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俱神生典雅传情—当代著名女画家蒋采苹作品(乙巳新春展)赏读

美术人冯宜玉 2025-02-20 18:48:25
形俱神生 典雅传情——当代著名女画家蒋采苹先生作品(成功美术馆乙巳新春线上展)赏读

拾玉镯

舞蹈、戏曲、绘画均是最典型的艺术形式,而以舞者、戏曲人物为表现对象的绘画创作,则是以艺术的形式对艺术的再加工、再创造,这不仅是对舞蹈、戏剧服饰、动作、故事、人物形象的画面叙述呈现,也更见不同艺术形式的创作者们,超越时空之下精神交融、思想碰撞的艺术审美反映。譬如“成功美术馆馆藏当代名家作品乙巳新春线上展”上介绍的,当代工笔重彩女画家蒋采苹先生的《拾玉镯》《印度古典双人舞》两幅,即是其笔下典型的舞蹈、戏曲人物绘画艺术佳作,亦于鲜明的或舞或戏装束、动作、情节等画面形象“结言端直”逼肖塑造中,而见客体对象生动的人物性格、显著的精神意义表达;也更于这形俱神生而神完气足的画面人物塑造中,又见画家给予其中的典雅情志抒寄。

鲜活的艺术形象反映,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是需要恰当的形式语言具象化、肉身化表达的。如蒋采苹先生的这幅“结言端直”而能“怊怅述情”的《拾玉镯》一作,即是取京剧大戏《法门寺》的重要“由头”一折中,男女主人公孙玉娇与傅鹏,以丢玉镯、拾玉镯为之因由,继而表达爱慕、传情递意的剧情场景,为其画面绘写落脚点的以形写神创作。

印度古典双人舞

画家臻入化境的用笔提按徐疾勾勒、线写纵驰折转组合、曲直粗细随宜而运,立足舞台剧妆的典型衣帽样式表现、简洁鲜明设色填染、精微纤巧纹饰绘写,乃至女主人公一臂侧面向下而指捻巾帕,一臂正向弯曲而手举玉镯,又亭亭玉立抬眼端详细瞧的活泼形姿呈现,以及男主人公水袖收起、双手捧扇,还举步欲踱、侧身回望的紧张情态淋漓尽致表现……这些既见戏剧场景中美感十足的身段、动作、手势、步态、眼神等,典型又虚拟程式的贵在得意而绘;亦是画家的绘画艺术运思再创构中,围绕“玉镯”的丢放、拾取、端看,及至再丢弃、再拾起、试戴、藏起等故事发展情节,而凝滤取舍强调之下的典型瞬间抓取彰显。同时亦可见画家由形及神的艺构,应目会神之下让观者脑海中浮想联翩产生的,紧张、羞赧、纠结、欣喜等的画面对象人物情绪流动变化和激烈思想斗争体验。及由此形神俱彰的雅致清新画面绘写创造里,所透射出来的画家对主人公纯洁天真、聪明活泼,及敢于表达爱慕、勇于追求爱情的墨彩画写赞赏。

绘画是基于心灵的表现、源自情感的产物,其境之圆成处又落在了人格与生命的反映当中,故而其所有的形式语言也都指向于此。譬如蒋采苹先生这幅惟妙惟肖又典雅灵动的《印度古典双人舞》上,画家那曲折衔际、聚散疏密的线之勾勒,浓淡鲜明又色调统一的彩之敷染,身体曲迴、臂膊绞转的形质所立,既是围绕着印度古典舞蹈,通过舞者婀娜的身姿,利用欢快的旋律,凭借律动的肢体,来传递情感的舞台艺术形式特征,随宜运笔、随类敷彩、应物象形而画图创构、艺术再造的。同时也于这极具代表性的舞蹈动作、舞者姿态的由动及静定格刻画中,于这双人而舞、协和统一又神态迥然、呼应交流的生动形神塑造上,而见舞者的激昂精神、跃然心灵,映之于画家应目会心、察其性表的澄澈体物心怀间,应之于“骨气、形似,本于立意而归于用笔”笔端上的形象圆成;继而又于那明眸善睐、翩然若语的舞者画面相态反映上,还见画家“得之于手而应于心”的丰富情之共鸣、深彻心灵映照、昂扬生命律动。

(文/成功美术馆书画艺术评论员 冯宜玉)

画家简介:蒋采苹,1934年生,河南洛阳人,195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创会元老。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重彩画研究会会长,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重要画展,多次获奖,并被中国美术馆等处收藏,出版画集,文集,技法材料书籍等专著数十种,研制高温结晶颜料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证书。

1998-2000年受聘为文化部教育科技司主办中国重彩画高研班主持,2001-2002年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重彩画高研班导师,2003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客座教授,2005年受聘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重彩画工作室导师及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研究所蒋采苹工作室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蒋采苹工作室导师,至今举办重彩画高研班十六届,培养重彩画家数百人。《摘火把果的姑娘》《憩》均藏于中国美术馆;《雪》获中国当代工笔山水画展一等奖;《三三月之夜》获中国当代工笔画学会首届大展银牌奖。作品还为中国画研究院、北京市美协及法国巴黎郭安博物馆收藏。

0 阅读:0

美术人冯宜玉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