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相信大家都打过,但是你有没有思考过这么一个问题?
为啥有些疫苗要打在大腿上,有些疫苗却要打在肩上?还有些是皮下注射,皮内注射,肌内注射?为啥打个疫苗注射这么多花样?今天禚医师告诉你答案。
疫苗注射的方式为何奇奇怪怪这么多花样?
其实说破了天就是一个理由,就是尽可能地让人体识别疫苗中的外来物质,同时减少疫苗对人体的伤害,让人体充分识别后做足准备,以应对未来可能感染的风险。
而疫苗的制作过程,有效成分,以及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就是这些原因决定了注射的部位和方式。接下来我们举几个例子。
我们以最常见的狂犬疫苗为例。
1、为什么狂犬疫苗不能打在屁股上?必须打在三角肌内呢?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我们体内的抗原提呈细胞。免疫程序能够顺利地完成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步骤
一、弱化或者灭火的微生物抗原成分,简单地说就是含有致病菌或者病毒的本质成分。二、接种到人体以后,人体内必须有足够的可以识别这些外来物质的免疫细胞,并第一时间将其转换为内部信息。三、抗体产生要及时,不然就无法应对可能发生的感染。
狂犬病毒致死性100%,一旦发病就无法逆转。而狂犬病的发病潜伏期根据咬伤部位不同时间也不同,一般靠近手足、脑部、生殖等神经复杂丰富的地方最短。
如果一个人被咬伤后选择将疫苗接种在臀部,臀部的识别疫苗细胞很少,产生的抗体周期太短,抗体也更少。这样就无法及时产生有效保护机制,病毒很可能就提前一步,导致无法挽回的结局。

因此狂犬疫苗注射必须选择免疫细胞丰富的地方进行注射,且第一时间让免疫细胞识别才有能力挽狂澜避免疾病发生。
2、卡介苗为何必须皮内注射,而不选择其他方式呢?

所谓皮内注射主要是将疫苗成分注射到真皮之中,也就是介于表皮和皮下组织之间。一般注射的时候倾斜角度在10-15°之间,不可有太多偏颇。
那为何卡介苗不能肌肉内注射呢?这是因为卡介苗种含有的成分是活的,不同于狂犬疫苗,卡介苗也就是说它是由真正的病菌经处理后制成的活菌苗。之所以不直接直接注入人体就是考虑到可能引发的严重的局部反应和全身播散性感染。
而在皮下表皮种含有丰富的树突状细胞,它的存在不仅可以迅速识别卡介苗,而且由于皮内没有太多的神经和血管不能像肌肉那样引发大范围的扩散。

卡介苗接种后的反应
如果肌肉内注射,扩散的范围可想而知,因此皮内注射既保证了安全,又提高了接种的有效性。
疫苗的类型有很多,每种疫苗都有适合它的接种方式疫苗的制作工艺相对复杂,但是疫苗的成分一般离不开以下几种:
减毒活疫苗像卡介苗,容易扩散和感染的一般皮内注射;其他病毒减毒活疫苗,由于可以在细胞内复制,具备一定的扩增和散布风险,为此需要皮下丰富的单核细胞来处理,通常选择皮下注射:,这样即降低了对血管损伤的风险,又避免了扩散。
除此婴幼儿以外,成人的疫苗绝大多数都选择在上臂处三角肌接种。因为这个部位不仅接种方便,而且距离人体颈部的免疫器官也相距较近。都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产生应答,确保疫苗的有效性。

现在您知道为什么不同的疫苗需要采用不同的接种方式了吗?
综合考虑就是疫苗是否具备感染与扩散的活性,是否对血管、神经的损伤、是否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产生活性。为此才会有如此多的接种花样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