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有一种独特的民间工艺,它以麦秆为原料,经艺人巧手,化腐朽为神奇,这就是被誉为“天中一绝”的袁月英麦草画。
清明时节,记者慕名采访了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汝南县袁月英麦草画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袁月英女士。
汝南麦草画历史悠久,始见于隋唐时代的宫廷工艺品,已有一千五百年历史。袁月英作为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自幼跟随父亲袁宝华学习农民画、麦草画和书画。在家族传承和自身努力下,她不断创新,让麦草画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麦草画的制作工艺复杂,需经过蒸、熨、烫、烙、刮、贴、剪、粘等十几道工序。制作时,艺人要保持麦秆的自然光泽和纹理不变,巧妙运用图画、版画、剪纸、烙画、浮雕等表现手法,将其剪裁和粘贴成精美的艺术作品。袁月英创作的麦草画古朴典雅、惟妙惟肖,立体感强,题材广泛,涵盖花鸟草虫、人物风景等。
袁月英不仅在艺术创作上成绩斐然,还致力于麦草画的传承与发展。2009年,她成立了袁月英麦草画工艺品有限公司,带领团队不断研发创新,将传统精髓和现代理念相结合,使麦草画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公司还开发出八大系列上千款作品,包括麦草画花瓶、屏风等,深受市场欢迎。
袁月英是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其麦草画技艺传承百年,底蕴深厚。她的麦草画以麦秸秆为原料,经熏、绘、刻、烫、贴等20多道复杂工序制作而成,工艺精湛,美轮美奂。作品题材广泛,将天中地区的梁祝文化、宿鸭湖风光等特色文化融入其中,兼具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
2022年春的一天,从汝南县传来喜讯,当地非遗传承人袁月英的麦草画成功打开东南亚市场,成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使者。
此次袁月英麦草画能够销往东南亚,得益于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公司积极的市场拓展策略。在东南亚市场,麦草画因其精美的工艺和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受到当地消费者的热烈欢迎,成为文化交流的独特纽带。
袁月英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大麦草画的创新和推广力度,让这一民间工艺瑰宝在国际舞台上绽放更耀眼的光芒,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中国传统文化。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学习麦草画,袁月英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她的公司成为河南省农村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中国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培训,帮助他们实现人生价值。同时,公司也安排了大量留守妇女和残疾人就业,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推动了乡村振兴。
如今,袁月英麦草画已成为驻马店市乃至河南省的一张靓丽文化名片,不仅在国内名气越来越大,还走向世界,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艺术珍品。这一独特的民间工艺,在袁月英的坚守与创新下,正绽放着耀眼的光芒,传承着天中大地的文化之美。(本网记者 竹叶青 本网特约记者 马国敏 王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