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会晤乌外长,被遗忘的中乌友情!乌克兰卖了我们多少核心技术

锻炼行者 2025-02-19 15:53:20

近期,中国与乌克兰进行了会晤。中国外长王毅重申,乌克兰始终被视为中国的友邦与合作伙伴,并倡导促成各方均能接纳的和平解决方案。

实际上,尽管俄乌冲突吸引了广泛注意,但早在2011年,中国与乌克兰已确立了战略伙伴关系。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确实接过了苏联的主要遗产,而乌克兰亦获得了包括关键技术和重要军事资产在内的部分遗产,此中包括先进的核技术与设施,一度使其被视为潜在的核大国之一。

乌克兰独立逾三旬,虽拥有丰饶土地与核武资源,然经济发展未见显著成就,曾受美国影响而弃置核武,晚年则倚赖变卖资产以维系经济运作。

彼时,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崛起持有高度警觉,并企图遏制之,实施了严格的科技封锁。基于审慎评估,中国选择了乌克兰作为策略突破的方向。

两国接触后发现双方需求高度吻合。

乌克兰鉴于其装备销售需求与中国的技术创新需求相契合,决定与中国展开合作,向中国转让了大量核心技术。

这些技术涉及航空、船舶、燃气轮车、战机发动机等产业领域,恰好对应了当时中国的工业需求。

航母技术:

1998年,中国花费2000万美元向乌克兰收购了苏联遗留的“瓦良格”号航母项目。此交易的实际意义超越表面——乌克兰不仅转让舰体,还秘密交付了完整的设计蓝图与核心专业技术。资料涵盖航母的结构蓝图、动力系统指标,以及舰载机的降落程序等信息。

据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布,辽宁舰的改装工程历时10年(2005年至2012年),总投资逾30亿美元。乌克兰专家团队全面参与项目,尼古拉耶夫造船厂派遣逾五十名工程师,专注于动力系统兼容性难题的解决。

导弹技术:

1.2以亿美元为代价,实现了对R-77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之主动雷达导引头关键技术的成功转让至中国。

此行动不仅推动了中国与乌克兰在军事技术领域的协作,亦对中国国防工业的成长造成长远效应。借助此次技术引进,中国成功开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霹雳-12”型空对空导弹。

该导弹性能出众,射程达70公里,较之俄罗斯的R-77导弹,展现出明显的性能优势与提升。

除了R-77导弹技术转移外,乌克兰亦向中国提供了R-27导弹改良版的技术支持,此举为中国的导弹技术发展与革新奠定了稳固基石。

依据乌克兰提供的R-27改进型技术,中国军事技术人员经持续研发,已成功制造出射程达130公里的"霹雳-15"空对空导弹。

该导弹的问世显著提升了中国空军的远程攻击能力,并象征着中国在空对空导弹技术方面取得了关键进展。

气垫艇技术:

3.15以亿美元计的交易中,涉及自乌克兰引进四艘先进的“欧洲野牛”级气垫登陆艇,同时获取了相应的技术转移授权。

该气垫登陆艇展现出显著的运输效能,可承载三辆主战坦克或是140名配备齐全的士兵。

该装备的最大航程可达300海里,此性能大幅增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两栖作战效能,有效支撑了海上快速投送与滩头作战的需求。

燃气轮机技术:

面对俄罗斯停止供应M-70型燃气轮机的挑战,乌克兰采取行动,重启了UGT-6000生产线的运营。

此举不仅对乌克兰工业构成关键支撑,亦对中国海军现代化进程产生显著促进作用。

具体地,重新启动UGT-6000生产线为中国的052D型导弹驱逐舰及更先进的055型大型驱逐舰提供了动力系统解决方案。

在中方投资的驱动下,乌克兰的UGT-25000燃气轮机技术实现了在中国境内的产业化生产。此举不仅为中国的海军建设提供了关键的动力解决方案,而且显著提升了中国在该技术领域内的自主开发能力与创新活力,加速了相关技术的本土化发展与进步。

舰载机技术:

在核心航空技术领域,乌克兰发挥着关键作用。该表述澄清了俄罗斯向中国提供苏-33原型机与技术文档的关键作用,此举措显著助力了中国在开发国产歼-15舰载机项目上的进展。

采用此策略,中国成功地汲取了乌克兰在舰载机技术领域的丰富知识与经验,显著减少了技术研发过程中的潜在障碍与延误,极大地加速了中国舰载机技术的进步与完善。

原本两国若持续合作,其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将极为显著,然而,鉴于乌克兰危机之后,亲西方政权的崛起导致了中乌军事合作关系的显著下滑。

2.5资金总额为亿美元。

尽管2020年国际仲裁机构判定乌克兰应向中国支付45亿美元赔偿,但至今乌克兰未执行此判决。

当前,乌克兰与美国的关系密切,然而,我们秉持不偏不倚的原则,对待各方立场公正平等,始终坚持通过和平对话途径解决现有争端。

1 阅读:90

锻炼行者

简介:谢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