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掌权时曾五次蠲免天下钱粮,退位后仍有免税谕旨

史海撷英 2025-04-29 19:08:01

中国历史上,爱民如子的皇帝不在少数,汉文帝、唐太宗、宋仁宗(1010年5月30日——1063年4月30日)等。但是他们的爱民之举还只是与民休息,尽量减轻官府对百姓的剥削。乾隆皇帝在某些方面甚至要强于他们。

很多读者对乾隆皇帝的印象可能不太好,但他在某些方面确实做得不错,在土尔扈特东归时他对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强硬态度就令后世的皇帝、太后自愧弗如。在土尔扈特部刚刚到达伊犁时,俄罗斯就通过外交手段交涉清政府,要求其不能接受土尔扈特部进入国境,乾隆皇帝得知此事后命人回复沙皇:“此等厄鲁特因在尔处不得安居,欲蒙大皇帝恩泽,投奔大清实属诚心归附,大皇帝施恩,将其户口、属众分别指地而居,各自获得安生之所”。谁知叶卡捷琳娜二世又提出了交涉,威胁清高宗若是不将土尔扈特部交出来就不惜发动战争,乾隆皇帝听到俄罗斯的这种话语勃然大怒,立即回复:“尔等若要追索伊等,可于俄罗斯境内追索之,我等绝不干预,然其已入我界,则尔等不得任意于我界内追逐,若尔等不从我言,决然不成,必与尔等交战”。尤其是他五次普免天下钱粮的壮举,可以说是创下了历史记录,即便是到现在的盛世社会下,国家也不敢这么干。

给全国百姓发钱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

乾隆皇帝一直以来有个理念,认为对百姓最有利的事情,就是轻徭薄赋,减免钱粮。在位六十年间,他也是这么做的。

乾隆皇帝减免百姓钱粮次数之多和数量之大,在历代封建王朝中,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雍正十三年(1735年)弘历刚继位,就特颁恩诏大赦天下,其中就有免除各省积欠钱粮的条款,一次性就免了一千二百多万两。

几乎每一年,乾隆皇帝都会下旨免去个别省份的州县的钱粮,大致估算到了乾隆十年(1745年)的时候,累计免掉了钱粮四千多万两,超过国库一年的收入。

爱新觉罗・弘历

乾隆十年(1745年)正月初六日,弘历颁布了第一道普免全国钱粮的谕旨,其中有这么一句话:“天下之财,止有此数,不聚于上,即散于下。”他愿意效仿祖父康熙皇帝,“朕日夜忧虑,深知须以圣祖之心为心,圣祖之政为政。”于该年免除全国的钱粮。

上谕发给九卿会议时,就遭到了很多大臣的反对,时任户部尚书梁诗正就给乾隆皇帝算了一笔账:“每岁天下租赋,以供官兵俸饷各项经费,惟余二百万两,实不足备水旱兵戈之用。今虽国库充盈,皇上宜以节俭为要,勿兴土木之工、黩武之师,应以持盈保泰。”

梁诗正作为国库的当家人,对国家财政自然了如指掌。按照他的话来说,除去所有开销国家每年的盈余也只有二百万两。

那么乾隆十年(1745年)国库还有多少存银呢?这笔账不难算,雍正皇帝驾崩后国库存银二千四百万,若每年盈余二百万两,那么这一年国库存银当为四千四百万两左右。

四千多万两按说也不少了,应对一般的水旱灾荒以及兵事,问题应该不大。但是,将这四千多万两用作普免全国钱粮的储备金,则显然又不充足。因为一旦普免,就意味着当年要少收三千多万两,而基本开支也在三千多万两左右,国库存银就会降至一千万两左右,国家真有大事要办,户部还真是难以应对。

爱新觉罗・弘历

也就是说乾隆十年(1745年)国家还并不十分富裕,不具备普免钱粮的实力。所以说,乾隆皇帝此举是需要很大勇气的,他再次下旨,说“朕以爱养百姓为心,早夜思维,惟期薄海内外,家给人足,共享升平之福。”

五次普免钱粮、三次普免漕粮

普免天下钱粮不是乾隆朝首创,早在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就有一次,康熙帝下旨免去全国一年的钱粮赋税,但是康熙朝就发生过一次,且后来的雍正朝也没有效仿过。

将普免钱粮发扬光大和做到极致的是乾隆皇帝,他于乾隆十年(1745年)、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嘉庆元年(1796年)五次下达普免全国一年钱粮的谕旨。

需要说明的是,普免钱粮不是说免掉所有的赋税,只是免去田赋和丁赋,其他诸如盐课、关税、杂税等仍照旧例征收。但是对于广大的百姓来说,田赋和丁税才是根本,其他几项税收无关紧要。

按照户部的定额税制,田赋、丁税占国家赋税的大头,每年大约在二千八百万两左右,五次下来,一共就是1.4亿两左右。

明清两朝,沿江沿海有八个省份要向朝廷上交漕粮,漕粮的数字也是十分惊人的,每年额定为400万石。乾隆时期一石米的价格已经上升到1.5两左右,漕粮由于是供应皇室和八旗禄米的,质量要远高于一般的大米,价格要高出很多。

经过大致估算,五次普免钱粮和三次普免漕粮,累计蠲免赋银为2亿两,相当于五年的财政总收入,这笔钱如果没有免,那么就够后来嘉庆朝镇压白莲教起义的开销了。

全国近3亿百姓五年不交税,这放在任何朝代都是不敢想象的,这固然与大清盛世国力雄厚有关,但说到底还是乾隆皇帝本人有一颗爱民之心。

乾隆一朝直接花在百姓身上的银子是2亿两,实际上数额远远超过次数。乾隆朝几乎每年都有各种自然灾害,受灾省份的州县也都免去钱粮,这个数字是难以计算的,应该不会低于2亿两。

可能有读者对乾隆帝六次南巡颇有意见,认为他是游山玩水花了不少钱。这是事实,但是一定要客观地看待问题。就拿乾隆十六年(1751年​)第一次南巡来说,免除了江苏、浙江两省钱粮250多万两,同时又下旨免去了圣驾经过之沿途州县十分之三的赋税,老百姓被官府盘剥自然不假,但是乾隆帝对百姓还是宽仁的。

俗话说一代人干一代人的事,乾隆帝在位六十年,退位后又执政三年,不管是文治武功还是有目共睹的,至于文字狱、重用和珅等,只是他执政中的一些缺失,总体而言瑕不掩瑜。反过来说,如果乾隆帝是汉人,那么后人对他的评价有可能会更高。

1 阅读:18
评论列表
  • 2025-04-30 11:40

    满清十大酷刑、闭关锁国、不思进取、文字狱、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剃发易服、驱使奴隶、鞑子一人管十家,银乱中国女子,欺男霸女、康熙乾隆六下江南挥霍奢靡、四库全书篡改禁毁15万册古籍、隐藏满清罪恶事实、抹黑明朝历史、禁锢思想、打断人民的脊梁骨、误人子弟,误导国人成为奴隶、阉割中华文明,使我国回到漆黑蒙昧的原始社会、凡有水旱,坐视不管、重徭役、纵贪官污吏,官以贿得邢以钱免,腐败,卖官鬻爵,贪赃枉法国库空虚、圈地运动,百姓流离失所、民族压迫、宁与外邦不与家奴、割地赔款、不战而败、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百年屈辱、祸国殃民、扼杀维新、残暴专制、种族灭绝、赵州之屠、畿南之屠、潼关之屠、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昆山之屠、嘉兴之屠、江阴八十一日、常熟之屠、四川大屠杀、金华之屠、南昌大屠杀、湘潭之屠、南雄之屠、汾州之屠、大同之屠、广州大屠杀、潮州之屠……几乎将明朝全境上下屠了个底朝天,整个华夏大地十室九空!屠杀人数甚至比日本鬼子侵华战争死亡总数多出数倍!中国文明领先世界几千年,直到满清统治时期才急剧衰落到世界贫穷国家。中国历史上最接近亡国的四个时期之一,洗满清和洗日寇有什么区别?