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处处碰壁,富士康终于认清现实,中国市场才是大本营

无良猫 2021-04-27 22:51:21

富士康宣布在美国建厂时,国内不少消费者都对此持消极看法,一方面认为富士康更倾向于美国;另一方面认为,在复杂形势下,富士康的美国之旅不会很顺利。

果不其然,曾高调宣布赴美建厂的富士康在美国处处碰壁。

三年前,富士康决定远赴威斯康星州建设百亿液晶面板厂,并宣称要创造1.3万个就业岗位。富士康的一系列“画饼”行为,都是为了换来当地数十亿美元的减税优惠。

4月21日据路透社等外媒报道,富士康与威斯康星州达成新协议。

该协议约定,2026年将在当地投资6.76亿美元,加上2017年以来投资的9亿美元,共计15.76亿美元。

相比最初宣称的100亿美元投资计划,缩水幅度达到84.24%。此外,富士康还将计划新增的就业岗位,从1.3万个减少至1454个。

就在新协议达成当天,威斯康星州州长公布了一份,“随着富士康投资大幅缩水,该州也将把授权用于该项目的税收抵免,从28.5亿美元,减少至8000万美元”的声明。

由此可见,富士康这次的美国之旅并不愉快,而同时,富士康也终于认清现实。

4月24日,富士康周口科技工业园一期项目开工。笔者了解到,周口科技工业园是周口市政府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总投资15亿元,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产值约31亿元,可提供3万左右的就业岗位。

相比在美国建厂的项目,富士康的这一项目被普遍看好。因为在笔者看来,富士康在美国建厂面临的困难,在中国几乎都不存在。

首先,在中国建设工厂有成本优势。不管是建设用地成本还是劳动力成本,中国显然要比美国更低,这有助于富士康新工厂建成后回本。

这是包括特斯拉在内的海外企业,都愿意来中国建设工厂的重要原因。有预测数据显示,在中国制造特斯拉,生产制造成本至少要比美国制造低20-30%。

其次,中国有产业链供给优势。这一点从疫情爆发期间,中国经济复苏最快、中国企业产品供应一直没有明显中断等就可以看出,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最高效的产业链供给。

这也是许多国产品牌敢于在海外大范围发展的原因之一,他们背靠的是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

显然,中国市场才是富士康的大本营。

文/谛林 审核/子扬 校正/知秋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