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辕门射戟”之后,就再也没人敢质疑“人中吕布”的含金量了?因为150步的距离只是弓箭的射程极限,但绝不是吕布的极限。
毫不夸张的说,翻遍《二十四史》,所有展现个人勇武且极具行为艺术的描写,唯一能和“霸王举鼎”相媲美的也就吕布的“辕门射戟”了。
很多人都以为辕门射戟只是《三国演义》作者为这位演义第一猛将增添的一段艺术创作,但读过正史才知道,罗贯中并没有过多的夸大吹嘘。唯一的不同就是演义中明确了个“150步”的距离,而正史中只说在营门立了一只戟,没有说距离。
但据史料记载,吕布当时率领的人马是步兵1000人、骑兵200人。结合所带兵马的规模,应该说辕门至营门150步的距离算是比较合理的推算。而且就射戟的难度而言,正史要比演义大得多。
东汉时一尺约为24厘米,秦代以后六尺为一步,也就是说一步大约为1.44米,而150步就是216米,这几乎已经是古代弓箭的极限射程了。
要知道,现代奥运会中的射箭比赛,距离也才70米,箭靶面积为122平方厘米,而且还是在室内无风的条件下进行。
而吕布射的也并非演义中说的方天画戟,而是普通的“卜字戟”。根据出土的东汉铁戟实物可知,卜字戟长约48厘米,小枝长约23厘米。也就是说,吕布在200米以外的距离、无视风力等因素、用传统弓箭射中了一个面积不足80平方厘米的细长型目标。这实在是有点匪夷所思。
其实,别说我们普通人不信,就连当时久经沙场的刘备和纪灵也不信。
三国志的原文是这样描写的“布举弓射戟,正中小支,诸将皆惊,言将军天威也。”而在所有被惊的亚麻呆住的将领中,除了刘备和纪灵外,当然也包括了关羽和张飞,这就是绝对的实力所带来的碾压感。
他们也不敢相信真的有人能在这么远的距离,射中这么小的目标,因此才会赞叹吕布的行为是“天威”。若不是史书中有“举弓射戟”四个字,我宁愿相信辕门射戟是将铁戟像标枪那样投掷出去。
自从吕奉先同志当众露了一手神技之后,常年稳坐“三国喷子排行榜”前几名的张飞就不敢再小瞧这个三姓家奴了,对吕布的谩骂也永远停留在了道德层面。而视天下群雄如鼠辈的关二爷,也是在吕布死后,才敢见谁都说是插标卖首。
只能说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纸面和理论上的标准,都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