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5月份,当时北京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头儿,黄火青检察长,他的办公室里突然飘出了歌声。
这首歌是苏联的老歌,名叫《杜娘歌》。唱歌的人嗓音带着点岁月的痕迹,显得有些苍老,但凡是听到的人,心里头那个激动劲儿,可一点不减。
台上唱歌的是位63岁大爷,歌曲还没唱完呢,黄火青就急着喊道:哎呀,原来是你这小子!
一首歌,让黄火青重新翻开了往日的记忆篇章,也让这位63岁的老先生找回了那份曾经的荣耀感。
多才多艺的少年英雄
有个老人爱唱歌,他叫肖成佳。他啊,是红军西路军里走散的一位老兵,以前是在红军红五军团里效力的。
肖成佳老家在江西吉安,他小时候上过两年私塾。到了1928年,江西那边革命闹得轰轰烈烈,那时候肖成佳才12岁,可他也毫不犹豫地投身到了革命里头。
他第一个站出来,加入了本地的农民协会。后来,在党的带领下,他屡次带着一群和他差不多大的年轻战士,参与各种革命活动。他干劲儿十足,虽然岁数不大,但很快就变成了革命队伍里的中坚力量。
肖成佳在1931年参加了宁都暴动,由于他表现得特别出色,年仅15岁的他就被选中,加入了红军第五军团。
这是一队主要由国民党第26路起义的士兵组成的队伍。肖成佳因为识字有文化,又会写又会唱,再加上他年纪轻轻的,所以加入红五军团后,就直接去了政治部,干上了宣传队队长的活儿。
那时候,红军正碰上“反围剿”的艰难时候。经过了五次都没能打败敌人的“反围剿”后,红军就踏上了特别不容易的长征之路。
长征路上困难重重,红五军团作为后卫部队,压力山大。他们得确保大军能安全前行,所以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场激烈的战斗。
肖成佳是队伍里的宣传头头,他不用冲在最前面,但为了给战友们加油鼓劲,他还是选择呆在阵地上不离开。
肖成佳亲身挺过了第五次“反围剿”,他深深体会到战争的凶狠。哪怕目睹了满地尸体的惨状,在“广昌会战”那漫长的18天中,他也没半点退缩。整天站在阵地上,扯着嗓子喊口号,给战友们鼓劲打气。
1935年2月的时候,19岁的肖成佳碰到了他这辈子头一回,也是仅有的一次上阵指挥打仗的机会。
那时候,肖成佳已经从红五军团转到了红九军团。红军第二次渡过赤水河后,朱德老总亲自跑到红九军团那边,给军团长罗炳辉安排了个战斗任务:
要保险起见,让主力部队顺利攻下娄山关,咱们得在川南到娄山关的那条小道上,安排一个排的兄弟守着。他们的任务就是挡住可能会从那儿路过的敌人援兵。
那时候,黄火青担任的是第九军团的政治部主任。接到要打仗的命令后,他立马和罗炳辉简短地合计了一番,随后就把挡住敌人援兵的任务交给了肖成佳。
那时候,肖成佳心想黄火青找他,估摸着是想让他学几首新歌呢。结果一下子给他安排了个打仗的活儿,他心里不由得有点打鼓,想往后缩一缩。
可当黄火青问起他能不能有信心时,他立马大声回应说:能,绝对会把任务搞定!
瞧着肖成佳心里头七上八下的,但还是硬着头皮接下了任务,朱总司令赶紧走上前,轻轻拍了拍肖成佳的军帽,鼓励他好好干,把任务漂亮地完成。
朱老总给了肖成佳打气后,肖成佳信心满满,带着一个加强排就出发了。
在冬天冷飕飕的风里,我们早早就躲在了约好的地方,一等就是快十个小时。后来,敌人的援军到了,看起来有两个排那么多。
碰到敌人后,他们明显没想到红军会埋伏在这儿。战斗一开始没多久,敌人就乱作一团,败下阵来。肖成佳也顺利完成了他的首次指挥战斗任务。
战场清理时,通讯员瞧见肖成佳的右手受了伤,可他自个儿却跟没事人一样,一点都没察觉。
他带着队伍回来时,红三军团已经顺利攻占了娄山关。肖成佳虽然平时主要做政工工作,但能为这次胜利出一份力,心里也是美滋滋的,特别骄傲。
他走丢了还被抓住,幸好母亲花了30块银元把他救了出来。
娄山关战役告一段落后,红九军团又领到了新任务,那就是留在乌江北边,给红军的主力部队打掩护,好让他们能顺利转移。
这次红九军团是头一回自个儿行动,可他们跟党中央断了联系后,愣是跑了千多里地。等他们在西昌跟大部队会合时,居然还给带回了10万银元。
等红一、四方面军成功汇合后,肖成佳又重拾旧业了。他先是在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当上了青年科的领头人,后来西路军成立,他又转到了西路军政治部,专门负责军队的宣传工作。
西路军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朝着河西走廊的方向开拔。当他们走到甘肃武威的古浪县地界时,碰巧撞上了国民党马家军的部队。
古浪峡那地方,红军西路军连续打了三场硬仗,真是伤亡不小。两千四百多名英勇的红军战士,把鲜血洒在了那片战场上。肖成佳也不幸被炮弹碎片打中,浑身上下多处挂彩,最后昏死过去。
肖成佳被卫生员救醒后,因为伤势太重,只能跟着六十多名同样受伤的战友一起转移。他们一路颠簸,只为了能找到大部队的影子。
这天夜里,他们抵达了一个小村子。由于接连几天都在赶路,伤员们个个冻得发抖,累得不行,肚子也饿得咕咕叫。就这么迷迷糊糊的,全都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一睁眼,四周全是马家军的骑兵,我们这些受伤的人,全都被马家军给逮住了。
那时候肖成佳才二十岁出头,长征路上吃得不好,身体又受了重伤,看上去就像个还没长大的娃娃。
马家军一看肖成佳只是个孩子,就没太把他当回事。问清楚他是哪里人后,两年后,就直接把他送回了老家江西,扔进了泰和县的牢房里。
也多亏了敌人没把他当回事,1938年开头那会儿,肖成佳被送回了老家。他老妈咬咬牙,把家里的田地、粮食还有牲口都给卖了,好不容易才凑够了30块银元,这才把他从牢里给捞了出来。
肖成佳被老妈赎回来后,虽然重获了自由身,但跟红军那边是完全没联系了。从那以后,他就听老妈的话,老老实实待在老家种地过日子。
尽管角色转换了,肖成佳的心还是一直牵挂着那些南征北战的兄弟们。因为老妈的坚持,他只能待在家里,有空的时候就怀念一下昔日的战友,等到没人的时候,就哼上几句以前宣传队时学的调子。
江西一解放,肖成佳晓得眼前这些让老百姓当家作主的解放军,其实就是以前的红军,他心里头那个滋味,真是啥都有。
他一方面为全国的解放欢欣鼓舞,但另一方面,心里又因为当年受伤掉队的事儿挺后悔的。为了能和当年的战友重逢,他一趟趟地跑当地政府,反复讲述自己过去的那些经历。
但由于时间过去太久,加上肖成佳手头没有相关的证据文件,所以他的身份至今还是个谜,没法确认。
当肖成佳几乎要绝望,打算就此罢休的时候,管这事的民政局办事员跟他说:要是他能找到以前的顶头上司,让上司给他开一份证明文件,那他红军的军籍就能找回来。
这办法倒也行得通,但想想当年,那么多同志都牺牲了,队伍也是东奔西跑的,现在到底归在哪个编制里,他是一点儿都不知道。人海这么大,要找谁来证实他是个红军呢?
一首部队的老歌,瞬间把人拉回到了过去的时光。
心里揣着那份疑惑,肖成佳只能无奈地再次回到家中,接着去田里干活。这么一来,转眼几十年又过去了。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发展得飞快,农村面貌也焕然一新。肖成佳心里始终装着国家,农活忙完后,他就爱鼓捣那个收音机,听听国家的新政策、大事情。
1979年5月份的一天,他突然在广播里头听见了“黄火青”这名字,这不是他以前的老上司嘛。
又一琢磨,以前的那个老上司,如今已经是北京最高检的一把手检察长了。
他以前当过领导,现在又在北京做事,那肯定能拿出证据来证明自己是红军的一员。
肖成佳心中再次燃起了希望的火花,他没管家人的阻拦,匆匆打包了几件衣物,然后就独自一人奔向了北京。
下了火车,肖成佳没顾上歇口气,就一路打听,直接奔向了黄火青所在的最高人民检察院。
黄火青报上自己的名字,并说明了来意,可值班的小战士就是不肯放他进去,怎么劝都不行。
警卫班头儿瞅见一位满脸疲惫的老人家,就心平气和地问肖成佳是咋回事。然后他跟老人家说,最好还是先离开这里,找个正规的方式联系,别在这儿挡着大门了。
聊着聊着,远处开来一辆车,警卫班长随手一指,对肖成佳说:喏,黄火青检察长的车到了。
一听到“黄火青”这名字,肖成佳心里头就热乎起来,脚底下也不自觉地往那边蹭,就这么巧,站到了轿车的前头。
司机急踩了刹车,警卫班长吓得浑身直冒冷汗。肖成佳顾不了那么多,赶紧冲着轿车大声喊:“老首长!”同时告诉对方自己是谁。
黄火青这时已经78岁高龄了,听见肖成佳的喊声,他便从车里走出来。他仔细瞧了瞧肖成佳,随后就招呼肖成佳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走到办公室里头,他先让肖成佳找了个位子坐下,接着吩咐人给肖成佳端了杯水过来。随后,他语气和缓地问肖成佳:“你自称是我的老下属,那你有啥证据能证明这一点不?”
这事儿也不能全怪黄火青,想当初1936年他们分别后,一晃就是43年没碰头。肖成佳的模样也变了不少,黄火青光靠长相肯定认不出他就是当年的那个“红小鬼”了。
肖成佳琢磨了一会儿,然后对黄火青说,您还记得以前教我的那首《杜娘歌》不?我现在唱给您听听。
熟悉的曲调又一次飘荡在空中,这时黄火青瞧着眼前这个63岁的老农夫,忽然就想起了他年轻时候当宣传队长的模样。
他猛地站起来,一把拉住肖成佳的手,不住地说:“我记起来了,全记起来了!”
43年后,那两双手再次紧紧相握,终于重逢了。
那天,黄火青直接邀请肖成佳到家里住,还吩咐家里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来招待。要走的时候,他不仅亲手给肖成佳写了份证明材料,还精心挑选了好多礼物,让他带回家给亲人。
有了黄火青出具的证明材料,肖成佳这位阔别红军队伍长达43年的老战士,总算是重新归队了。
结束的话到这里,咱们就聊得差不多了。希望这些内容能给你带来点启发和帮助。总的来说,就是希望你在以后的日子里,能更顺利地处理各种事情,过得更加开心和满足。好了,不再多说了,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再和你聊聊。祝你每天都过得精彩,充满阳光!
打从新民主主义革命那会儿起,我们党就带着大伙儿往前冲,为了全中国老百姓能翻身做主,好多英雄好汉都豁出去了。不光是那些在战场上捐躯的烈士们,其实还有好多人在革命路上,因为这样那样的难处,没能一直走下去,算是“走散了”。
长征路上走了两万五千里,光是营级以上的指挥员和战士,就有430人献出了生命。在那大大小小380多场战斗中,死去的革命先烈多得数不清。
长征路上,不少红军战士因为受伤、生病或者饿得太狠,跟不上队伍,走着走着就散了。虽然其中有些战士历经重重困难,最终还是找回了队伍,但更多的人,这一散,就再也没能和队伍联系上。
这些落伍的红军战士,有的惨遭敌人毒手,另外一些则四处漂泊,一辈子带着伤痕,不用真名,过着默默无闻的普通日子。
1986年,为了向那些为中国解放奋斗在艰难革命路上的老红军、老战士表达感激,国家民政部门专门搞了个调查。他们给这些老英雄重新发了荣誉证书,还给了些钱作为补助。
对于那些为革命出过力的人,老百姓心里得有数,不能忘了他们,这荣耀是他们当之无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