要信息投射到驾驶员视线前方的挡风玻璃上,减少低头看仪表的频率。方向盘的造型比较有特点,采用了上下均为平底的设计,这种设计除了视觉上的新颖感,实际握持时,手感比较饱满,转向操作时也感觉比较顺手。



座椅方面,试坐体验时能感受到其材质选用和乘坐感受。座椅表面覆盖了麂皮绒材质,并带有打孔处理,触感比较柔软。坐垫和靠背的填充物提供了不错的包裹感和支撑性。此外,音响系统是BOSE品牌,配置了总计16个扬声器。一个比较特别的地方在于,前排座椅的头枕位置也内置了扬声器。这种设计通常是为了营造更具沉浸感的听音环境,让前排乘客能获得更清晰、更具环绕感的音效体验,这在同级别车型中算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配置细节。


实际进入P7车内感受空间时,可以体会到那个接近三米轴距带来的优势。前排调整好位置后,头部和腿部活动空间充足。转移到后排,膝盖与前排座椅靠背间距离不错,身高较高乘客(如1米8上下)也能找到放松姿势。纯电平台通常带来的平坦地台,也让中间位置的乘客脚部空间更友好一些。车辆宽度感觉也比较得体,容纳三名乘客并排乘坐是可行的。

打开尾门,后备箱开口大,内部规整,取放物品方便。常规状态下,容纳日常购物或短途出行的行李是足够的。需要装载大件时,后排座椅靠背可按比例放倒。放倒操作完成后,会形成一个深度可观、接近纯平的载物平台,无论是周末携带户外装备,还是偶尔搬运一些家居用品,它的储物灵活性都能较好地满足生活中的多种需求。


谈及车辆的动力系统,P7采用的是一套前后双电机组成的四轮驱动布局。具体来看,其前轴电机提供的最大功率为150千瓦,后轴电机的最大功率则为200千瓦,两者协同工作,系统总功率达到350千瓦。在扭矩输出方面,前、后电机的峰值扭矩分别为350牛·米和420牛·米。这些参数表明,这套动力单元具备相当可观的输出能力。得益于电动机扭矩释放直接的特性,起步时动力响应非常迅速。踩下加速踏板后,能感受到一股明显且持续的推力,加速过程显得很干脆。厂家公布的0至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为4.6秒,虽然实际道路试驾无法精确验证,但这种快捷的加速体感确实给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对于追求加速表现的用户来说,这应该是一个有吸引力的点。
不过,在日常驾驶中,动力的平顺性同样重要。P7在这方面的调校似乎也下了功夫,并非一味追求极致的爆发力。在城市路况下,以中低速行驶时,动力输出控制得比较线性、柔和,车辆起步和跟车都比较平稳,不会有突兀的闯动感,这有助于提升乘坐舒适性。而在需要加速,比如汇入快速路或超车时,深踩加速踏板,动力系统的响应依然及时,能够提供充足的后备功率,整个加速过程既能感受到力量,也保持了较好的连贯性,让驾驶者在不同路况下都能比较从容地控制车辆。

对于电动车而言,单次充电能跑多远是用户在选择时非常看重的一个实际问题。了解到P7在这方面配置了一块容量为90千瓦时的三元锂电池组,由宁德时代供应。依据官方公布的信息,其单电机车型的续航里程可以达到650公里,而性能更强的双电机四驱版本,续航里程则为620公里。在短暂的接触和驾驶过程中,虽然无法进行完整的续航里程实测,但观察仪表盘显示的电量变化和预估里程,其能量消耗速度给人的印象是相对平稳的,没有出现电量快速、非线性下降的情况,这初步反映出车辆的能量管理系统在效率方面做了优化。
为了保障电池在不同工况下的工作状态,P7还装备了一套水冷系统。这套热管理系统的主要作用是调控电池组的温度,无论是在持续高速行驶产生较高热量时,还是在快速充电过程中,都能帮助电池维持在适宜的工作温度区间。这对于确保电池性能的稳定性、充放电效率以及长期使用的耐久性都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支持,让使用者在日常各种驾驶场景下能更安心。


P7装备了本田的Honda SENSING 360+驾驶辅助系统集合,其功能达到了L2+的辅助驾驶级别。在实际道路体验环节,我尝试了它的自适应巡航(ACC)和车道保持辅助(LKA)功能。在高速公路上启动ACC后,车辆对前方车流速度变化的响应比较及时且平缓,减速过程处理得比较自然,不会让乘客感到不适。车道保持辅助系统在工作时,方向盘会施加轻微的修正力道,帮助车辆维持在车道标线内,这种介入感相对柔和,不会有被系统强行控制的感觉,有助于减轻长途驾驶的部分负担。

这套系统中还包含了一项自动泊车辅助功能。据介绍,该功能利用车辆周身的传感器(如摄像头和雷达)来识别合适的车位,并能自动控制方向盘、油门和刹车来完成泊入操作,支持平行泊车和垂直倒车入库等场景。对于不太擅长处理狭窄车位或者希望简化停车流程的用户来说,这项功能在日常用车中应该能提供不小的便利性,减少停车所需的时间和精力。

在车辆的底盘结构上,P7应用了前双叉臂式、后五连杆式的独立悬挂组合。这种硬件配置在理论上为车辆的操控稳定性和循迹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它还装备了名为ADS的自适应电磁减震系统,该系统的作用在于能够根据行驶路况和驾驶模式选择,主动调整减震器的软硬程度,试图在乘坐舒适度和车身动态控制之间取得一个较好的平衡点。
实际驾驶时,这套底盘系统在处理路面信息方面表现得比较成熟。驶过城市中常见的细碎颠簸或路面接缝时,悬挂能够将大部分扰动化解掉,传递到车厢内的振动不多,保证了一定的行驶品质感。而在通过减速带或者起伏较大的路面时,可以感觉到悬挂对车身的支撑比较到位,抑制了多余的晃动,车身姿态保持得相对平稳。这种调校风格,在提供舒适乘坐感受的同时,也兼顾了驾驶者在操控车辆时的信心。

综合来看,在接触和体验过广汽本田P7后,它在多个维度上展现了较为均衡的产品力。外观上,它有自己独特的设计语言和细节处理,形成了不同于常见电动车的视觉风格。车厢内部,数字化座舱的营造、乘坐舒适性以及像BOSE音响这类配置,共同构成了主要的乘坐环境。空间实用性、双电机带来的动力响应、官方公布的续航数据以及底盘悬挂(前双叉臂/后五连杆配合ADS系统)在行驶中的滤震和支撑表现,都是构成其产品特性的重要部分。此外,Honda SENSING 360+系统的搭载也提供了当前主流的驾驶辅助功能。
目前这款车的最终定价还未公布,不过其姊妹车型东风本田S7的价格区间(25.99万元至30.99万元)可以提供一个大致的参考背景。对于那些正在市场上寻找一款在中型纯电SUV级别中,能够在设计、空间、智能化和行驶品质等方面提供全面表现的消费者而言,P7的各项特性使其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新选择。随着其正式上市日期的临近,它在细分市场中的具体定位和竞争力将更加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