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清太宗皇太极的弟弟。他虽然只活了三十九年,但这三十九年可以说是“半生戎马半生王”。
在他的后半生中,有两次机会可以谋求皇位。
第一次是清太宗皇太极猝然离世时。因为没有指定继承人,所以当时已经是和硕睿亲王、并且统摄朝廷六部的多尔衮具备强大的竞争力。
但由于他的身份是“皇弟”而不是“皇子”,不符合满族传统,而且也有其他的有力竞争者对皇位虎视眈眈。所以在经过慎重思考后,多尔衮认为此时自立的条件并不成熟,于是放弃了争夺皇位。
第二次是多尔衮率军灭亡李自成带领的农民军和南明的弘光政权后,一时间军功显赫,无人能及。此时的顺治皇帝不过八岁,他若拥兵自立,取顺治皇帝而代之,可以说机会很大。
而且不止是此时,自公元1645到公元1650年,多尔衮随时可以称帝,他的地位、权势都在一步步提升。
入主北京城后,多尔衮的礼仪排场逐渐跟皇帝相同;他以“不方便”的借口将皇帝玺印拿到了自己府中;还把一切政务大权都掌握在自己手上,不请示皇帝的意见而自行下旨……可以说,他除了没有皇帝之位,其他一切方面都已经等同于皇帝。
既然如此,那多尔衮为什么没有干脆登基上位、做一个名正言顺的皇帝呢?这是否和他的嫂子孝庄太后有什么关系?
少年崛起多尔衮八岁的时候,就与其两位亲兄弟阿济格、多铎分别成为九位和硕额真(满族语,汉语为“旗主”的意思)之一,得以参与国政。
努尔哈赤在位时,随着势力的逐渐扩大,他先将麾下势力分为了 “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四旗,后来又加“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正式形成了“八旗制”这一军政民生合一的清朝根本制度。最高统治者统领正黄、镶黄两旗,其子侄统领其余六旗。
不过努尔哈赤只自领两黄旗的四分之一,余下的部分交给了多尔衮三兄弟。
公元1926年,努尔哈赤病逝,皇太极继位。皇太极重新调整了八旗的分配,他在将两黄旗收入自己麾下之后,将正白旗交给了的多尔衮的亲弟弟多铎统领,而多尔衮归于其哥哥阿济格统领的镶白旗。
十六岁的时候,多尔衮和多铎跟随皇太极出兵蒙古察哈尔所属部落。在战斗中表现勇猛,立下战功,得到了皇太极的赞誉;同年,取代其兄阿济格成为镶白旗旗主。
其后几年,多尔衮跟随皇太极到处征战,在战斗中磨砺了自身,也表现出了其英勇善战的一面。在一次军事会议上,皇太极在攻打明朝、朝鲜、察哈尔这三个地方之间犹豫不决。多尔衮给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说服皇太极主攻明朝。在他的提议下,后金(清朝的前身)各旗多次深入明朝境内,给予了明朝政府沉重的打击,也为清朝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经过多年征战,后金已经征服了蒙古大多数的部落,只有北元(北元即明灭元后,元朝遗老组建的政权)最后一位大汗林丹汗率领的察哈尔部不肯投降。
公元1635年,林丹汗病逝。得此消息后,多尔衮在皇太极的命令下,率军前往察哈尔部招降。此次招降的进展十分顺利,林丹汗的两位妻子及其儿子都向后金政权表示了臣服,林丹汗之子还献上了元朝的传国玉玺。
这次出征虽然没有战事军功,但其代表意义极为巨大。后金政权降服了蒙古所有部落,还得到了元朝的传国玉玺。皇太极因此改族名为满洲(之前为女真族),改国号为大清。此前的后金政权是女真族自立的国家,而皇太极得到玉玺后,就可以被视为接过了皇权正统,可被称为“天子”,自此称帝便是名正言顺。
因此,多尔衮被皇太极封为和硕睿亲王,得到了更多的重用,当时年仅二十四岁。
1636年,皇太极称帝之后,因朝鲜拒绝承认其正统帝位,仍然拥护明王朝,所以皇太极御驾亲征朝鲜。清朝军队发挥了他们善于骑射、野战的优势,不理会朝鲜的城池,而是长驱直入朝鲜腹地,直达其首都汉城。朝鲜国王被迫退守山城,拒不投降。
于是皇太极命多尔衮率军进攻江华岛,拿下了朝鲜诸多权贵和王室子孙。这个消息成为压倒朝鲜国王仁宗的最后一根稻草,次日便出城投降,向皇太极称臣。
1638年,皇太极将多尔衮任命为“奉命大将军”,南下征明。多尔衮率军一路势如破竹,在明朝内部往返扫荡,如入无人之地。此次战役中,他攻陷、招降城池42座,俘虏人、牛马等共计26万。
1641年---1642年,史上著名的“松锦之战”开启。明清两方各投入了十数万大军参战,清军以多尔衮为最高统帅。历经两年激战之后,明军惨败。
多尔衮不仅军功赫赫,在朝政方面,皇太极也十分信任他的意见。清朝仿制“六部”官制时,皇太极便将统辖所有官员的吏部交给多尔衮管理。在他的建议下,皇太极对朝廷管理部门又做出了重大调整,确定了后来的八衙官制。
自此,清朝文臣武将、甚至王公贵族的升迁任命的权力都把握在了多尔衮手中。其在清廷的权势如日中天。
入关征战1643年,皇太极突然暴毙。这件事情的发生使得满清朝内人心动荡,因为皇太极此前并没有定下继承人,此时有能力竞争的人纷纷展开了行动。
经历过一番明争暗斗之后,混乱的局势渐渐清晰。最后只有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以及多尔衮成为皇位的有力竞争者。轮军功,两人都不差;论地位,两人都是亲王;论官职,一人掌管户部,一人掌管吏部,都是位高权重。
当然,从实际的影响力来看,多尔衮一定是比豪格的势力更加强大。但此时尚处于清朝初期,皇室各旗在皇位归属权上的声音还很大。八旗之中,两黄旗明确支持豪格,两白旗明确支持多尔衮,余下四旗态度暧昧。
在这样的情形下,多尔衮虽然比对方强一点,但是并不足以支持他以武力方式强行登基。最后多尔衮和其他各大权贵议定,由皇太极的儿子、当时仅六岁的福临(即顺治皇帝)继位皇帝,而多尔衮则和郑亲王济尔哈朗一起作为福临的辅政亲王。
多尔衮此时选择福临当皇帝,与孝庄其实没有什么关系,完全是因形势所迫。他自己没有办法当皇帝,但是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强大的豪格当上皇帝,所以只能选择这样一个折中的方案。
顺治继位之后,大皇子豪格不甘心这样的局面,仍然谋求皇位,被多尔衮找了个借口贬为庶民。从这一点也能看出,多尔衮当时在清廷拥有何等滔天的权势。
清廷皇帝暴毙,但所幸并没有因此而爆发内乱,在多尔衮等一众人的努力下,波澜微起便被压了下去。
同时,关内的明王朝就显得十分难过。1644年,李自成率领着农民起义军攻克北京,崇祯皇帝自缢于景山。明王朝覆灭。
同年四月,吴三桂向清朝请兵援助,希望借清兵之力消灭李自成。多尔衮答应了吴三桂的出兵请求,但他巧妙利用了李、吴二人的心理和矛盾,迫使吴三桂成为了清兵入主中原的炮灰。
李、吴双方在山海关大战,二者都损失惨重。此时清军才出来收尾,不费吹灰之力便击溃了李自成部,李自成率残兵逃回北京,然后又一路南下逃遁。于是清廷正式入主北京城。
在清军占领北京之初,多尔衮停止了强制给汉人剃发的行为,还为死去的明朝崇祯皇帝发丧,以此博得汉族士绅的好感。待北京的形势稳定之后,便派人去请顺治皇帝来北京登基。
在顺治皇帝到达北京后,即封多尔衮为叔父摄政王,为多尔衮建碑记功。
而这样的手段自然不是他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可以想出来的。要么是孝庄太后教给他这样做,以此来拉拢多尔衮;要么这根本就是多尔衮自己的主意,目的就是提高自己的地位,凌驾于诸亲王之上。
摄政王爷清政府入主北京之后,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农民起义军和明朝残留的势力都不堪一击,不到半年便纷纷被清军剿灭。一些残军败将纷纷逃亡更南方的荒芜之地,再也不成气候。
此时多尔衮已经将目光投往朝堂之上。清朝刚刚吞下偌大的明朝江山,而且朝中吸纳了大量的旧明官员。这些官员在方便清朝统治旧山河的同时,也将他们之前的党争带了过来。
所以,此时的清朝看似无比强大,“一言出,八方从”,可实际上隐患很大。有满族和汉族之间的民族矛盾、中央和地方的权力矛盾、贵族和百姓的阶级矛盾、朝廷内部拉帮结派的势力矛盾……
这些重重矛盾,让多尔衮不敢轻易动干戈而造反。在他的心里,满清政府的稳定大于一切,他一旦起兵,无论是被打压下去的明朝残留还是农民势力,甚至清朝内部的其他各旗,都可能将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江山大一统局面破坏一空。
至于他自己坐不坐皇位,反正他现在手里的权力已经跟皇帝一般无二,而且小皇帝根本没有能力反抗他,所以要不要那个名分,对他来说影响不大。
结语从清朝的角度出发,多尔衮在皇太极期间征战蒙古、明朝、朝鲜,为后来大清入关、建立起大一统的统治王朝功不可没。
在他权势滔天的时期之所以没有造反,主要还是考虑到刚刚成立的清政府看似强大,实则内忧外患,稍有不慎便会四分五裂,将他父亲、兄长以及他多年的努力化为乌有。和孝庄太后的关系并不大。
顺治皇帝和康熙皇帝都是孝庄一手带大的,对她的感情极深。顺治皇帝在多尔衮死后掘坟削爵,康熙皇帝继位后反而为多尔衮平反。如果孝庄太后真的和多尔衮之间有什么说不得的秘密,那由她带大的两位皇帝不会对待多尔衮有如此之大的区别。
参考资料
1. 《旧满洲档·昃字档》
2. 《满文老档·太祖》
3. 《清史稿》
4. 爱新觉罗·多尔衮
他要是有个仔你看他抢不抢?
啥叫不敢造反,特马的是他想不想做皇帝吧,一个寡妇带着自个娃没有多尔衮支持下顺治做屁的皇帝,喜欢孝庄应该是真的,为了个女人放弃皇位也不容易,多少人为了争帝位撕逼的血流成河的。。。
乾隆平的反,小便彻底胡说八道[笑着哭]
十个扣着的碗里有一个鸡蛋,其它七个碗掀开没有,蛋就一定在另外三个里,掀开八个,留在另外两个里!顺治有可能就是多尔衮和孝庄的儿子,对于一个在外长期征战的帝王来说,这完全有可能的!如果这是个秘密,那只有庄和衮知道,顺治都不知道!多尔衮在顺治还活着时,北京的府邸正房为三重檐或许在告诉顺治什么。
人家历史上就没啥关系[笑着哭],主要是孝庄秘史搞得
多尔衮没儿子,这是硬伤[得瑟]
努尔哈赤1926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