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四方面军猛将如云,许世友和王近山都是典型代表。建国后有一个时期,南京军区里老四方面军的将领极多,并且都在司令部里任职。1969年王近山也到了南京军区、出任副参谋长,当时许世友是大军区司令,聂凤智担任副司令员,肖永银是参谋长。这个几个开国将军,无一例外都出自红四方面军。

不过只有王近山的情况特殊。他的革命资历,自然比不过老首长许世友,但却比聂凤智和肖永银突出。为什么在这四个人里面,王近山的职务最低呢?军区副参谋长相当于正军级干部,要知道王近山早在1952年,就被定了副兵团级;此前抗美援朝时,他还实际指挥过志愿军第3兵团。

王近山的职级有落差,是因为他跟前妻韩岫岩的那场离婚官司,导致丢了职务、还被下放河南黄泛区农场劳动。若不是许世友向中央求情,这时候王近山还来不了南京军区。所以1969年他能当时大军区副参谋长,已经感到很庆幸了。虽然跟巅峰时期没法比,但能回到钟爱的人民军队,心里非常温暖,很感激许世友的无私帮助。
许世友也是粗中有细。他没有贸然去跟毛主席要人,而是趁着进京参加中共九大的间歇,顺势向伟人提了这件事,果然奏效。这一年许世友刚刚当选为副国级的中央政治局委员,说话是有些分量的,加上主席多年来一直器重许司令,便给了王近山一次机会。

不过王近山来到南京后,军区工作人员公事公办,没有仔细“研究”四方面军将领间的战友感情,严格按照正军级干部标准,给王近山提供了一套住房。王近山如果自己住,面积肯定是够了,但他的孩子多,住宿条件就显得有点紧张。

王近山是出生入死几十年的老革命,并且前段时间又在农场吃了不少苦,哪里还会在乎这些外在条件?在他看来,在南京有房子住就很满意了。但这件事情,许世友知道后却非常不高兴,批评下属办得太不妥当。
后勤部门解释说:这是按照军区规定分配的,并且高级干部的住房目前比较紧张,没有其他地方能腾出来。不解释还好,下属这么一说,许世友更加生气了:王近山是老革命、立过很多功劳,没有房子就把我的给他!我明天就搬家。
许世友为人很讲义气,他不是在说气话,后来果然搬离了南京市人和街11号的住所,去中山陵5号住了。红军时王近山是许世友的直接下属,许世友能这么做,确实非常顾念战友情。王近山却感到过意不去,怎么能让许司令给自己腾地方?奈何木已成舟,他也只好住进老首长倒出来的房子,这次又欠了许世友一个大大的人情。

王近山重新回到军队,离不开老战友们的帮助和关怀;他也确实变了,不再像过去那样张扬高调,而是俯下身子当好自己的副手角色。以前肖永银是他的副职,现在却是正牌参谋长,自己成了肖永银的直接下属。但王近山态度非常谦恭,每次进肖永银的办公室,都会先敲门再进,几乎事事请示领导,不自己做主。这搞得肖永银很不好意思,还一个劲地站起来,叫王近山“老首长”。

许世友看到王近山的状态越来越好,十分欣慰,告诉他还有什么需要帮助、需要配合的,尽管告诉自己。1973年许世友接到中央调令,不得不离开坚守了18年的南京军区司令员岗位。他放心不下王近山,临走前单独与王近山喝了一场酒,两人都流下热泪。
王近山本想为军队多发挥一些能力,补上前些年被下放的遗憾,奈何1974年被确诊为癌症,这对他是很沉重的打击。但越是面对这种糟糕的情况,王近山反而鼓起勇气和精神,百倍珍惜工作时间,为南京军区发展提了不少好的建议和思路。

1978年5月王近山因病不治,他的身后事也是几位四方面军老友操持的,聂凤智、肖永银都出了不少力。而王近山早早离世,最难过的还是许司令。这时他已经在广州军区任职,得知噩耗后失声痛哭,难过得两天两夜没有合眼,并且亲自去南京参加了挚友的追悼会。
本栏目由军事历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军情、军史、战史、国际关系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全貌,带来精彩细节。作品覆盖图文、视频、音频领域,欢迎关注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也欢迎您点赞、评论支持,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本文全网同步,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