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核驱动重塑京津冀教育圈:雄安高教城初现规模京郊区区有高校

生活是一支舞课程 2025-03-23 13:24:58

京津冀高校布局优化进程加速,北京多所高校开启双校区办学模式。依据2021年发布的《北京市"十四五"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首都医科大学、首都体育学院等高校启动新校区建设工程,同步推进中心城区校址腾退工作,通过"区区有高校"计划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当前高校外迁呈现双轨并行态势:在京郊区域,形成多个教育集群。其中昌平区承接北京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新校区;通州区布局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分校区;延庆、怀柔、平谷、丰台等区分别落地首都体育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及中央民族大学新校区。值得关注的是,首都医科大学将校本部整体迁入新校区。

图表及数据来自于软科

雄安新区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载体,已吸引15所北京部属高校入驻。首批疏解名单包括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11所院校,涵盖工科、农林、语言传媒等多个学科领域。2024年成为建设关键节点:7月北京林业大学雄安校区后勤服务楼率先投用,实现校党委跨区办公;12月北京科技大学雄安校区启动首期组团建设,标志着疏解高校进入大规模基建阶段。

随着疏解工作有序推进,雄安新区正加速构建"未来高教之城"的战略定位。数据显示,该区域已形成涵盖理、工、文、体等多学科门类的高等教育矩阵,通过承接北京优质教育资源,显著提升区域高等教育综合实力,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供重要智力支撑。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