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教授:大家现在千万不要买房,因为房价将会断崖式下跌

悟道空间 2025-03-20 14:45:32

先别纠结于网上那些专家的乐观预测,把几个实在的数据摊开算一算,就能明白为什么接下来房价会撑不住。

房子早就不缺了。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里,中国城市人均居住面积已经冲到50平方米,北上广这些城市算上没办证的「老破小」,数字还得往上跳。

现在盖好没卖掉的房子有6亿平方米,民间的空置住房加起来超过60亿平方米:把全国的租房客全塞进去都装不满。

从地方情况看,即便南昌这样的二线城市,空置率都超过了20%,房产供需失衡早已打破核心地段的保护结界。

花钱买房的人正变得越来越少。

去年开发商到位资金下降了13.6%,银行借给房企的钱每100块里就有15块是利息。

更关键的是,中国65%的城镇化率只剩下最后5%的增长空间,那些进城打工的、年轻人结婚的刚需早被这二十年的造房潮消化完了。

去年全国人口还出现了85万的负增长,等过两年连在校大学生都会大幅减少:这可是过去二十年最坚挺的购房主力军。

开发商的困局直接卡死了退路。

上市房企平均负债率已经突破80%,重点企业动不动超过100%,这意味着很多公司卖房收回来的钱连还债都不够。

在资金压力下,市场出现开发商抛售库存和业主批量挂盘的双重挤压,部分央企项目已经出现备案价八折促销的情况,债务警报正在逼着整个行业进入甩货周期。

这种趋势在日常经济活动中已有显现。

有些购房者发现前几年托关系抢到的团购房源突然开放退订通道,某些地区的租金回报率甚至跑不赢定期存款。

当二手房新增挂牌量连续20个月攀升,说明越来越多持有者开始正视房产的流动性风险。

当然会有人说「大城市核心地段永远涨」,可问题是这些「优质资产」早就不属于普通人能买的范畴了。

上海外环内的三居室,即便月入3万的家庭也需要不吃不喝三十年才能全款购得,而当下3%利率的经营贷实质上构筑了新的资产门槛:有产者用金融杠杆加固护城河,无产者连入场筹码都被通胀稀释。

教授说现在要耐得住性子,是因为真正的转折点还没到。

全国土地财政依赖度从前年的42.5%降下来需要时间,存量房全面入市还得熬过法拍房暴增的阶段,开发商现在打折促销的手段顶多算热身。

手里攥着现金或者能租到稳定房子的人,完全可以等这波冲击彻底释放再做打算:买在高位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谷底有多深。

0 阅读:13

悟道空间

简介:体制内奋斗十余年,见了太多,想说点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