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长距离训练的枯燥和沉闷,我更喜欢速度训练课。虽然每一组跑到最后屁股和大腿很酸爽,但是和水队友一起PK的过程很美好、很刺激、也很过瘾啊。”大众跑者(全马PB:243)硕硕在完成2023年度最后一次训练课:间歇400米x20次谈到。
众所周知,中长跑项目,特别是超长距离的马拉松项目强调运动员的耐力水平,但是在顶级对决中,也不能完全忽视速度训练在训练中的重要意义。
速度能力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对于中长跑项目,速度能力主要体现在最大移动速度,也就是跑步的最大速度,也被称作为“绝对速度”。在这个最大速度的跑动过程中,以无氧磷酸原代谢为主。
或许有人会认为马拉松运动员的速度能力是场地赛(1500米、5000米、10000米)能力,严格地讲这并不是纯粹的、真正的速度能力,而是一种有氧、无氧综合能力的表现,或者称为马拉松的“速度耐力”更为合理。
所谓速度耐力是指人体在较长时间保持快速运动的能力。速度耐力训练特点是“负荷大、强度大”,促使运动员心肺功能在较短时间内无法供应足够的氧气。
今天,有幸邀请男子1500米(3:36.49)全国纪录保持者,中国男子1500米国内比赛“金满贯”获得者,窦兆波老师和大家分享三套“速度”训练方法,仅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训练流程:先进行40~60分钟的核心训练(腰腹肌、下肢力量、上肢力量),然后再进行短距离速度训练。如:核心训练:50分钟+速度训练:200米x10次,间歇时间:45秒/个。
训练目的:在机体承受较大核心力量训练负荷刺激的时候,接着进行短距离(休息时间短)速度训练,可强化运动员耐酸能力,更好地模拟运动员比赛冲刺阶段的生理反应。
训练流程:先进行有氧训练,再进行短距离速度训练。如:有氧训练:12公里+速度训练:400米x12次,间歇时间:60秒/个。
训练目的:保持马拉松运动员强调的大负荷训练理念,在运动员身体出现一定的体能消耗时,进行多组数、低强度中短距离速度训练,可强化运动员速度能力和机体耐受力,从而提升运动员在较高心率的情况下,依然可以保持高速度奔跑能力。
训练流程:先进行充分的慢跑热身,再进行短距离(长间歇)的速度训练。如:慢跑训练:4公里+速度训练:600米+300米+150米,间歇时间:8分+5分/个。
训练目的:在运动员充分热身,且体能储备良好的情况下,采取组数少,距离短、休息时间长的速度训练手段,全力提升运动员的绝对速度能力。
总之,大众跑者要想夯实自己的综合运动能力,提升比赛作战力,就要在训练中注重全面发展原则,方能实现个人运动潜能最大化。因此,有氧耐力、速度耐力、间歇训练、核心力量等训练内容,在日常训练中都不可或缺。
另外,从项目特点来说,具备较强速度耐力水平是马拉松运动员的基本素质,也是大众跑者最应该看重的训练内容。
当然,对于年轻的,有天赋的,旨在冲击成绩的大众跑者,在拥有耐力的基础上,再具有较强的绝对速度能力,可以在比赛冲刺阶段会占有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