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扶苏顺利登基,接下来历史会怎么发展?秦朝还会二世而亡吗?

百年机动站 2023-12-27 07:47:11
前言

公元210年,秦始皇突然离世。在他的遗诏中,原是计划由长子扶苏继承皇位。

然而,赵高和李斯篡改了这一旨意,使得扶苏被迫自尽,转而拥立了秦始皇的第十八子胡亥为帝。

胡亥个性残暴,追求奢华,尽管继承了父亲的贪欲,却没有父亲的雄才伟略。

结果,短短数年时间,大秦王朝这个曾经强盛的帝国就走向了衰败,只维持了14年就崩溃了。

在秦朝灭亡后,人们对秦朝的灭亡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秦帝国灭亡是因为仁慈的太子扶苏没有继承皇位,而继承皇位的胡亥则被认为昏庸无能。

但也有人认为,即使扶苏继承皇位,那么也挽救不了当时的秦朝。

那么,如果当时扶苏在秦始皇身边,并顺利继承了皇位,秦朝的命运是否会不同?是否会迎来新的曙光,继续辉煌?

公子扶苏

扶苏,作为秦始皇的长子,自幼便被父亲所器重。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开疆拓土,统一六国,建立了强大的秦朝。

对于自己的长子,他寄予了极高的期望。扶苏的名字取自《诗经》中的“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寓意着茂盛、茁壮成长。秦始皇以此命名,足以见其对扶苏的厚望与喜爱。

扶苏在成长过程中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与才华。他的仁义品德和深思熟虑的行事风格,在朝廷和民间都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然而,他与父亲秦始皇在治国理念上存在分歧。秦始皇主张铁腕统治,以强大的武力维持国家的统一,而扶苏则更加注重以仁政治理,强调道德教化。

一次,术士们对秦始皇的非议引发了朝廷的动荡。秦始皇大怒之下下令将术士们全部活埋。

扶苏却站出来上书请求父亲宽待术士们,他引用了孔子的言论来阐述自己的观点。秦始皇对儿子的做法感到愤怒,认为他的仁慈和质疑是对自己的不敬。

于是,他决定将扶苏发配到北方前线,协助蒙恬修筑长城,以磨练他的意志和培养他的军事才能。

尽管将儿子发配到边疆看似是对他的惩罚,但实际上秦始皇对扶苏非常器重。

他深知作为帝皇需要有刚毅果敢、坚毅不拔的品质,而扶苏的性格过于温和仁慈。

所以,秦始皇这么做是想让他在战场上历经磨练,可以培养他更加坚强的意志和决断力。

然而,命运却与秦始皇的期望背道而驰。

扶苏在边疆表现出非凡的勇武与刚毅,受到士兵和百姓的爱戴。他与士兵们一起锻炼耐劳的品质,进行军事演练以增强自己的指挥能力,并与大将军蒙恬加深感情,培养自己的得力亲信。

然而,公元210年,秦始皇巡游天下,途经沙丘时病重。他命令宦官赵高写遗诏要求扶苏尽快回咸阳,继承帝位。然而,赵高和丞相李斯以及当时的始皇幼子胡亥合谋篡改了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并伪造了一份遗诏交给扶苏。

扶苏虽然对遗诏的内容心生疑虑,但还是按照遗诏的旨意行事。

那么,如果扶苏没有按照遗诏中的做,而是前往皇宫验证真伪,并且之后顺利坐上皇位,秦朝还会历经两代就灭亡吗?

扶苏当上皇帝,秦朝还会灭亡吗?

说那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首先,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未能彻底消除六国贵族的势力。这些贵族后裔,如张良、项梁等人,始终伺机而动,寻找机会进行反扑。他们的存在对秦帝国的稳定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其次,秦始皇在位期间,不仅大力修建阿房宫等庞大工程,还进行了大规模的土木工程。

而在秦始皇去世后,阿房宫的修建工程虽然暂时得到了停止,但随后胡亥即位并继续了这一工程,这更加加剧了民众的愤怒和不满情绪。这些巨大的工程项目不仅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影响,也加重了他们的不满情绪。

另外,秦始皇在建立新王朝之初,本应休养生息,稳定统治。然而,他的一系列政策却导致了生产的严重下滑。

经过战国之乱和大规模的征召,秦国的经济基础已经十分脆弱。秦始皇未能认识到这一点,而他的儿子胡亥更是沉迷于享乐,对国家的困境视而不见。

最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政策,旨在消除反对声音,巩固统治。然而,这一行为对文化传承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许多珍贵的文献资料因此失传,使得我们对秦朝以前的历史和学术思想的理解变得困难。这一政策不仅遏制了思想的自由交流,也阻碍了文化的进步。

那么,如果公子扶苏继承皇位,可以避免秦朝的灭亡吗?

答案是,会。

首先,稳定国家局势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支撑。在秦朝时期,边疆地区是重要的军事重地,驻扎着大量的军队。

秦始皇将扶苏流放到边疆,与士兵们一同生活和训练,意在锻炼他的意志品质和军事能力。通过与大将军蒙恬的朝夕相处,扶苏不仅能够积累军事指挥经验,还能培养自己的亲信势力。

这些经历为扶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使他具备了稳定国家局势和维护社会安定的能力。

其次,秦朝的灭亡始于农民起义,其中最著名的便是陈胜吴广起义。农民起义的根源在于社会矛盾的激化和民众生活的困苦。

秦始皇时期的暴政和对儒家的打压政策加剧了社会矛盾,使百姓生活更加艰难。

如果扶苏继承皇位,他可能会调整政策,改变父亲对儒家的打压态度。这将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

扶苏的政治主张与百姓的诉求相契合,即追求生活安乐。如果皇帝与百姓的目标一致,那么农民起义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

此外,扶苏深受人民爱戴,这与他的仁爱之心和轻视他人的性格有关。他关注民生,对百姓的疾苦感同身受。

这种爱民如子的品质使他赢得了民众的信任和支持。在陈胜吴广起义中,民众对扶苏的贤德之声和项燕将军的爱护士兵印象深刻。

这就说明民众对扶苏抱有很高的期望和信任。

结语

总的来看,如果当时扶苏没有死,而是顺利的继承皇位,那么即使秦国不会在扶苏的手中大放光彩。

那么也不会像胡亥那样,短短数年的时间便使秦朝人奋斗几百年才建起的王朝灰飞烟灭,

但,历史之中,没有如果。

参考文献:《史记》《资治通鉴》《诗经》

王子今: 秦直道与公子扶苏被赐死的背后.

0 阅读:28

百年机动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